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97篇
  免费   501篇
  国内免费   1365篇
林业   521篇
农学   984篇
基础科学   230篇
  737篇
综合类   6565篇
农作物   633篇
水产渔业   763篇
畜牧兽医   6488篇
园艺   723篇
植物保护   319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443篇
  2022年   411篇
  2021年   472篇
  2020年   453篇
  2019年   564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485篇
  2016年   614篇
  2015年   537篇
  2014年   855篇
  2013年   776篇
  2012年   1008篇
  2011年   1140篇
  2010年   992篇
  2009年   1038篇
  2008年   1134篇
  2007年   991篇
  2006年   823篇
  2005年   735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454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229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209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98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目的】从棉花中克隆2个新的PPR基因,分析其序列结构、基因表达和亚细胞定位,为深入研究这2个基因在棉花中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棉花EST库,通过RT-PCR从陆地棉徐州142中克隆得到2个PPR基因:GhPPRH1和GhPPRH2;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2个基因编码蛋白序列进行预测分析,利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析目的基因在不同组织及纤维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利用棉花子叶瞬时表达系统对上述2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GhPPRH1和GhPPRH2均属于PPR基因家族的PLS亚家族;GhPPRH1和GhPPRH2的开放读码框的长度分别为1 917和2 556 bp,编码638和851个氨基酸;GhPPRH1蛋白有18个PPR基序,包含1个E+结构域和1个DYW结构;GhPPRH2蛋白有17个PPR基序,包含1个E结构域,1个E+结构域和1个DYW结构;将GhPPRH1和GhPPRH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9条同源蛋白以及棉花中已经报道的5个PP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GhPPRH1与水稻RF1b蛋白亲缘关系较近,推测其可能与胞质雄性不育的育性恢复相关,而GhPPRH2与玉米PPR5蛋白亲缘关系最近,推测可能会影响细胞器一些转录本的RNA编辑;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结果表明,GhPPRH1和GhPPRH2在根、茎、叶、花及纤维发育不同时期均有表达,GhPPRH1在根中表达较高,而GhPPRH2在根、叶及15 d的纤维中表达较高;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GFP标记的GhPPRH1蛋白的绿色荧光与线粒体Marker的红色荧光重叠,表明该蛋白可能定位于线粒体,GFP标记的GhPPRH2蛋白的绿色荧光与叶绿体自发的红色荧光重叠,表明GhPPRH2可能定位在叶绿体。【结论】从棉花中获得2个新的PPR基因,均属于PLS亚家族成员,亚细胞定位显示可能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推测其功能可能与细胞器中RNA的加工、修饰等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992.
筛选适宜冷浸田生产的水稻(Oryza sativa)栽培品种,于2011年在阳新县冷浸稻田中设置大田试验,研究在冷浸田条件下不同中稻品种产量构成及生理指标差异。结果表明,冷浸田严重抑制了水稻的生长发育,最终产量显著低于湖北省水稻产量平均水平(7 000 kg/hm2)。相对而言,籼稻比粳稻、糯稻更能适应冷浸田的环境;不同水稻品种在冷浸田条件下生理性状表现出显著差异,抽穗期水稻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根系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低与水稻最终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叶片脯氨酸含量与产量关系不显著。单纯从水稻品种方面着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冷浸田水稻产量低的问题,需要配套使用合理的耕作方法和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993.
为研究甜蜜素和蛋白糖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致突变作用,采用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甜蜜素和蛋白糖为诱导物,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甜蜜素和蛋白糖能诱发微核的产生,随着浓度升高,微核率增加,且蛋白糖微核率高于甜蜜素;甜蜜素和蛋白糖能产生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形。甜蜜素1 000 mg/L无致突变性,甜蜜素2 000 mg/L、蛋白糖100 mg/L致突变效应低,甜蜜素4 000、8 000 mg/L和蛋白糖200、400 mg/L致突变效应较强,蛋白糖800 mg/L致突变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994.
利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直径绵羊卵泡卵丘细胞中FSHR、EGFR、GHR、b FGF、CYP19A、AMH基因的mRNA表达规律及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中、小卵泡卵丘细胞中都有FSHR、EGFR、GHR、b FGF、CYP19A、AMH的mRNA表达,不同直径卵泡卵丘细胞呈现递增趋势,大卵泡卵丘细胞与中小卵泡的卵丘细胞相对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AMH在直径5.0 mm的卵泡卵丘细胞中有所下降。不同大小卵泡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结果表明,各卵泡卵母细胞直径组间成熟率不显著,随卵泡直径的增大卵裂率增加,1.0~2.0 mm组与2.1~5.0 mm组卵裂率都显著低于5 mm组(P0.05),相互间无差异(P0.05);囊胚率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卵泡大于5.0 mm卵母细胞组极显著高于1.0~2.0 mm组(P0.01),2.1~5.0 mm组(P0.05)。证实卵丘细胞在绵羊卵母细胞成熟和受精及随后的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卵泡直径对卵母细胞发育能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95.
