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38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20篇
  91篇
综合类   528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674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了优培-海藻生物有机肥(Y)、微生物菌肥(W)和腐植酸有机肥对日光温室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酶活性以及番茄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旨在探索快速、简易且廉价的土壤改良方法,为日光温室土壤改良及有机蔬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土壤p H无显著影响,在番茄生育期内土壤p H值始终在7.0以上,没有出现酸化问题;拉秧后,除中量腐植酸有机肥(FM)外,其他各处理均能有效降低土壤EC值并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处理对提升有效态Mn、Zn和Fe含量的效果不显著,其中,仅高量腐植酸有机肥处理(FH)能同时提高开花结果盛期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有效态Zn含量,与CK相比,分别增加10.8%和13.2%;不同土壤改良剂均可提高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碱性磷酸酶的酶活性影响较小;微生物菌肥对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酶活性影响相对明显;不同土壤改良剂均能提高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其中,中量腐植酸有机肥处理提高了番茄的糖酸比。土壤改良剂可有效改善日光温室土壤特性及番茄品质。  相似文献   
22.
通过离体和活体试验测试新鱼腥草素钠(SNH)对柑橘绿霉病的病原菌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和2 mmol·L-1;随SNH浓度升高,指状青霉孢子萌发率显著下降,相对电导率显著上升;透射电镜结果表明,1 mmol·L-1 SNH处理可破坏指状青霉细胞结构,导致细胞质成分溶解,线粒体结构消失,发生质壁分离。同时,1 mmol·L-1 SNH可抑制多种柑橘真菌病害的生长,具有广谱抑菌性。采用5、10 mmol·L-1 SNH+指状青霉孢子混合液人工接种夏橙果实,其病斑直径显著小于对照。这些结果表明,SNH可显著抑制指状青霉的生长,具有成为柑橘绿霉病防控药剂的前景。  相似文献   
23.
为探究70~100 kg牦牛犊牛矿物质元素钠、钾、镁的分布规律及其生长需要量。在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开展试验,历时75 d,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选取21头体况良好、体重[(60.44±4.59) kg]相近的牦牛犊牛(公),随机分为3组,即初期屠宰组(BL组)、中期屠宰组(M组)和末期屠宰组(F组),3组试验犊牛均饲喂同种饲料自由采食,分别在平均体重73.61、81.96和96.53 kg时屠宰,采集各组织样品称重并记录数据,测定组织中常量矿物质元素钠、钾、镁的含量,并分析犊牛机体矿物质分布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对生长需要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随着牦牛犊牛体重不断增加,肉重、内脏(含血液)重、皮重、毛重均显著增加(P<0.05),F组的骨重和脂肪重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骨骼生长速度减慢,而肌肉生长速度呈增加的趋势;2)钾在肌肉中分布量最大,在脂肪中的含量较少;钠、镁在骨骼中所占比重较大,其中镁少量分布于脂肪和毛中;3)牦牛犊牛生长后期的钠、钾、镁净生长需要量(NRG)预测公式分别为:NRG=1.0125×EBW-0.0807  相似文献   
24.
刘万珍 《新农村》2016,(4):29-30
正科学合理地使用兽药,不但能及时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提高养殖效益,而且对控制和减少药物残留,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科学选择药物使用兽药一定要注意病情需要,不要贪图价格便宜或只认准某种新药。一般,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药物,尽量选用效能多样或有特效的敏感  相似文献   
25.
<正>我基地十余年来不断探索和总结速生杨扦插育苗技术,先后扦插培育四个系列的速生杨一亿多株,发展速生林1.3万亩,掌握和积累了速生杨扦插繁育的基本技术与经验。繁育的苗木在满足本单位植树绿化需要的同时,主要向地方出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下将我们总结出的速生杨扦插育苗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6.
2013年9月22日,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五百户镇一网友通过QQ,要求笔者对其饲养的产房哺乳仔猪进行诊治,笔者要求畜主详细介绍发病情况并提供临床照片,经过问诊和临床症状观察,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与症状该网友是个资格较老的养猪户,对防疫很重视,特别是对猪瘟、蓝耳病、口蹄疫、链球菌病、k88k99、仔猪水肿病等都进行了常规疫苗免疫。自去年以来,饲养的60头基础母猪,在产房开始出  相似文献   
27.
