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5篇
  免费   415篇
  国内免费   1174篇
林业   500篇
农学   1047篇
基础科学   1035篇
  1448篇
综合类   5143篇
农作物   370篇
水产渔业   288篇
畜牧兽医   1548篇
园艺   316篇
植物保护   319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47篇
  2022年   405篇
  2021年   440篇
  2020年   421篇
  2019年   575篇
  2018年   315篇
  2017年   583篇
  2016年   592篇
  2015年   495篇
  2014年   513篇
  2013年   569篇
  2012年   693篇
  2011年   746篇
  2010年   654篇
  2009年   624篇
  2008年   569篇
  2007年   516篇
  2006年   523篇
  2005年   376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67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全溶体系的毛竹竹材木质素分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材为原料,经球磨分别通过LiCl/DMSO溶剂体系的溶解、再生处理、纤维素酶水解,得到的酶解残渣进行溶剂抽提、纯化,分离出竹材中的再生酶解木质素(RCEL)。  方法  木质素化学成分按照标准方法测定,木质素结构单元的变化通过红外、碱性硝基苯氧化、核磁共振波普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比较再生前后的纤维素结晶区变化。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木质素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结果  经由化学成分结果得知:RCEL的得率和纯度都较高。经红外、元素分析、硝基苯氧化、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等手段表征表明:分离得到的竹材RCEL为GSH型木质素,缩合程度略高于纤维素酶解木质素(CEL),其中,紫丁香基结构单元含量较高,达50%,分离过程中结构单元比例没有变化。从分子量及其分布来看,竹材RCEL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都较高,分离过程中木质素降解较少。经X射线衍射分析,经LiCl/DMSO体系溶胀处理后纤维素的结晶度有所下降。RCEL木质素热失重温度为200~600℃,600℃后失重趋于稳定,木质素缩合程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热解特性。  结论  基于LiCl/DMSO溶剂体系的分离方法,对木质素大分子结构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碳水化合物有很好的降解作用,可以改变纤维素结晶区的结构,降低结晶度,从而能促进纤维素的降解,提高酶解效率,有利于高效分离CEL。与传统分离方法得到的球磨木质素(MWL)、CEL相比,经过LiCl/DMSO溶剂体系处理后得到的竹材RCEL,能较好地代表竹材的木质素。  相似文献   
102.
103.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鸡蛋中加雷沙星、曲伐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和加替沙星5种新型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经过2%甲酸乙腈提取、正己烷分步去脂,氮吹、Oasis HLB柱净化后,经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18(100 mm×2.1 mm,1.7μm)分离,以甲醇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5种新型喹诺酮类药物能在11 min内完好分离,方法的定量限均低于1.0μg/kg,在5.0~100.0μg/L浓度范围内,5种喹诺酮类药物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2以上;通过2、10、20μg/kg的加标回收试验表明,回收率为63.7%~88.3%,RSD%值为1.36%~11.5%。该方法能满足鸡蛋中新型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要求,对监控养殖过程非法添加隐患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4.
为筛选并鉴定与猪瘟病毒(CSFV)衣壳(C)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研究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CSFV C蛋白为诱饵从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 DNA表达文库中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共筛选到6种蛋白,分别为ATP5B、SON3、PKN1、PCBP1、RPS20和IQGAP1,根据Gene Ontology分析结果,这些蛋白分别参与细胞的增殖和代谢等过程。本研究选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N1(PKN1)进行进一步验证,经酵母共转化试验、免疫共沉淀试验和GST pull-down试验证实,宿主PKN1蛋白与CSFV C蛋白之间存在特异性结合。本研究首次证明PKN1与CSFV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进一步研究PKN1蛋白在CSFV感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5.
《林业资源管理》2015,(5):126-131
脱离传统的纸质数据与地图,在具备一般管理信息系统所囊括的数据查询、修改等操作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多媒体技术实现保护区资源数据、机构信息与办公信息的同步数据共享,以资源数据多维度批量处理分析、机构信息多媒体形式展现、办公信息人性化处理为目标,建立一套完整的用于保护区管理局内部使用的基于B/S模式的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从而提高管理部门的分析决策效率,增强数据文件的安全性,促使数据得到规范的管理,在改善办公条件水平的同时,实现实时动态整合信息。  相似文献   
106.
