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6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44篇
  9篇
综合类   550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房淑珍  陈静 《齐鲁渔业》1998,15(5):43-44
档案是各种社会活动的忠实记录和信息载体,具有独特的考证、借鉴价值。人类已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正迈向信息文明,又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知识可以作为资本发展经济,其主导工业是“智慧工业”,其核心是“知识工业”。知识经济时代发展到一定程度,知识可大量生产而且整个社会已全然电脑化。知识经济时代呼唤水产科技档案发挥前所未有过的信息作用,用昨天的智慧资源激发今天的智慧火花,将昨天的智慧成果变成今天的经济优势。有为才能有位。为了使水产科技档案在知识经济时代中有为有位,特对水产…  相似文献   
132.
浅谈知识经济和图书馆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是伴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知识经济的兴起必然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机遇。本文基于知识经济的几点特征简要论述了它对图书馆的影响以及知识经济与图书馆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并预测了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3.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和管理体制等方面不断创新 ,才能应对这种挑战  相似文献   
13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加快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各地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成为促进三农发展的直接动力。科技特派员通过科技推广服务农业,通过创业发展农村经济,通过组织培训向农民传播科技知识,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科技特派员制度也因此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5.
<正>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提升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各国发展本国经济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具体到农业领域,农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农业品牌和农业科技的竞争。因此,大力发展农业商标,创建并提升农业品牌,促进农业科技发展成为各国农业发展战略的主题。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对农业商标进行积极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提升农业品牌,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强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6.
王雪梅 《农村科技》2010,(8):115-115
<正>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目前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光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是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必须建设学习型的领导班子,不断用市场经济的新知识、新理论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时刻  相似文献   
137.
由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历史顺序,一般来说是“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初级阶段(不发达的工业化)→工业经济高级阶段(发达的工业化)→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演进过程。既然农村和城市是两个经济实体,我们可以把城市除去,那么就仅仅剩下农村构成国家经济社会的组成部分。所以,  相似文献   
138.
139.
高丽 《现代农业》2013,(12):103-104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社会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各国各民族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也将更加剧烈,在这种形势下,学校的德育工作如何适应变化了的社会需求,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就成了摆在农村职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0.
基于国有无形资产流失的现状,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无形资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的主客观原因。从法律法规完善、培育和发展无形资产、强化无形资产保护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