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4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药用植物藿香叶表皮毛的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药用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叶片表皮毛被类型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藿香的叶表皮有3种形态显著不同的毛,包括非腺毛、盾状腺毛和头状腺毛腺毛和非腺毛在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分布。腺毛的发育在叶片发育早期就已经完成,其密度随着叶片的发育而减小。盾状腺毛和头状腺毛都具1个基细胞、1~2个柄细胞和头部。成熟的盾状腺毛的头部由12个分泌细胞组成;头状腺毛头部由1或2个分泌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32.
周秀梅  刘会超  李保印 《园艺学报》2016,43(8):1555-1565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Neu’s试剂染色法结合荧光显微观察,研究了木香薷叶表皮毛的类型、分布及腺毛分泌过程中外部形态的变化和分泌黄酮类物质的过程。结果显示:(1)木香薷叶表皮有腺毛和非腺毛腺毛包括盾状腺毛和头状腺毛。成熟的盾状腺毛头部较大,呈盾状,直径为(68.14±0.84)μm。成熟的头状腺毛头部较小,呈半圆球形,直径为(17.57±0.48)μm。非腺毛包括乳突状毛、分枝状毛和管状毛。(2)叶片远轴面和近轴面均有表皮毛分布。腺毛在远轴面分布较多,近轴面较少;盾状腺毛主要分布在远轴面,头状腺毛则两面均有分布。非腺毛在叶表皮两面均有分布,以叶脉周围、叶片边缘和基部分布较多。(3)成熟腺毛的分泌物储存于其头部外皮下的间隙,随着分泌物的增加,外皮凹陷或破裂,释放出分泌物,腺毛溃落。(4)盾状腺毛和头状腺毛均能分泌黄酮类物质,随着腺毛的发育成熟,黄酮类物质逐渐积累于腺毛头部,随后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33.
以2份普通番茄、3份多毛番茄、1份潘那利番茄和2份醋栗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离体叶片接B型烟粉虱的方法,以番茄叶背表面虫卵量作为抗性鉴定指标,进行抗虫性鉴定;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番茄叶表腺毛形态,解剖镜计数叶片背面不同类型腺毛密度;利用GC–MS分析叶表次生代谢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使用SAS V8进行方差分析(ANOVA)和多个变量间的简单相关性分析。抗虫性鉴定发现3份多毛番茄‘LA2329’、‘LA1777’、‘PI134417’和潘那利番茄‘LA0716’具有稳定的抗虫性,醋栗番茄‘TO937’随植株生长抗性相对增强,普通番茄‘9706’、‘LA3556’和醋栗番茄‘PI126933’不具有抗虫性。番茄叶表腺毛类型和密度分析显示:抗虫的3份多毛番茄叶表主要为有腺体的Ⅳ型和Ⅵ型腺毛,二者密度分别介于8.0~15.4和4.7~19.5个·mm~(-2);抗虫的潘那利番茄‘LA0716’和醋栗番茄‘TO937’叶表主要为有腺体的Ⅳ型腺毛,密度分别为15.4和6.7个·mm~(-2);不抗虫的普通番茄‘9706’、‘LA3556’和醋栗番茄‘PI126933’叶表主要为无腺体Ⅴ型腺毛,密度介于3.6~10.6个·mm~(-2),有腺体的Ⅳ型和Ⅵ型腺毛密度显著低于5份抗虫番茄材料,分别介于0~1.5和2.3~4.1个·mm~(-2)。番茄叶表次生代谢物质种类和含量分析显示:3份多毛番茄叶表萜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番茄材料;甲基酮类物质仅存在于多毛番茄‘PI134417’中;叶表蜡质含量在抗虫和感虫番茄材料间无显著差异。多个变量间的简单相关性分析显示:番茄叶表有腺体的Ⅳ型腺毛密度和萜类物质含量与叶表烟粉虱虫卵量负相关;无腺体腺毛密度与虫卵量显著正相关;有腺体的Ⅵ型腺毛密度与叶表萜类物质含量正相关,与虫卵量无相关性;叶表蜡质与8 h虫卵量负相关,与24 h虫卵量无相关性。叶表Ⅳ型腺毛密度和萜类物质含量可作为抗烟粉虱鉴定指标。烟粉虱倾向于在Ⅴ型腺毛浓密的番茄材料上产卵,抗烟粉虱育种时应注意剔除Ⅴ型腺毛密度较高的植株。Ⅵ型腺毛密度对烟粉虱无直接抗性,其主要是通过其产生的萜类物质发挥抗性。叶表蜡质短期内可以发挥一定抗性,无长效性。  相似文献   
34.
