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322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20篇
  70篇
综合类   45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秦岭林地是我国南北气候分水岭同时也是陕西省重要林区,研究秦岭地区植被NPP变化有助于了解该区域植被生长状况及固碳能力。使用MODIS17A3数据及各环境因子数据,通过应用GIS及数学统计等方法,分析了秦岭林区植被NPP的时空变化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间关系。结果表明,秦岭林地植被NPP均值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 2000-2013年植被NPP均值在400~600 gC·m-2·a-1之间;研究区内NPP年际变化上升趋势;在具有地理意义的区间上,200~1 500 m的高程区间及2°~25°坡度区间内植被NPP均值及总量较高,1 500 m以上及25°以上区间植被NPP均值与总量均呈下降趋势;阔叶林及灌丛占植被类型的60.36%,所占NPP总量达162.38 TgC·a-1,粘土及粘壤土所占NPP总量达151.39 TgC·a-1,所有植被类型及土壤类型NPP年际变化均呈上升趋势;NPP与年均气温相关性较与年降雨量高,但65.55%的区域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992.
采用线性趋势法、降水距平百分率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基于19672014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对秦岭地区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秦岭暴雨季节性变化显著,主要集中在69月份,且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是暴雨多发期;该区暴雨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特点,具有7年和20年左右的准周期;近年来该区暴雨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993.
《中国水产》2013,(7):47-47
5月,由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技术人员人工催产繁育的秦岭细鳞鲑受精卵,经过20天的精心孵化和细心照料,5万尾鱼苗破膜而出,出膜鱼苗发育良好、体格健壮。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南郑黎坪国家森林公园、宁强毛坝河镇草川子村、佛坪凉风垭自然保护区和略阳两河口镇的野生杜鹃资源进行实地调查,观察记录野生杜鹃资源的分布范围、生境、伴生植物,并对其形态特征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如下:①在汉中地区发现了野生杜鹃Rhododendron 6个种,分别是粉白杜鹃Rhododendron hypoglaucum,太白杜鹃Rhododendron purdomii,秀雅杜鹃Rhododendron concinnum,美容杜鹃Rhododendron calophytum,干净杜鹃Rhododendron deterile和满山红Rhododendron mariesii;②花径、花色、花冠裂片大小、叶片等性状在种内与种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其变异趋势在6种野生杜鹃中较一致,但以花丝长度和叶片变异幅度最大,子房长度相对稳定变异幅度较小;美容杜鹃有4种花色,变异最大,干净杜鹃有1种花色,变异最少。最后针对资源现状提出了资源保护的建议:一方面应积极探索杜鹃繁殖方法,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居群的水平对整个杜鹃属植物进行监控和保护。图1表3参10  相似文献   
995.
1亲鲵生态培育池的建造依据西安市秦岭地区大鲵繁殖的生态因子,考察选定西安市珍稀水生动物保护繁育基地,随着繁殖实验的需求和认识的提高,经多次改造,创建能够培育出雌、雄性腺同步成熟,自然交配,产卵受精亲鲵生态培育池。1.1初期培育池与洞穴的规格借地势落差于基地上游80m处建滚水坝一座,提高河水水位0.9m,沿河边  相似文献   
996.
吕飞  林阳  林鸿  姚梅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1):273-274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滦镇鸡窝子村地处秦岭山区北麓,海拔1620m,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非常良好,无污染,夏季无酷暑,昼夜平均气温为20-26℃,非常适宜进行平菇反季节栽培。  相似文献   
997.
小蠹虫危害对秦岭华山松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maging-Pam脉冲调制荧光成像仪测定秦岭林区不同危害阶段的华山松离体针叶叶绿素荧光变化状况。结果发现Fm=0.139 7,F0=0.089 74,Fv/Fm=0.20,Fv/F0=0.349是华山松受害后的关键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998.
陕西秦岭悬钩子属植物种质资源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璟琦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2943-2944
对秦岭野生悬钩子植物资源进行了归类和分析,为合理开发利用秦岭悬钩子属植物野生种质资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9.
秦岭中段南坡NDVI格局与生境质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秦岭的佛坪和观音山2个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1988年和1997年的TM影像、野外调查样点以及高程和坡向空间数据,通过生成生境类型图和计算NDVI,从3个尺度上分析生境质量变化和NDVI格局变化之间的关系,即整个区域尺度,保护区尺度以及生境类型尺度.此外,文章还分析了导致生境质量变化的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①整个区域的NDVI曲线有所偏移,但其形状特征保持不变,表明生境类型稳定;②2个保护区的NDVI曲线的峰值变化截然相反,但整体NDVI值都减小,生境质量变化较大;③在8个生境类型中,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和草灌的NDVI有较明显的下降,生境质量变化较大;针叶林、竹林、农田和居民点、水域以及裸地和岩石的NDVI基本保持不变,生境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观光农业旅游正蓬勃兴起。本文选取秦岭北麓观光农业园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对其主要客源市场的认知、消费意愿及偏好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可为秦岭北麓观光农业园的发展提供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