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48篇
  免费   974篇
  国内免费   1103篇
林业   1159篇
农学   2401篇
基础科学   412篇
  1974篇
综合类   13395篇
农作物   838篇
水产渔业   2303篇
畜牧兽医   3690篇
园艺   824篇
植物保护   929篇
  2024年   248篇
  2023年   900篇
  2022年   823篇
  2021年   1298篇
  2020年   1411篇
  2019年   1724篇
  2018年   664篇
  2017年   1230篇
  2016年   1722篇
  2015年   1314篇
  2014年   1374篇
  2013年   1434篇
  2012年   2231篇
  2011年   1422篇
  2010年   1024篇
  2009年   1374篇
  2008年   1307篇
  2007年   1353篇
  2006年   1065篇
  2005年   717篇
  2004年   547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312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27篇
  1992年   195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为探究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二代种子园不同无性系种实生长的变异规律,以22个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对9个种实主要产量和质量评价指标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种实产量和质量在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著,各指标间均存在一定相关性。杉木球果产量、球果长、果形指数、球果宽、种子产量、优良度、发芽率、千粒重、涩粒率均值分别为1.71 kg、27.27 mm、1.12、24.40 mm、0.16 kg、73.88%、35.21%、7.01 g、19.45%。聚类结果表明,在欧式距离为13时,参试22个无性系被分为4类,类群Ⅰ杉木种实表现最优,包括8个无性系ED4、ED14、ED3、ED8、ED19、ED17、ED16和ED12;此类杉木无性系球果产量、球果长、果形指数、球果宽、种子产量、优良度、发芽率、千粒重和涩粒率均值分别为1.86 kg、28.50 mm、1.10、25.84 mm、0.18 kg、74.67%、47.50%、8.273 g和18.42%。球果、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性状可作为杉木种质筛选的重要指标,选择出的优良无性系为参试杉木的最优种质。  相似文献   
972.
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β-1,3-glucan-binding protein,GBP)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可识别病原微生物从而激活机体免疫应答。基于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从已测序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转录组中克隆了仿刺参葡聚糖结合蛋白基因(AJ-GBP)。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660 bp,可编码219个氨基酸,不具有信号肽。AJGBP重组蛋白理论分子质量为24.64 kDa,等电点为5.94,属于糖基水解酶家族16,且在第17位和第193位存在糖基化位点。试验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凝集、结合和抑制作用;对葡聚糖具有明显结合活性,表明AJ-GBP重组蛋白可能参与了仿刺参的先天免疫反应中,研究为了解仿刺参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机制以及AJ-GBP重组蛋白实际生产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73.
收集全国6个省(区)不同品种和分级的36份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样品,以精确化学方法测定的成分含量值为依据,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建立马铃薯水分、还原糖和淀粉含量的近红外无损测定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马铃薯水分、还原糖和淀粉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8、0.84和0.92,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CV)均小于1,验证集标准偏差与预测标准偏差的比值(RPD)均大于2.5。通过外部验证发现,模型预测的各成分含量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974.
利用2002—2016年呼伦贝尔市年降水量数据,对GM(1,1)模型进行加权滑动优化,无偏灰色模型改进以及残差序列修正,同时构建出滑动无偏残差修正的灰色-马尔可夫组合模型。结果表明,比较呼伦贝尔市2017年与2018年实际降水量,发现组合模型在预测拟合度、预测精度方面都比较理想,能够对呼伦贝尔市年降水量进行合理预测。2019—2021年呼伦贝尔市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2019年最有可能处于评估较为准确状态和高估状态,可能的概率分别为41%和38%,而2020年和2021年最有可能为高估状态,即这2年实际年降水量会低于预测模型预测的结果,可能的概率均为42%;从总体上来看,呼伦贝尔市未来的年降水量较为充沛,这将对呼伦贝尔草原草地生态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75.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翅茎白粉藤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翅茎白粉藤(Cissus hexangularis)扦插生根的影响,促进其大量扦插繁殖。以一年生翅茎白粉藤枝条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NAA(萘乙酸)、IAA(吲哚乙酸)、ABT(生根粉)3种生长调节剂对翅茎白粉藤插穗预处理后进行扦插,60 d后测定插穗生根率、单株生根数、最长根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显示,3种生长调节剂均对翅茎白粉藤扦插繁育有促进作用,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对赤茎白粉藤扦插生根综合评定,最适浓度为ABT 100 mg/L、IAA 400 mg/L、NAA 100 mg/L,浓度高于最适浓度,促进扦插生根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976.
介绍了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的种植技术,以及与玉米间种的实用技术,为提高经济效益、为该间作模式的推广以及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7.
建立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不同部位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检测7份地黄种质的总环烯醚萜苷含量。以梓醇为对照品,采用硫酸-香草醛显色法于510 nm对地黄叶片和根中的总环烯醚萜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1~0.25 mg/mL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A=1.191 7ρ-0.003 5,相关系数R2=0.999 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65%,RSD为1.61%。地黄叶片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普遍高于根含量。试验建立的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可以用于对地黄根和叶片中总环烯醚萜苷进行含量分析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978.
采用TG-DTG技术考察了草果(Amomum tsaoko)常规干燥过程果皮、果核脱水不均匀问题的原因。通过介电参数测试,结合探索试验,确定了草果平铺层数为2层时,微波干燥效果较好,既能保证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水蒸气在上层草果表面的凝结,从而提高干燥效率。公斤级中试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大,物料在传送带上剩余含水率低于14%的干燥时间明显缩短。当微波发射功率为9 kW时,通过调节传送带的进料速度,可以将对应的干燥时间调整到10~15 min,即可将草果的剩余含水率降低至14%以下。草果干燥前后的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微波干燥技术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干燥过程。  相似文献   
979.
基于1979~2018年河北省保定市19个气象站的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分析年、季的旱涝特征。利用SPSS 19.0软件,结合GIS空间技术和数理统计理论,分析了保定市旱涝时空分布规律和变率。结果表明:保定地区1979~1999年旱涝变化幅度较大,2000~2018年旱涝变化幅度较小。21世纪以来,干旱频率大于雨涝频率,保定市气候趋于干旱化。保定市春旱、夏旱呈弱增加趋势。秋涝、冬涝呈弱增加趋势。空间上分析得出,保定旱涝分为2个区域,为西部山区、浅山区和中南部平原,旱涝在2个区域总体上有相对一致的变化特征,但在某些时段也表现南北相反的特征。西部阜平、涞源在四季中易出现干旱。徐水、满城、顺平、望都、清苑、市区在四季中易形成雨涝。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中期旱涝变率较大,21世纪以来旱涝变率较90年代明显变小。4个区域(东、西、南、北)旱涝变率趋势大致相同。21世纪以来,南部旱涝变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80.
建立了破壁灵芝孢子粉甾醇类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采集了10批不同产地破壁灵芝孢子粉HPLC图谱,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版"软件建立破壁灵芝孢子粉标准图谱。并利用生物细胞模型技术得到了10批破壁灵芝孢子粉样品粗甾醇提取物的抗人恶性乳腺癌细胞(MT-1)抑制率曲线及半数有效剂量(IC50),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统计方法,将抗肿瘤活性参数IC50与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的标准化峰面积比值关联。结果表明:方法的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符合方法学要求;建立的甾醇类HPLC指纹图谱共得到15个共有峰,各样品图谱与标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经抗人恶性乳腺癌细胞活性参数IC50研究及统计分析表明,指纹图谱中与抗人恶性乳腺癌细胞活性关系密切的峰为1、3、6、8、9、14号,即麦角甾醇等6个成分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