为探索烤烟烟叶腺毛分泌物提取效果最佳的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云烟85和红花大金元为材料,采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比较不同提取级数和不同提取时间前后叶片重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烟叶腺毛分泌物提取方法的不同提取级数的效果比较中,3个烤烟品种均以前3级提取的变化最明显,而之后增加提取级数,叶片重量变化不明显;不同提取时间对叶片的重量变化影响不大。这说明采用3级提取作为烤烟叶片腺毛分泌物的提取方法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35.
干旱胁迫对烟草腺毛密度及叶面分泌物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烤烟整个生育期中,伸根期轻度干旱,其他时期常规栽培,有利于烟株正常生长发育;成熟期轻度干旱,烟株生育期延长,腺毛脱落较少,腺毛密度于移栽80 d后高于常规栽培处理,但与常规栽培相比,成熟期轻度干旱不利于西柏三烯二醇、高级脂肪烃和茄酮等致香物质的形成和转化,烤后烟叶香吃味不如常规栽培处理;烤烟生长发育的任一时期严重干旱,或全生育期干旱都对烟株正常的生长发育和香气物质的形成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6.
响应面法优化苏云金杆菌固态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基于压力脉动周期刺激的苏云金杆菌固态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利用SAS软件对以啤酒糟为主要基质的培养基中影响苏云金杆菌毒力效价的主要因子进行了评价,响应面法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的组分(m/m)为:啤酒糟:玉米粉:豆粕粉:KH2PO4=100:2.19:15.41:0.22。在优化培养基中,生物农药的毒力效价可达到8563IU/mg,验证值与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7.
烟叶腺毛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叶腺毛作为烟草香气物合成的主要场所,对烟叶的香气品质有重要贡献。该文综述了烟草腺毛的分泌活动、分泌物提取分析方法及组分、腺毛类型、结构和密度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烟草腺毛与烟叶品质的关系,展望了烟叶腺毛当今的研究方向和途径,提出了烟叶腺毛及其与烟叶香气质量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以期为烟叶腺毛与烟叶品质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摘要:随着各种模式生物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海量序列数据的积累,基因组功能注释已成为一个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功能性非编码保守DNA序列的注释。作为一种新型的系统进化足迹,它很可能与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直接参与基因表达调控和染色体稳定。因此,非编码保守DNA序列已经得到极大关注,并极有可能成为基因组研究的下一个浪潮。文章在总结对生物非编码保守DNA序列的认识过程的基础上, 介绍了生物非编码保守DNA序列的基本情况、主要特征和研究策略,阐述了非编码保守DNA序列的形成和作用机制, 进一步展望了非编码保守DNA序列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不同生态条件对烟叶腺毛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比较不同生态条件对烟叶腺毛分布密度的影响,为烤烟的区域化种植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在开阳县、威宁县和天柱县3地进行了换土植烟试验,在烟叶成熟时采用便携式数码显微镜对腺毛分布密度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中海拔黄壤植烟烟叶腺毛平均分布密度以威宁试验点最高,天柱试验点次之,开阳试验点最低,其中开阳试验点的3个部位腺毛密度的差异最大,威宁试验点次之,天柱试验点最小;高海拔黄棕壤植烟烟叶腺毛平均分布密度差异不大,开阳试验点略高于威宁试验点;低海拔黄壤植烟烟叶腺毛平均分布密度差异较大,开阳试验点远大于天柱试验点。  相似文献   
40.
利用植物解剖学方法对虎舌红(Ardisia mamillataHance)的分泌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虎舌红具有发达的分泌结构。其分泌结构分为内分泌结构(分泌细胞和分泌道)和外分泌结构(腺毛和分泌表皮)。植株的茎、叶均密被腺毛,而分泌细胞及分泌道则广泛地分布于根、茎、叶的皮层或髓部薄壁组织中;分泌道为溶生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