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7篇
林业   53篇
农学   95篇
基础科学   4篇
  30篇
综合类   491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75篇
园艺   198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尖叶花红苋菜叶片长卵形,先端锐尖,叶面平,叶边缘绿色,叶脉附近红色,叶柄红绿色,耐热性较强,早熟,较适宜在夏季栽培,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2.
茄子耐热性遗传表现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易金鑫  侯喜林 《园艺学报》2002,29(6):529-532
 采用4 份耐热性不同的茄子亲本半轮配法配制4 ×4 双列杂交, 对P1 、P2 、F1 、F2 、BC1 等5 个世代四叶期幼苗在温室内进行高温(平均昼/ 夜温度38. 8/ 24. 2 ℃) 处理, 同期田间栽培(平均昼/ 夜温度34. 4/ 22. 6 ℃) 。采用Hayman’s 法分析苗期耐热指数和成株期坐果率的调查数据, 表明, 茄子耐热性为不完全显性遗传, 受两对以上基因控制, 符合加性—显性模型, 其中加性效应占更主要成分。据此提出了耐热性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田间和电导法鉴定几个结球甘蓝品种的耐热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球甘蓝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之一,每年全国栽培总面积达40万hm2,但是夏季的高温高湿天气严重影响了结球甘蓝的产量和品质,为此本试验选用一些适于作火甘监的夏秋甘蓝品种作试材,采用田间法和电导法进行耐热性鉴定,现介绍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供试材料 我国结球甘蓝主栽品种“夏光”、南京农专新品种“伏秋-56”、日本“早丰”、我所新育成的“早夏16号”及新配组合“2000-17”。2.鉴定方法(1)田间鉴定 于2000年5月19日播种,6月7日移苗于小拱棚,并用遮阳网遮荫,缓苗后撤除,6月21日带坨定植于大田。小区面积8m2,每小区60株,2行…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耐热性好的小麦种质材料,通过开花期至成熟期人工模拟高温胁迫环境,以千粒重热感指数为主要评价指标,评价了新疆近30年来审定的春小麦品种的相对耐热性,并分析了高温胁迫对小麦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生长相比,高温胁迫条件下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的千粒重、籽粒宽度的变化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籽粒长度变化不显著(P>0.05),不同品种间耐热性存在很大差异。综合三年千粒重热感指数(HSI)分析,耐热性相对较好的品种有17个,连续三年HSI<1的品种有11个,其中新春37号、新春2号、新春38号在高温胁迫条下千粒重变化较小,产量较稳定,为强耐热品种;对高温敏感品种有26个,连续三年HSI≥1的品种有13个,其中新春13号、新春18号、新春33号耐热性相对较弱。高温胁迫影响小麦籽粒的品质,其中13.95%的品种蛋白质含量降低,6.98%的品种湿面筋含量降低,其他品种高温胁迫后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均较自然生长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阶段高温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及其耐热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小麦高温灾害,筛选耐热丰产种质资源,通过裂区试验,以阶段高温为主区(在开花期、花后5~10 d、11~15 d、16~20 d和21~25 d进行高温胁迫,分别用H_1、H_2、H_3、H_4和H_5表示,以自然生长条件为对照),以品种为副区(选用济麦22、矮抗58、衡4399、淮麦33、石麦22、山农20、郑麦7698和邯6172耐热性不同的8个冬小麦品种),于2016-2017和2017-2018两个小麦生长季,研究了不同阶段高温对小麦产量及穗粒数、粒重等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品种的耐热性。结果表明, H_1、H_2、H_3、H_4和H_5处理的两年平均产量分别较对照下降59.7%、49.5%、26.2%、36.4%和34.5%,穗粒数分别减少17.9、14.8、5.9、1.2和4.0粒,千粒重分别降低0.3、1.8、7.3、13.8和12.6 g。从品种看,自然生长条件下郑麦7698、淮麦33和衡4399的产量较高,石麦22的产量最低;高温条件下郑麦7698、山农20和衡4399的产量较高,淮麦33为受高温影响最大的品种,两年减产幅度均最高;两种条件下郑麦7698、衡4399和山农20的综合产量均较高,淮麦33最低。阶段高温对不同品种的影响不同,且存在年际间差异。2016-2017年度山农20、衡4399和石麦22的H_2处理均较对照增产,但其他阶段高温处理均减产。高温胁迫后郑麦7698的减产幅度在2016-2017年度最小,而在2017-2018年度仅次于减产幅度最大的淮麦33。郑麦7698、衡4399和山农20的两年几何平均产量均较高,淮麦33最低。从热感指数看,衡4399、山农20和郑麦7698的热感指数指标大部分小于1,淮麦33、济麦22、石麦22热感指数指标大部分大于1;其他品种的热感指数指标有的时段高温大于1,有的小于1。综合产量和热感指数指标,衡4399、山农20和郑麦7698的耐热性好,淮麦33、济麦22和石麦22的耐热性较差。  相似文献   
16.
食用油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您知道吗?大豆油在高温下不稳定,不适合做煎炸;花生油耐热性较好,更适合炖炒……所以我们要多了解食用油的知识。动物油富含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结合很容易沉淀在血管壁上,经常食用会引起血脂升高,因此,从健康营养的角度讲,动物油应尽量少吃。植物油因其取材不同,营养价值、口味也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欧洲型黄瓜种质资源对高温的适应性差异,为耐热种质资源筛选及耐热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20份欧洲型黄瓜的叶片为材料,设置6个高温处理,以室温为对照,测定浸提液电导率值并计算相对电导率,通过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相对电导率呈"S"型曲线,且相对电导率与处理温度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通过计算"S"型曲线拐点求得20份欧洲型黄瓜的半致死温度在45~51℃,其中33-2的半致死温度最高,达到50.09℃,37-1的半致死温度最低,为45.82℃。20份欧洲型黄瓜的耐高温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33-275-232-233-111-231-209-236-276-136-137-210-135-276-211-143-235-175-132-137-1。因此,半致死温度可作为评价欧洲型黄瓜耐热性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春小麦耐热性的筛选方法与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51份春小麦材料对3种耐热性方法进行了研究评价。供试材料在田间通过晚播计算各基因型的粒重感热指数(Se)或于籽粒浆期用塑料简棚进行遮盖处理并计算千料重感热指数(Sg)评价其耐热性,而在室骨采用膜热稳定性测定方法,以相对热损伤率(RI%)大小评价基因型的耐热性。相关分析表明:Se在年际间和年份内的相关系数均呈极显著高度正相关,从而具有较好的重演性,而RI%与Sg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基因型的热稳定性大  相似文献   
19.
玉米花粉花丝耐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杨国虎 《种子》2005,24(2):47-51
在分析高温限制玉米制种和生产的基础上,综述了高温胁迫下玉米花粉花丝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玉米花期耐热种质筛选与遗传研究,讨论了玉米花粉花丝耐热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1育苗 1.1品种选择。选用叶柄宽厚、纤维少、品质脆嫩、不易抽薹,耐寒耐热性强、抗病性强,耐储藏、适应性广的西芹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