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甘红杂交培育耐热红菜薹组合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用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与红菜薹杂交培育适于华南种植的耐热红菜薹杂交种的可行性,研究了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117AB与红菜薹配制的5个组合(即186-1-96A/十月红、186-1-96A/优选十月红、186-1-96A/二早子、186-1-96A/改良十月红、186-1-96A/湘研菜薹)的叶色、伸展叶数、菜薹产量、经济效益以及甘红杂种增产的原因。结果表明,甘红杂交组合186-1-96A/十月红不仅在全生育期(4个月)内每667 m2产量可达791 kg、产值达3 164元,且其叶色接近红菜薹,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甘红杂种能增产,除了其具有杂种优势外,主要是由于其对高温不敏感,生育期较长,出叶速度较慢,营养生长期较长。  相似文献   
112.
以甘蓝型油菜为母本、红菜薹为父本,不同授粉时间、不同角果长度下杂交子房荚粒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除13:00~15:00时间段的授粉结果不理想外,杂种的荚粒数与各时间段的温度成正相关(r=0.953 8);角果长度对子房培养具有一定影响,一般是长荚的荚粒数高于中荚的英粒数,相对于短荚的荚粒数,两者都呈显著差异;通过对4个杂交组合问亲和性的研究发现,4个杂交组合的亲和性不同:甘蓝型油菜与红杂70的亲和指数最高,为4.86,与新世纪晚杂、A和新世纪早杂的亲和指数略低,分别为3.10、2.84和2.64,且前者和后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3.
影响红菜薹产量和品质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的播期、土壤、氮肥形态及肥料配比对红菜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菜薹的最佳播期为8月25日;菜园土上种植的红菜薹产量高于黄壤土上的产量,但黄壤土上种植的红菜薹的品质更佳;以铵态氮为氮源,且以氮、磷、钾配比施肥时,红菜薹的产量和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14.
“华红5号”是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蔬菜系选育的红菜薹新品种,具有熟性早、产量高、品质优的优良特性,2007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在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江西等地推广。 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15.
对湖南省红菜薹主产区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在湖南省发生普遍,其中3年以上连作区发病率在30%以上。该病发生程度与气候和栽培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根据该病发生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6.
刘立军  王胜军  孙伟  徐欢  张媛 《蔬菜》2017,(10):47-48
为充分发挥蔡甸农户的玉米种植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种植效益,在农业转型过程中探索出早春甜玉米—夏甜瓜—秋红菜薹种植模式,该模式投入少、效益高、技术要求低、简便易行,每667 m~2平均总产值10 200元,投入1 900元,纯收入8 300元,适宜在武汉及类似地区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过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7.
红菜薹是湖北、湖南、浙江等地秋季传统当家蔬菜,深受当地市民喜爱,全国种植面积稳步增长。红菜薹营养丰富,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分析,在所测的10种营养成分中,其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钙、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于大白菜和小白菜,而含水量低于大白菜和小白菜。  相似文献   
118.
鄂红四号红莱薹是利用雄性不育系0401作母本,双单倍体纯系DH0432作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早熟,从播种到始收55~60天,薹长30~40 cm,薹基部横径1.5 cm左右,单薹质量30~50g,薹叶小,菜薹匀称整齐,薹亮紫红色,无蜡粉,前期产量高,一般每667 ㎡总产量可达2000 kg,适宜在...  相似文献   
119.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方法,经计算机运算,建立了播期,施氮量和密度等3项栽培技术措施与红菜薹产量,产值关系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模拟寻优,筛选出每公倾产量24343~25480kg,产值24268~27121元的综合技术优化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20.
种菜小窍门     
《北方园艺》2006,(5):82-82
蔬菜喷醋 用食用醋稀释喷在蔬莱上,可使叶绿素迅速增加。光合作用大大增强,植株生长和果实膨大迅速,产量增加。在大白菜、矮脚白、红菜薹植株开小盘时用漆醋或黄醋0.5kg兑水100kg喷雾;对空心菜可间隔5d左右喷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