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260篇
农学   79篇
基础科学   151篇
  196篇
综合类   1007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241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南昌市1995~2017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碳排放测算模型、VAR模型,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分析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南昌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是碳排放的格兰杰原因,而脉冲响应分析则证实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初期对碳排放的影响不大,后续影响逐渐增加,待城市化发展成熟后对碳排放影响达到稳定的状态,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2.
在测度1997—2018年中国31个省区农业碳排放的基础上,对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核密度估计法和马尔科夫链法,考察中国农业碳排放分布的动态演进机制,进一步基于脱钩理论探究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碳排放量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农业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稻田为第一碳源;(2)中国农业碳排放的区域差距较大,碳排放较低的省区呈扩大趋势,碳排放较高的省区有所收缩;农业碳排放量总体上表现出东中部高、西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而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布局则相反;(3)农业碳排放动态演进特征的分析表明,大部分省区的农业碳排放呈现增长态势,地区差距有所扩大,但“两极分化”现象逐渐消失;农业碳排放分布状态稳定性高,内部流动性低;(4)中国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多处于弱脱钩和强脱钩状态,强脱钩状态的省区在空间格局上逐渐替代弱脱钩状态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3.
诸城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花生主要种植在山区和丘陵上,地块零散,小的地块面积不足1亩、大的地块多在2~3亩,地形不平,高低起伏较大,土质多为石灰质粗骨土和棕壤。近年来,诸城市大力推广高油酸花生种植,目前已经发展到1万多亩。高油酸花生是指种仁中油酸含量更高的花生。根据中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3250-2018高油酸花生),高油酸花生是指油酸含量占花生仁脂肪酸总量75%及以上的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94.
吴贤荣 《世界农业》2021,(1):46-56,129,130
本文同时考虑期望产出与碳排放等环境因素的非期望产出,构建农业碳排放影子价格模型,采用参数法估算1994-2016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并对各省份的农业碳减排成本的时空特征进行探究。结果显示:中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子价格估计值为6.62~551.05元/t,平均值为67.71元/t,各地区农业碳排放的边际减排成本在时间序列上降多增少,不同省份农业碳减排成本差异较大,但地区差异在样本考察期内呈现缩小趋势较为明显。本文最后探讨了基于区域减排责任分摊机制的农业碳减排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
2001年上半年日本鱼类产品的进口总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6.
<正>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近日公布。调查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203077万亩,比基于一次调查逐年变更到2009年的耕地数据多出20380万亩。从耕地总量和区位看,全国有14945万亩耕地位于东北、西北地区的林区、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线范围内和25度以上陡坡,其中,相  相似文献   
97.
正近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购买使用农机的积极性,农机数量迅速增加,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北流市农机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机化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因此,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农机化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机化健康快速发  相似文献   
98.
《农村电气化》2014,(12):1-1
<正>从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里,我国经济一直维持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化石能源资源的消耗,导致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我国能源消耗中,煤炭占到70%左右,石油占20%~23%,非化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约占9%。2009年12月8日,哥本哈根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是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一种发展模式,低碳发展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服  相似文献   
99.
中国湖泊水库的初级生产力及其能量转化效率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何志辉 《水产科学》1987,6(1):24-30
初级生产力是水域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由自养生物所合成的有机质总量,是评估水域鱼产力的一个重要参数。湖泊和水库的初级产量由浮游植物,水草和底生藻类构成,但浮游植物通常是主要的一环。特别是在深水水域水草和底生藻类微不足道,浮游植物几乎是唯一的生产者。  相似文献   
100.
生物质能源被称为“零碳能源”,可为应对气候变化、保证能源独立和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我国《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中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每年约4.6亿吨标准煤,目前已利用量约2200万吨标准煤。在全球范围,直到201 4年6月,世界生物质能协会(WBA)才发布了目前第一份专门针对全球生物质能发展情况的统计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