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9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371篇
林业   251篇
农学   547篇
基础科学   30篇
  177篇
综合类   2301篇
农作物   465篇
水产渔业   100篇
畜牧兽医   1408篇
园艺   530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351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333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原始海马神经元自发电活电生理学特性的胚后发育变化。[方法]应用微电极电生理技术,对中华大蟾蜍胚后原始海马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进行在体胞外记录。[结果]原始海马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分为单个放电、连续单个放电、簇状放电、连续簇状放电和不规则放电五种形式。胚后发育的早期为4种,以簇状放电和连续单个放电为主,没有记录到不规则放电;胚后发育的后期为5种,以单个和簇状放电为主。单个放电和连续放电的幅度随着发育的进行而增大,在变态期达最大;连续单个放电和连续簇状放电频率在变态期、亚成体期和成体期相近,差异不显著。[结论]随着原始海马的发育,神经元电活动形式逐渐呈现多样化,变态期原始海马的发育程度接近亚成体、成体。  相似文献   
82.
以6个新疆加工型辣椒品种207、208、64、66、67、HT113为试材,以MSB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植物激素浓度的NAA、2,4-D、TDZ、KT进行花药培养,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处理对加工型辣椒花药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的影响,以建立适应于新疆加工型辣椒的花药培养技术。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辣椒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出胚率均不同,愈伤组织诱导率为4.98%~29.65%,胚状体诱导率为0~6.88%。0.5 mg·L~(-1) 2,4-D+0.1mg·L~(-1) TDZ和0.5mg·L~(-1) NAA+0.1mg·L~(-1) KT分别是愈伤组织诱导和胚状体诱导最适宜的激素组合;在新疆特有的气候条件和种植模式下,7月中旬前的花药接种培养最为适宜;胚状体继续发育成熟后,通过练苗移栽获得了56株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83.
介绍了一种胚芽米加工设备,着重介绍了设备原理、结构设计、试验效果等,并针对设计及试验、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4.
为探究品种对大豆再生体系的影响,试验选取山西省选育的10个大豆品种,对其子叶节再生体系和胚尖再生体系中不定芽诱导率、伸长率、生根率及再生苗成活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子叶节再生体系中,晋豆37号与中黄13号的各个参数值较其他品种高,且差异显著;而在胚尖再生体系中,晋豆36号各参数值均较高。同一大豆品种在不同的再生体系中表现也不同。邯豆5号、晋豆19号、晋豆36号在子叶节再生体系中的4个指标值均明显低于在胚尖再生体系中,而中黄13号与晋豆37号在子叶节再生体系中的各项数值均比在胚尖再生体系中高。初步认为,品种与大豆的再生能力有关,其中,邯豆5号、晋豆19号、晋豆36号较适合胚尖再生体系的研究,中黄13号与晋豆37号较适合子叶节再生体系的研究。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进行大豆遗传转化提供较好的受体材料作参考。  相似文献   
85.
86.
云南乌蒙山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海拔梯度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探知云南乌蒙山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和规律,[方法]本文应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云南乌蒙山区土壤的酸碱性(pH)、有机质(SOM)、全氮(TN)、有效磷(AP)、速效钾(AK)含量,进行空间变异分析和海拔梯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云南乌蒙山区土壤整体呈酸性,绝大部分地区的SOM、TN、AP、AK处于中等或较高水平,各土壤养分呈现中等以上变异性。空间变异分析显示5种养分的最佳拟合模型均为指数模型,pH、TN空间自相关强烈,空间变异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SOM、AP、AK具有中度空间自相关,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土壤pH值和各养分含量空间分布均呈斑块状,条带性分布趋势不明显;云南乌蒙山区pH与海拔整体呈极显著负相关,各养分含量与海拔极显著正相关,但北部、中部、南部相互存在差异,海拔是影响乌蒙山区土壤pH值和养分含量空间异质性的重要结构性因素,但土壤SOM、AP、AK还受随机因素干扰。[结论]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从区域尺度上探索山地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87.
88.
采用MTS法检测接种不同致病力番鸭呼肠孤病毒12h、24h、36h、48h、72h、96h后对番鸭鸭胚成纤维细胞(MDEF)活力的影响。根据细胞病变情况和活力状态确定细胞发生变化的拐点,初步探讨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和细胞活力的特征变化,进一步了解番鸭呼肠孤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和致病机理提供时间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接毒后36h,细胞活力达到最高,高致病力YB毒株作用于MDEF,细胞活力在48h大幅下降并出现明显细胞凋亡;低致病力YJL毒株作用于MDEF,则在72h可出现明显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9.
胚柄是前胚胎的一个暂时性的支撑结构,在种子成熟过程中会因程序性细胞死亡而凋亡。对于胚柄细胞是否具有胚胎发生的潜能这一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如今,有研究者开创性地将活体体内切割技术与微培养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并首次证实了胚柄细胞具有胚胎发生的潜能以及胚体对这一潜能的抑制作用;一旦将胚体移除,此抑制作用就会解除,胚柄细胞即可发育形成新的胚胎。本文从胚柄的形成,胚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胚柄胚胎发育潜能的研究历程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0.
荷花幼胚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花幼胚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S+6-BA 4 mg/L+NAA 0.4 mg/L可以有效诱导荷花幼胚产生增殖芽,在初代增殖培养中,MS+6-BA 4 mg/L+NAA 0.4 mg/L可以有效诱导芽的增殖,增殖系数达到5~6;在高代增殖培养中,需要降低激素浓度,采用MS+6-BA3 mg/L+NAA 0.3 mg/L,可以保持芽正常生长、增殖,其增殖系数达到6~8;培养基MS+IBA 0.1 mg/L+NAA 0.025 mg/L可以诱导荷花试管苗生根,但是根数不是很多,根长较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