一、加工辅料冰醋酸、柠檬酸、乳酸、抗坏血酸钠、焦亚硫酸钠。二、主要设备漂洗池、清洗池、杀青装置、冷却装置、分级设备、挑选整理设施、定色装置、脱硫装置、配料装置等。三、操作要点1.鲜菇收购将采摘的新鲜双孢菇进行分类收购,级内、级外菇分装,尽量避免与铜、铁等器皿接触,并将收购的鲜菇快速运送到加工厂进  相似文献   
28.
试验旨在研究氯前列醇钠、产前背膘厚、便秘对后备母猪同期分娩集中度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母猪同期分娩的最优方案。选取后备母猪共295头,根据妊娠期110 d时P2点处的背膘厚,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组:0.9%生理盐水)、低剂量氯前列醇钠组(LPG组:0.1 mg氯前列醇钠)、高剂量氯前列醇钠组(HPG组:0.2 mg氯前列醇钠),于妊娠期114 d进行阴户部注射诱导分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低剂量氯前列醇钠均可显著缩短母猪从注射到分娩的时间间隔(P<0.05),且两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LPG组后备母猪在注射氯前列醇钠后48 h内的分娩率高达95%,并且白天分娩率达75.7%。此外,LPG组后备母猪的产仔间隔也显著短于CON组(P<0.05)。同时本研究发现,背膘厚在16~20 mm范围内的后备母猪从注射到分娩的时间间隔显著短于背膘厚≤15 mm的后备母猪(P<0.05);便秘指数0~1.0组后备母猪的产程和产仔间隔均显著大于便秘指数1.1~2.0组及2.1~3.0组的后备母猪(P<0.05)。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母猪背膘厚分别与产程、总产仔数、活仔数存在极显著线性相关(P<0.01),母猪便秘指数分别与产程、产仔间隔、总产仔数、活仔数存在极显著线性相关(P<0.01)。综上所述,在妊娠期114 d对后备母猪阴户部注射0.1 mg氯前列醇钠诱导分娩,不仅可显著加快母猪分娩的进程,而且还可大大节约药物成本。此外,母猪产前背膘厚和便秘均会影响母猪同期分娩的效果,应使母猪分娩前保持最佳的背膘厚(16~20 mm),且避免母猪便秘,方可保证同期分娩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9.
SAR,EC与水温对辽西褐土入渗速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入渗速率是影响灌溉水产流、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不同水温、不同SAR/EC下辽西褐土入渗速率,进行了室内变水头渗透试验。结果表明:SAR,EC一定时,渗透系数随着灌溉水水温的升高而增大,水温从15℃升至35℃,土壤渗透系数增大了1.3倍;随着灌溉水SAR增加、EC降低,土壤渗透系数会下降,水温35℃情况下SAR从0.7(mmol/L)0.5增大至12.0(mmol/L)0.5,EC从2.0dS/m减小至0.5dS/m时,土壤渗透系数由0.000 698cm/s减小至0.000 338cm/s,渗透系数下降了51.6%。相关分析表明水温、SAR/EC对渗透系数的影响显著,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沟灌土壤渗透系数与水温、SAR/EC二次函数数学模型,相关性极好。  相似文献   
30.
为解决实践中检测青霉素钾(钠)样本数量多,次数频繁,需耗费大量的标准品造成资源浪费问题,建立兽用青霉素钾(钠)含量的非随行标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以C18为固定相,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到3.5):醇:水=10:30:60为流动相A,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到3.5):甲醇:水=10:50:40为流动相B,A:B=30:70,流速为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25 nm。采用外标法定量计算含量。青霉素的线性范围为20~1 000μg/m L,回归方程为Area=5.790 4×Amt-30.007(n=5),相关系数大于0.999。在不更换色谱柱的情况下,使用该方法可以仅采集1次标准溶液的数据就能够对不同时间测量的青霉素样品进行定量,从而可以节约大量的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