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1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15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45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以温室番茄为研究对象,借助扫描电镜技术(SEM)和透射电镜技术(TEM)研究了不同磷养分水平下的叶片表面和断面显微结构以及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磷水平下的番茄叶片厚度为(124±2.14)μm,表面气孔和绒毛密度分别为(233.0±5.5)个/mm2和(34.2±1.33)根/mm2,绒毛高度为(97.0±2.83)μm,气孔大小为(13.91±0.85)μm。缺磷会造成叶片厚度明显变薄,引起叶片表面气孔密度、绒毛密度和绒毛高度明显降低,并且会破环叶绿体结构的完整性,但对气孔大小的影响不明显;磷过量,会使气孔大小、绒毛密度和维管束数量显著增加,并引起细胞壁厚度增加,但对气孔密度、绒毛高度和叶绿体结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2.
岩石的扰动状态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德玲  葛修润 《长江大学学报》2005,2(1):91-93,96,i007
对岩石的扰动状态概念模型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分析了相对完整状态、完全调整状态的选择,根据岩石的内部微结构变化的特点修改了扰动函数,提出了一般形式的扰动状态本构方程的数值解法,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较,证明扰动状态概念是一种能较好模拟工程材料本构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
84.
紫色土在中国南方广泛分布,是一类宝贵的农业土壤资源。根据中国典型省区代表性紫色土的微结构研究结果,提出了12种土壤微垒结类型及其鉴别指标,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分析了中国紫色土主要分布区紫色土的微结构类型和特征。在按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制(ST制)对紫色土进行基层分类中,应用土壤微结构研究成果,有一定新意,且对丰富和提高土壤分类的内容和水平有一定价值,并建议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5.
鲫鱼耳石日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鲫鱼仔、幼鱼及成鱼的耳石研究表明,鲫鱼耳石的第1日轮在孵化后24~48h出现,以后每天形成1轮。耳石的轮纹数(N)和日轮数(D)的关系为N=D-1.146。耳石平均长径和体全长成直线相关。鲫鱼耳石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不同形态的变化,增厚较慢,直到孵出后第40天,不经研磨,其轮纹仍清晰可数,是研究鱼类耳石形成机理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的好材料。微耳石出现较晚,星耳石是研究鲫鱼耳石的首选材料。本文还对早期耳石的制备方法进了探讨。  相似文献   
86.
致灾农业昆虫光电诱导滑移捕集技术中,致使昆虫产生良好滑移行为的捕集滑板是获取该技术高效应用的关键。红瓶猪笼草(Nepenthes alata)叶笼滑移区依靠特殊形貌对昆虫附着系统表现出显著滑移功能,为致灾农业昆虫捕集滑板的研制提供了仿生原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与三维白光形貌干涉仪(scanning white light interferometer,SWLI)对滑移区表面微形貌进行观测分析并获取三维结构参数,据此构建了致灾农业昆虫捕集滑板表面结构的仿生模型;采用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和高压静电吸附技术实现捕集滑板的仿生制备。为验证仿生制备致灾农业昆虫捕集滑板功效,测试了蝗虫(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在捕集滑板和仿生原型的附着力,结果分别为(402.9±26.1)m N和(361.9±25.5)m N,相近的附着力预示研制的致灾农业昆虫捕集滑板具有与仿生原型类似的性能。  相似文献   
87.
设计了一套静磁场下磁流变液微结构演化观测装置,装置采用奥林巴斯三目体视显微镜进行观测,经由高分辨率光学成像装置记录了磁流变液的微结构演化过程,实验分别研究了不同颗粒体积分数和外加磁感应强度下的磁流变液微结构变化,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根据Li等建立的模型,从颗粒的相互作用出发,分析颗粒所受的磁力、接触时所受的排斥力和运动时的粘性阻力,模拟了二维状态下磁性颗粒的成链演化过程,得到了与实验观测比较吻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88.
雏番鸭胸泉实质由许多小叶构成,每个小叶可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主要由大量密集排列的淋巴细胞组成,髓质淋巴细胞数量较少,排列也较疏松,上皮性网状细胞清晰可见,髓质部常见弥散型胸腺小体,偶见象哺乳动物那样典型的胸腺小体,电镜观察表明:(1)胸腺淋巴细胞根据其大小和超微结构分为大,中,小3型;(2)上皮性网状细胞形态多样,有突起,核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二大而圆,胞质皮质,皮髓交界区和髓质,细胞大而外形  相似文献   
89.
李巧云    黄雅奇    刘艳    王玲    张娟    宋胤    吴林世    李建挥  廖菊阳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36(6):79-84
为了探究中亚热带地区绿化植物滞留空气颗粒物的能力,选取8种绿化树种,利用空气气溶胶再发生器(QRJZFSQ-Ⅱ)和便携式叶面积仪(LI-3000C)测定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对空气总悬浮颗粒物(TSP)、PM10、PM2.5、PM1的滞留量。结果表明:1)8种绿化植物单位叶面积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纳量存在较大差异,南天竺、观音草和麦冬单位叶面积颗粒物滞留量较大,桂花、香樟、红花檵木和小叶女贞滞留量中等,广玉兰滞留量较小。2)供试植物叶片滞留的颗粒物以PM10为主,占TSP组分的34.27%~78.58%;PM2.5次之,占TSP组分的9.8%~35.78%;PM1最小,占TSP组分的0.88%~13.63%。3)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单位面积滞留TSP、PM10、PM2.5量存在显著差异,灌木与草本植物单位叶面积TSP、PM10滞留量平均值均大于乔木,其中草本TSP滞留量的平均值比乔木高出65%,PM10滞留量的平均值比乔木高出73%。4)广玉兰叶片的蜡质结构不利于大粒径颗粒物的滞留。植物叶表面的瘤状或条状突起形成的沟槽沟壑的粗糙表面有利于颗粒物滞留,如麦冬对TSP、PM10滞留量最大,分别为9.62 g·m-2和7.47 g·m-2。  相似文献   
90.
同步辐射微CT (SRμ-CT)可以无损获取高分辨率、强对比度的内部结构图像,是研究土壤团聚体三维微结构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采集了种植水稻20 a和40 a后表层土壤团聚体样品,应用SRμ-CT扫描获取了9μm分辨率的团聚体内部结构图像,然后应用CT图像处理方法和3DMA-Rock软件观察并定量分析了团聚体微结构特征.随着种植水稻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显著增加,团聚体孔隙数量和孔隙度显著增加,比表面积显著增大.种植水稻20 a的土壤团聚体呈现致密的黏闭结构,而种植水稻40 a的土壤团聚体具有由团粒状小团聚体构成的复杂多孔微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团聚体微结构和土壤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