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2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248篇
林业   260篇
农学   378篇
基础科学   127篇
  171篇
综合类   3424篇
农作物   298篇
水产渔业   247篇
畜牧兽医   2422篇
园艺   853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334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464篇
  2013年   411篇
  2012年   645篇
  2011年   642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518篇
  2007年   451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氨基多糖螯合盐对扣蟹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氨基多糖螯合盐对扣蟹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在配合饵料中添加氨基多糖螯合盐,研究其对扣蟹非特异性免疫力[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酸性磷酸酶(ACP)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溶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氨基多糖螯合盐可以有效提高扣蟹AKP、ACP、SOD和溶菌酶活性。[结论]在饲料中添加氨基多糖螯合盐对于增强扣蟹非特异性免疫力有一定功效。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从红色新月蕨和乌毛蕨中提取多糖物质,并检测多糖含量及其对5种菌类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对红色新月蕨和乌毛蕨多糖进行提取,并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和圆形纸片法测定多糖含量以及测量不同浓度不同菌种的抑菌圈直径。[结果]红色新月蕨的多糖比乌毛蕨的多糖在含量上多0.3%,红色新月蕨和乌毛蕨的多糖对藤黄八叠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可达33.0和21.3 mm,红色新月蕨多糖对酵母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5.0 mm,乌毛蕨多糖对青霉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2.0 mm,红色新月蕨和乌毛蕨多糖的最小抑菌浓度均集中在5~15 mg/m L。[结论]红色新月蕨和乌毛蕨多糖可作为功能性多糖加以开发。  相似文献   
993.
玉米须最佳采收时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玉米(Zea mays L.)须最佳采收时期,针对3个不同品种研究了玉米须采收时期对玉米产量、出子率、玉米须多糖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须采收时期对Y1品种的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授粉期产量高于灌浆期和成熟期,对Y2和Y3品种没有显著影响;对3个品种玉米的出子率均没有显著影响;Y1和Y3品种多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而Y2品种灌浆期含量最高;Y1品种总黄酮含量不断降低,成熟期比授粉期降低了93%,Y2品种成熟期比前两个时期降低了75%左右,而Y3品种后两个时期比授粉期含量提高1倍。针对Y1品种,应选择授粉期采收玉米须;针对Y2品种,应选择灌浆期采收玉米须;针对Y3品种,选择灌浆期采收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以杏鲍菇多糖的理化性质作为综合评价指标,提取杏鲍菇多糖,并研究其对RAW264.7细胞吞噬活性的作用及对NO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水煎煮提取、超声提取、90℃热水浸提、70℃热水浸提、50℃热水浸提提取杏鲍菇多糖,并采用苯酚-硫酸法、间羟基联苯法以及Lowry法测定其总糖、酸性糖和蛋白质含量;采用PMP柱前衍生化法和HPGPC法测定其组成糖和分子量分布;采用吞噬中性红法和Griess试剂盒法测定其吞噬能力及NO的释放量。[结果]试验得出,50℃热水浸提提取的多糖总糖含量最高,超声提取的多糖蛋白质含量最高,各组提取酸性糖含量相当且均较低,水煎煮提取多糖中的单糖种类最少、分子量最低。综合比较,90℃热水浸提为杏鲍菇多糖的最佳提取方法;在质量浓度为25~100μg/m L,能够极显著地促进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和NO的释放。[结论]90℃热水浸提水煎煮为杏鲍菇多糖的最佳提取方法,一定浓度的杏鲍菇多糖能够提高RAW264.7细胞的吞噬活性,并能促进NO的释放,提示杏鲍菇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99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健康问题。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的很多研究都表明,猴头菇多糖具有降血压、抗肿瘤、抗衰老、降血脂、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对猴头菇多糖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着重阐述,并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猴头菇多糖的生理功能及其开发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猴头菇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凯特芒果加工副产物的多糖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凯特芒果果皮和果胚多糖提取工艺参数,利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果皮多糖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温度70℃、料液比1∶25、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多糖得率可达6.62(±0.51)%;果胚多糖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h、料液比1∶20,提取3次,多糖得率可达3.48(±0.40)%。果皮多糖含量高于果胚。结果表明芒果加工副产物可以用于多糖的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997.
桔子食用方便,富含多种营养,为提高其综合利用价值,本研究以桔子果实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提取法做单因素试验,然后结合正交试验,探索液料比、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对桔子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期得到桔子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桔子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3∶1,超声提取60 min,提取温度50℃,此条件下桔子水溶性多糖提取率可达17.376%。本提取工艺条件将对实际生产中桔子水溶性多糖的分离提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8.
为减轻番茄病毒病的发生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残留和环境污染,该文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生物农药香菇多糖+赤·吲乙·芸薹(碧护)和宁南霉素+赤·吲乙·芸薹防治番茄病毒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大棚秋季番茄病毒病发生较重情况下,每667m2用0.5%香菇多糖水剂200m L+碧护可湿性粉剂40g、8%宁南霉素水剂60m L+碧护可湿性粉剂40g,7d施药1次,连续施用4次,药后10、17、26、35d,防治效果均在88%、87%、78%和67%以上,且2药剂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香菇多糖+碧护极显著高于盐酸吗啉胍(对照药剂)+碧护,宁南霉素+碧护显著高于盐酸吗啉胍+碧护。因此,香菇多糖+碧护和宁南霉素+碧护不仅可以作为防治病毒病的理想药剂,而且可以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防治病毒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999.
以尿素添加、无机盐为关键考察因素,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沪农灵芝1号"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合理控制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进行"沪农灵芝1号"代料栽培大田试验,检测子实体、孢子粉的多糖和三萜含量.通过培养料优化处理,当菌棒装袋量1.5 kg、尿素添加0.84%、钙盐添加2.10%、镁盐添加0.06%时,代料栽...  相似文献   
1000.
以玉米须为原料,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水提醇沉法提取玉米须多糖的工艺条件,并就玉米须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60℃,料液比1∶19(g/m L),乙醇浓度75%。该工艺条件下,玉米须多糖平均提取率为4.47%。玉米须多糖浓度为5 mg/m L时,对·OH和O_2~-·的清除率分别为82.31%和77.56%,说明玉米须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