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567篇
  免费   2380篇
  国内免费   5331篇
林业   8963篇
农学   15187篇
基础科学   13123篇
  3393篇
综合类   50855篇
农作物   5196篇
水产渔业   4419篇
畜牧兽医   43554篇
园艺   7648篇
植物保护   1940篇
  2024年   861篇
  2023年   2899篇
  2022年   2708篇
  2021年   2890篇
  2020年   2950篇
  2019年   3603篇
  2018年   1464篇
  2017年   2895篇
  2016年   3646篇
  2015年   4117篇
  2014年   7003篇
  2013年   7571篇
  2012年   9895篇
  2011年   9875篇
  2010年   8754篇
  2009年   9141篇
  2008年   9178篇
  2007年   7947篇
  2006年   7500篇
  2005年   7193篇
  2004年   6042篇
  2003年   5872篇
  2002年   4492篇
  2001年   4373篇
  2000年   3449篇
  1999年   2177篇
  1998年   2169篇
  1997年   1919篇
  1996年   1700篇
  1995年   1608篇
  1994年   1512篇
  1993年   1217篇
  1992年   1161篇
  1991年   1137篇
  1990年   986篇
  1989年   1058篇
  1988年   209篇
  1987年   137篇
  1986年   138篇
  1985年   100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74篇
  1982年   77篇
  1981年   65篇
  1980年   52篇
  1979年   48篇
  1975年   22篇
  1965年   65篇
  1958年   44篇
  1957年   1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文章旨在探讨不同饲养系统和日粮对羔羊生长、屠宰性能及肌肉矿物质含量的影响。试验将平均体重为(13.97±0.55)kg的120只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T1组在室内饲喂基础浓缩料,每天补充100 g稻草,T2组在室内饲喂基础浓缩料,每天补充100 g稻草和锌硒复合矿物质(0.2 mg/d硒,50 mg/d锌),T3组在室外放牧,除了采食苜蓿草外,每天额外补充100 g稻草和100 g燕麦。试验时间为9周。结果:T1和T2组羔羊的末重、日增重、半胴体重、下肢深度、下肢重量、眼肌面积、颈、胸肌、肾重量均显著高于T3组(P<0.05),但骨盆骨重量显著低于T3组(P<0.05)。各处理组羔羊的可食用部分和骨盆肌肉重量无显著差异(P>0.05)。T2组63 d羔羊血液硒含量较T1和T3组分别显著提高了19.83%和25.0%(P<0.05),血液锌含量较T1和T3组分别显著提高了31.71%和45.91%(P<0.05)。T3组羔羊肌肉钙含量较T1和T2组分别显著提高了8.79%和5.37%(P<0.05)。T2羔羊肌肉硒和锌含量较T1和T3组分别显著提高了41.18%、65.52%和38.19%、46.15%(P<0.05),T2和T3组羔羊肌肉钾含量较T1组分别显著提高了3.27%和4.28%(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放牧羔羊胴体的脂肪含量低于室内饲养的羔羊,室外放牧可以提高肌肉钙和钾含量,但肌肉硒含量降低。 [关键词]饲养系统|羔羊|屠宰性能|矿物质  相似文献   
22.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天然纺织纤维来源和重要的食用油来源。棉花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高度敏感,尤其是高温胁迫极易影响花粉的活力和花药的开裂。为了解析棉花在高温胁迫下基因转录水平的相应变化机制,开展了热敏和耐热2个棉花品种的全长转录组响应高温胁迫处理变化的研究。通过转录本的可变剪切分析发现,2个棉花品种在高温胁迫下可变剪切的总数显著增加。热敏品种Che61-72中发现了2 900个差异表达基因,并且差异基因在加热前样本(R0)和加热12 h后的样本(R12)中分别识别到了13 251个和25 296个可变剪切事件,其中内含子保留事件增加得最多,有3 837个。耐热品种新陆早36号中发现了2 437个差异表达基因,在加热前样本(T0)和加热12 h后的样本(T12)中鉴定到了11 248个和13 769个可变剪切事件,外显子跳跃事件变化得最大,增加了4 144个。富集分析发现,2个品种的差异基因都显著富集到了光系统Ⅰ的光捕获、叶绿体类囊体膜和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中,并筛选出5个关键基因(CPB3、A0A1U8IZF2、A0A1...  相似文献   
2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培育模式(随母哺乳与饲喂代乳粉)对牦牛犊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日龄[(30±1)日龄]和体重[(22.5±0.9) kg]接近的牦牛犊牛60头(母犊牛40头、公犊牛20头),按照体重接近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母犊牛20头、公犊牛10头。对照组牦牛犊牛随母哺乳,试验组牦牛犊牛与母牛分离并饲喂专用代乳粉,试验共持续120 d。结果显示:试验组牦牛犊牛在30~150日龄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牦牛犊牛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3.3%vs. 46.7%,P0.05)。试验组牦牛犊牛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丁酸摩尔比例以及血清总蛋白质、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胰岛素、β-羟丁酸和生长激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30日龄断母乳饲喂代乳粉的牦牛犊牛在随后4个月的生长性能与随母哺乳的牦牛犊牛无显著差异,但饲喂代乳粉显著提高了牦牛犊牛的存活率。基于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可能是因为采食代乳粉能够保证牦牛犊牛摄入的营养浓度一致,有利于维持其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最终提高了牦牛犊牛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24.