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0篇
  6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41.
15种成熟农药构成了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第一备选方阵。它们是:氟虫腈、50%虎蛙、20%阿维菌素+三唑磷、噻嗪酮、啶虫脒、氰戊菊酯、毒死蜱、丙溴磷、阿维菌素、哒螨灵、吡虫啉、联苯菊酯、呋哺虫酰肼、甲氨基阿维菌素和茚虫威。现将其中8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2.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香樟、土荆芥、黄花蒿、波斯菊、留兰香、蓝冰柏等6种植物精油与98%联苯菊酯杀虫剂联用对灰茶尺蠖2龄幼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除波斯菊精油外,其他精油随着浓度的增加,灰茶尺蠖幼虫的死亡率逐渐增高;98%联苯菊酯杀虫剂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95.763μg/mL.精油与杀虫剂联用,香樟精油和留兰香精油提高了联苯菊酯对灰茶尺蠖幼虫的触杀活性,土荆芥精油和黄花蒿精油未影响联苯菊酯的触杀活性,而波斯菊和蓝冰柏精油降低了联苯菊酯的触杀活性.研究结果为植物精油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建立了小麦及其秸秆中联苯菊酯、噻虫嗪和代谢物噻虫胺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酸-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N-丙基乙二胺 (PSA) 及GCB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 (UPLC-MS/MS) 检测。结果表明:在0.0025~0.1 mg/L范围内,联苯菊酯、噻虫嗪和噻虫胺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9。麦粒样品在0.01、0.1和0.5 mg/kg,秸秆样品在0.05、0.5和3 mg/kg添加水平下,联苯菊酯、噻虫嗪和噻虫胺在小麦及其秸秆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在93%~98%、87%~98%和87%~9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RSD) 分别在0.8%~4.8%、0.6%~4.1%和1.0%~3.3%之间。按照《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在全国12个小麦主产区开展规范残留试验,采用35%联苯菊酯 ? 噻虫嗪悬浮剂,以制剂用量150 g/hm2 (有效成分52.5 g/hm2) 的剂量,于小麦蚜虫始盛时期施药1次,施药后间隔14 d和21 d采集的麦粒中联苯菊酯、噻虫嗪和噻虫胺的残留量结果验证了相关残留限量 (MRL) 值的适用性,且多点试验的结果具有更高的可靠性。长期及短期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小麦中联苯菊酯、噻虫嗪和噻虫胺残留量对1~6岁儿童和普通人群产生的膳食暴露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44.
5种药剂对日光温室蓟马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选用5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对蓟马进行了防效比较,结果表明,以100 g/L联苯菊酯乳油4 000倍液的防效最好,2%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5 000倍液、5%吡虫啉可溶性粉剂8 000倍液的防效次之。  相似文献   
45.
刘迎  陈青  梁晓  伍春玲 《热带作物学报》2021,42(12):3574-3580
为探索添加喷雾助剂对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防治石斛菲盾蚧的增效作用及机理,研究了3种喷雾助剂快速渗透剂T、有机硅助剂DA101和植物油类助剂HZS对药液物理性状的影响和添加助剂前后药剂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结果表明:3种助剂均可降低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100 g/L联苯菊酯乳油药液的表面张力和叶面接触角,并增加了药液在金钗石斛叶片的最大持留量;添加3种喷雾助剂均提升了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对石斛菲盾蚧若虫的室内毒力,其中快速渗透剂T对螺虫乙酯、植物油类助剂HZS对联苯菊酯的增效作用最强,增效比分别达34.4%和24.3%;田间防效表明添加快速渗透剂T对螺虫乙酯、添加植物油类助剂HZS对联苯菊酯防治石斛菲盾蚧均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快速渗透剂T对螺虫乙酯的防效提高了8.2%~22.8%,植物油类助剂HZS对联苯菊酯的防效提高了10.6%~27.5%。综上,添加喷雾助剂对药剂防治石斛菲盾蚧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生产实践中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联苯菊酯纳米乳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联苯菊酯纳米乳,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方法]25℃下用乳化相转变法制备了水包油型联苯菊酯纳米乳,探讨了乳液的形成机理,并用DLS、TEM、接触角仪、表面张力仪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乳液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联苯菊酯纳米乳的形成过程发生了相转变;纳米乳体系的颗粒为球形,粒径主要分布在25~30 nm;在石蜡表面的接触角小于90°,润湿效果较好,表面张力低于40mN/m,乳化效果好,提高了联苯菊酯的利用率;高效液相色谱测试结果表明,联苯菊酯不易分解或析出,稳定性好。[结论]研究结果为新型杀虫剂配方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
王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703-11704
[目的]研究房屋白蚁预防药剂毒死蜱和联苯菊酯在合肥地区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方法]以毒死蜱和联苯菊酯为供试药剂,研究白蚁预防药剂在土壤中的残留降解性.[结果]添加浓度为50mg/kg时,毒死蜱和联苯菊酯的回收率分别为96.90%和93.25%,变异系数分剐为2.76%和4.02%、毒死蜱在土壤中的降解可以分为先快后慢2个阶段,而联苯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2种药剂的降解速度都较快,但联苯菊酯的降解速度比毒死蜱慢,毒死蜱的半衰期为79.68d,联苯菊酯的半衰期为94.96d。由2种药剂的降解方程计算得联苯菊酯的有效期为911d,毒死蜱的有效期为478d。[结论]该研究为白蚁防治药剂在房屋白蚁预防工程中的合理应用、安全性评价以及制定行业质量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联苯菊酯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杨凌某农药生产厂的下水道污泥中分离出一株联苯菊酯降解菌.根据形态、生理生化分析,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并命名为LBX3.该菌可以联苯菊酯为唯一碳源生长.试验结果表明,LBX3降解联苯菊酯的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30℃.在pH为7的基础盐培养基中,150 r/min摇床培养第5天,LBX3对200 mg/L的联苯菊酯的降解率达到72.5%.  相似文献   
49.
联苯菊酯10%乳油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正相色谱柱(Nova—PakSiO2),正己烷+四氢呋喃为流动相.用紫外检测器在220nm处定量检测联苯菊酯10%乳油的含量。本方法的变异系数为0.11%,标准偏差为0.0114,平均回收率为99.5%,线性系数为0.9995。  相似文献   
50.
欧盟委员会在第三和第四轮现有有效成分审查中对杀菌剂四氟醚唑(tetraconazole)、杀虫剂/杀螨剂联苯菊酯(bifenthrin)、熏蒸剂威百亩(metam-sodium)进行了重新审查。最终,委员会建议重新登记杀菌剂四氟醚唑.撤消杀虫剂/杀螨剂联苯菊酯、熏蒸剂威百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