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茶叶中提取物EGCG对B16小鼠黑素瘤细胞形态的影响,亚甲基蓝染色法测定EGCG 对B16细胞增殖率的影响,L 多巴氧化法测定EGCG 对B16细胞酪氨酸酶活力的影响,氢氧化钠裂解法测定 EGCG对B16细胞黑色素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GCG作用24h,高浓度组(>60μmol)细胞胞膜融合现象明 显;作用72h,高浓度组大部分细胞死亡.EGCG对B16细胞增殖率、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生成量均有显著抑制, 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且EGCG抑制B16细胞增殖,IC50为33.99μmol.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西罗莫司酯化物(Temsirolimus)对肾癌细胞786-0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显微镜形态学观察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流式细胞仪分析用药48h后肾癌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P70S6K,4EBP-1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西罗莫司酯化物作用786-0细胞的IC50=3.31μmol/L;给药48h后,细胞明显阻滞于G0/G1期,G2/M期细胞比例减少,细胞凋亡率增加;肾癌786-0细胞中P70S6K和4EBP-1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结论:西罗莫司酯化物能显著抑制肾癌细胞786-0的细胞增殖作用,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且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70S6K和4EBP-1磷酸化相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检测CD4+/CD8+T细胞在公鸡生殖器官中的分布密度。【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IL-8的表达水平,以及通过冰冻切片和免疫组化技术,定位健康公鸡的生殖系统中CD4+和CD8+T细胞。【结果】IL-8在附睾中表达水平最高,在睾丸中的表达水平最低;有少量的CD4+和CD8+T细胞被定位在睾丸间质细胞区。在附睾管和输精管的固有层和黏膜上皮中,均识别到两种类型的T细胞。而且CD4+和CD8+T细胞在公鸡生殖道中不同部位密度的变化趋势明显:CD4+和CD8+T细胞在公鸡生殖管道中段(输出管、附睾管)的密度高于两端(睾丸网、输精管)。【结论】T细胞介导的免疫防御主要发生在附睾,尤其附睾输出管和附睾管中。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优化阿霉素脂质体处方和制备工艺,利用节拍式低剂量给药化疗方式探讨阿霉素脂质体对HO-8910 人卵巢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脂质体,正交设计优选制备处方;葡聚糖凝胶柱层析 法分离含药脂质体与游离药物并测定包封率;考察其体外释放度.以常规给药24h和节拍式低剂量给药144h的 形式分别考察阿霉素脂质体、阿霉素体外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所得优化处方为: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 3∶1,硫酸铵浓度为155mmol/L,药物与磷脂的质量比为1∶10,孵育温度为60℃.以优化处方制得的脂质体平 均包封率达92.86%;脂质体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脂质体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游离阿霉素与阿霉素脂质体 IC50值24h分别为0.62μg/mL和0.46μg/mL,144h分别为0.06μg/mL和0.01μg/mL.结论:优化得到的阿霉 素脂质体处方工艺简便,包封率高;无论是游离的阿霉素或是阿霉素脂质体,运用节拍式低剂量给药的方式在H0- 8910细胞中抑制率都明显优于MTD化疗方式给药,其中脂质体药物节拍式低剂量给药方式对H0-8910细胞的抑 制率明显优于游离药物.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探讨miRNA-93-5p对梅花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转录调控作用及其与鹿茸细胞生长的关系,分离了鹿茸顶端软骨组织细胞,利用Trizol试剂法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相关序列设计梅花鹿VEGF基因的3′端非编码区部分序列(3′UTR)特异引物并进行克隆,构建VEGF基因的3′UTR野生型及其突变体序列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再将人工合成的miRNA-93-5p模拟物转染鹿茸软骨细胞,MTT法检测鹿茸细胞体外增殖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分析VEGF蛋白的表达丰度。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鹿茸组织VEGF基因的3′UTR序列,野生型序列长度为356 bp,突变体长度为336 bp。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转染野生型质粒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降低,而转染突变体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变化。 MTT法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鹿茸细胞的体外增殖受到抑制,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且呈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00.
首次利用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全细胞催化方法,在液体振荡反应体系中分别制取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甘露糖这5种植物单糖对应的单糖酸钙溶液。以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器(HPAEC-PAD)对它们的纯度进行检测,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电喷雾质谱(ESI-MS)进行了物质的结构解析与鉴定。结果显示,制备所得的5种单糖酸钙的离子色谱检测纯度均大于98%;它们的红外光谱在1600 cm-1处均有去质子化COO-基团的特征吸收;在电喷雾质谱中2种戊糖酸和3种己糖酸的特征离子峰[M-H]-分别为165.1和195.1,与理论值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