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精料水平和蛋氨酸铬(Cr-Met)添加剂量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脂肪沉积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2个因素分别为饲粮精料水平和Cr-Met添加剂量,其中饲粮精料水平分别设为35%(低精料饲粮,饲粮精粗比为35∶65)和55%(高精料饲粮,饲粮精粗比为55∶45),Cr-Met添加剂量分别设为0、0.75和1.50 g/(d·只)。将60只雄性滩羊羔羊[平均体重为(21±1)kg]随机分配到6个试验组,每组10只。试验期为80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5 d。结果显示:1)与低精料饲粮组相比,高精料饲粮组滩羊的平均日增重、屠宰率、背膘厚度、肌内脂肪含量和后腿肉比重显著增加(P<0.05),但料重比与肌肉蒸煮损失、剪切力、pH、亮度(L*)值、红度(a*)值和黄度(b*)值则显著降低(P<0.05)。2)低精料饲粮组滩羊背膘厚度、皮下脂肪厚度、肌内脂肪含量和后腿肉比重随Cr-Met添加剂量的增加而线性降低(P<0.05),但肌肉pH则线性升高(P<0.05)。3)高精料饲粮组滩羊肋肉比重、腰肉比重以及肌肉剪切力和pH随Cr-Met添加剂量的增加而线性升高(P<0.05),而肌内脂肪含量和肌肉a*值则线性降低(P<0.05)。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建议在滩羊养殖中选择精粗比为55∶45的高精料饲粮,Cr-Met的适宜添加剂量为1.50 g/(d·只),且不建议在精粗比为35∶65的低精料饲粮中添加Cr-Met。  相似文献   
25.
以早香柚和麻步文旦为材料,比较毛笔点授、花粉液体喷授和干粉喷授3种人工辅助授粉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在2个受试品种中,毛笔点授和干粉喷授的坐果率、果实种子数和果实内裂率均无显著差异;在麻步文旦授粉试验中,相比毛笔点授,液体喷授的果实种子数显著降低,果实内裂率显著增加。为减少干粉喷授时的花粉用量,进一步比较2种花粉稀释剂的应用效果,发现以花药壳粉碎物为稀释剂时授粉效果较好,坐果率、果实种子数和果实内裂率与毛笔点授和纯花粉干粉喷授比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6.
旨在满足马铃薯生产中茬口衔接、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不利气候下稳产等对马铃薯出苗早、齐、壮的需求,以‘费乌瑞它’为供试品种,用基于有益活菌或工程菌提取物的5种生物制剂进行种薯处理,对多重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5种生物制剂较常规化学制剂,均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种薯萌芽和芽根同生,出苗期提前2~7天,播种后49天的出苗率提高3.33%~17.78%。其中,表现最好的为酵母核苷酸衍生物和VDAL,种薯萌发和生根均显著高于对照。霜冻后,生物剂拌种处理在恢复前期促进植株生长,由此促进恢复后期的块茎发育,较常规化学处理增产8.39%~24.03%,体现了不同程度的保产效果。多马道黑、酵母核苷酸衍生物、根肽和VDAL体现出较好的保产效果,可作为种薯处理剂投入马铃薯生产。  相似文献   
27.
为了探究高寒草甸天然草地补播乡土物种对草地群落稳定性的影响,本试验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异针茅(Stipa aliena)、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溚草(Koeleria cristata)、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扁蓿豆(Melissitus rutenica)、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混播组合,于2017年在青海省贵南县天然草地上进行补播。试验采用方差比率法(Variance ratio,VR)、M.Godron贡献定率法(Contribution law)以及生物量稳定性分析方法,结果表明:5种组合补播后使得群落联结性降低、生物量稳定性增大,群落整体稳定性增强,正向着稳定方向发展;5种组合中,组合D (扁蓿豆+星星草+垂穗披碱草+异针茅+溚草)的生物量稳定性最大,是对草地恢复最有效的物种组合。本试验筛选出了对草地生态修复最有效的物种组合,为草地保护及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猪业科学》2021,38(1)
《猪业科学》杂志为月刊,每月25日出版,面向全国发行。内容充实、实用,每期一个主题,充分挖掘、深度报道、全面分析,全面反映养猪产业的最新成果、发展动态和市场经济信息。全彩色印刷、图文并茂适应现代"读图时代"潮流。1内容本刊主要栏目有主题策划、国际瞭望、猪场兽医、营养与饲料、环境与设施、猪群保健、遗传改良、生产管理、地方猪种、猪场人才等。  相似文献   
29.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课程实习与课程设计部分是高等院校机械类本科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系统性地训练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的过程。本文针对我校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结合教学改革项目,提出了一套采用"线上+线下"的交互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视频授课、案例分析、综合答疑和实践训练等课程环节相结合并辅以案例库建设的教学改革,同时,实施以学习过程为导向的学生成绩综合评价模式。通过实践训练课程环节的验证,新的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师生互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项目案例库的建设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30.
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疲劳功能。本文通过对茶多酚的来源及其化学成分、生活活性的分析,并结合相关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证明茶多酚在多方面可提升运动训练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开发价值及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