水肥耦合对小麦/玉米带田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方案,于2007-2008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节水试验站,开展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小麦/玉米带田产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肥耦合模式对小麦/玉米带田产量的影响较大,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氮肥对产量的贡献最大,水分次之,磷肥最小,氮肥对带田混合产量的绝对贡献率达79.4%,而水分对带田混合产量的绝对贡献率达为52.9%;水肥耦合效应为:水氮耦合水磷耦合氮磷耦合;获得高产量12 952.5~13 880.0kg/hm2的施氮量为420~630kg/hm2、灌水量为5 550~6 750m3/hm2、施磷量为120kg/hm2。相关分析表明,施氮量和灌水量与间作玉米的穗粒数、千粒质量、穗粒质量、株高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施氮量与间作小麦的穗粒质量、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7.
应用ELISA方法对分别采集自福州市周边30个蛋鸡场的597羽海兰蛋鸡、512羽罗曼蛋鸡、486羽伊莎蛋鸡和553羽特佳蛋鸡共2148羽的血样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LV)亚群ALV-A/B和ALV-J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样品ALV-A/B抗体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特佳蛋鸡群11.39%(63/553)、罗曼蛋鸡群11.32%(58/512)、海兰蛋鸡群8.54%(51/597)和伊莎蛋鸡群7.61%(37/486);样品ALV-J抗体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特佳蛋鸡群5.24%(29/553)、罗曼蛋鸡群4.10%(21/512)、伊莎蛋鸡群3.51%(13/486)和海兰蛋鸡群3.18%(19/597);而样品ALV-A/B抗体总阳性率为9.73%(209/2148),高于ALV-J抗体总阳性率3.82%(82/2148),其中有0.70%(15/2148)的ALV-A/B和ALV-J抗体双阳性样品;蛋鸡场ALV-A/B抗体阳性率为70.00%(21/30),高于ALV-J抗体阳性率36.7%(11/30),其中有16.7%(5/30)的ALVA/B和ALV-J抗体双阳性样品.结论:福州市周边蛋鸡场不同品系和不同鸡群间存在不同程度的ALV流行,相比ALV-J,ALV-A/B流行更普遍,且存在ALV-A/B和ALV-J抗体双阳性样品,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08.
《农技服务》2016,(18):67-68
调查结果表明: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12.5g/667m~2、17.5g/667m~2、22.5g/667m~2对水稻稻曲病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65.84%、75.21%、83.74%,在生产上建议推广使用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22.5g/667m~2防治水稻稻曲病。  相似文献   
109.
从高校技能考核管理系统分析入手,基于B/S架构的系统开发理念,设计并实现了高校技能考核管理系统,并对系统功能、后台数据库及主要功能模块作了阐述。此系统已在某高职院校成功运用,有效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耐药胃癌细胞(SGC-7901/5-FU)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细胞化疗耐药的影响。方法通过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RT1 mRNA与蛋白在5-FU敏感的SGC-7901亲本细胞、SGC-7901/5-FU细胞及在SIRT1-siRNA转染后的SGC-7901/5-FU细胞中的表达;选择高干扰效率的SIRT1-siRNA转染SGC-7901/5-FU细胞,CCK8法检测5-FU对转染细胞的活性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对细胞p-Akt、Bax、Bcl-2和P-pg表达的影响。结果 SGC-7901/5-FU细胞中的SIRT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SGC-7901亲本细胞(P0.001);SIRT1-siRNA转染SGC-7901/5-FU细胞后,SIRT1的mRNA与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01);5-FU作用后,SIRT1-siRNA转染组的SGC-7901/5-FU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下降(P0.001),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01),且细胞中的p-Akt、Bcl-2和P-pg含量明显下降(P0.001),Bax含量明显上升(P0.001)。结论 SIRT1在5-FU耐药胃癌细胞中高表达,干扰SIRT1表达后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与促进细胞凋亡来提高耐药胃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这可能与细胞增殖通路相关蛋白、凋亡以及细胞多药耐药性相关蛋白变化相关。提示抑制SIRT1可作为降低胃癌多药耐药性及提高胃癌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研究的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