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7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林业   8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5篇
  75篇
综合类   70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738篇
畜牧兽医   48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目的]分离并鉴定鱼嗜水气单胞菌,并构建系统发育分析.[方法]从云南某鱼场采集发病鱼的病变组织进行细菌分离与培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16S rDNA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分离培养到1株细菌,命名为Ah1305.经表型鉴定、生化试验及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结论]该研究可为快捷、准确检测鱼嗜水气单胞引起的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将嗜水气单胞菌粗脂多糖(C-LPS)和大肠杆菌脂多糖(E-LPS)分别经腹腔注射草鱼(剂量为4mg/kg),以注射PBS为对照。48h后,分别提取各组草鱼的头肾、脾脏、肾脏、肝脏和肠组织中的总RNA,利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不同组织中TNF-α、IL-1β、IL-10和TLR4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头肾中,TNF-α和IL-1β的表达量在E-LPS组显著升高,而IL-10的表达显著下降;C-LPS组TNF-α和IL-10的表达量显著性升高;TLR4在两试验组均有显著性降低。脾脏中,TNF-α、IL-1β和IL-10在E-LPS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IL-1β和IL-10的表达在C-LPS组有显著性升高;TLR4在两试验组有显著性降低。肾脏中,TNF-α表达在E-LPS组有显著性升高;IL-1β和IL-10在C-LPS组有显著性升高;TLR4在两试验组中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肝脏中,TNF-α、IL-10和TLR4在两试验组均有显著性升高;IL-1β的表达在E-LPS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C-LPS组。肠组织中,TNF-α和IL-10在两试验组有显著性降低和升高;IL-1β和TLR4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嗜水气单胞菌C-LPS和大肠杆菌LPS均可引起草鱼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对于机体免疫反应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但LPS对TLR4基因并没有引起显著的上调作用,这与哺乳类动物的研究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93.
从自然感染发病的尼罗罗非鱼肝脏和脑组织中分离出1 株细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和PCR 鉴定,确定为嗜水气单胞菌,命名为GD001,进一步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分离菌株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用该菌 株接种健康尼罗罗非鱼,鉴定其致病力。结果发现,GD001 菌株对恩诺沙星、头孢噻吩、四环素和克莱霉素等抗生素 敏感,对链霉素轻度敏感,对卡那霉素和青霉素不敏感。从人工感染10 g 左右的健康罗非鱼发现,GD001 菌株具有很 强的致病力,试验鱼在感染后3~4 h内全部死亡,且患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的鱼一致。  相似文献   
94.
一些天然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常充分利用当地的河流、池塘、水库等养殖肉鸭,起初效果极好,但后来病死鸭问题日益突出,其中“鸭嗜水气单胞菌病”是导致不良结果的原因之一。笔者基于分析本病致病性特点及流行病学特点的基础上,寻找突破口,进一步完善本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摆脱了历史单一应用抗生素的多种局限性,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5.
从患溃疡病的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病灶处分离出1株优势菌H1,以浸浴、创伤浸浴、体腔注射和体壁肌肉注射等方式进行感染实验,证实菌株H1为养殖刺参溃疡病病原菌,并证明该菌通过体表创伤侵入的方式感染刺参,以创伤浸浴和体壁肌肉注射感染的LD50(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26×107CFU/尾和1.80×107CFU/尾。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mini API系统鉴定,确定菌株H1为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Aeromonas salmonicida ma-soucida)。提取菌株H1的胞外产物(ECP)进行致病性实验,结果表明ECP可导致刺参死亡,其对刺参的LD50为5.24μg蛋白/g体质量。H1-ECP具有酪蛋白酶、明胶蛋白酶、几丁质酶和淀粉酶活性,并具有溶血素活性;对底物偶氮酪蛋白(Azocasin)作用的酶比活力可达到674.5活力单位/mg蛋白,最适作用温度为50℃;对热不稳定,70℃作用30 min时,酪蛋白酶活性降到0;100℃作用30 min,ECP对刺参的毒性消失;ECP酶活可被10 mmol/L EDTA完全抑制,可被5 mmol/L PMSF抑制98.8%,Ca2 和Mg2 可使酶活性分别提高约9%和4%。结论认为,该病原菌通过体表创伤侵入方式感染宿主刺参,菌株H1胞外产物是其对刺参致病的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96.
鲫鱼出血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翔  宋文华  富丽静 《水利渔业》2007,27(3):109-110
自患出血病的2龄鲫鱼肝、肾、脾中分离出3株细菌,肌肉注射感染,均能复制出原始症状。经鉴定,分离自肝的细菌为解藻朊酸弧菌,分离自肾、脾的细菌为维罗那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变种。其中解藻朊酸弧菌的毒力更强。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头孢西丁等抗生素对2种致病菌均较敏感,氨苄西林对2种菌耐药。  相似文献   
97.
为确定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AS1.927株外膜蛋白(OMP)的原核表达产物是否具有抗原性及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力.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ompA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AF146597)设计1对引物,克隆出ompA全长基因1020 bp(GenBank登录号:EU309491),经Sal Ⅰ和Xhol Ⅰ双酶切后连接pET-30a(+),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Dli)BL21,IPTG诱导表达,并进行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鉴定.结果显示重组基因工程菌E.coli[pET-30a-ompA]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40.7kD,可以被鼠抗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抗血清识别.将重组基因工程菌Ecoli[pET-30a-om-pA]口服免疫BALB/c小鼠(Mus mussulus);末次免疫1周后用放射免疫分析小鼠肠粘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检测结果揭示,该重组基因工程菌能提高sIgA的分泌(P<0.05);同时在小鼠血清中测出特异性抗体IgG(P<0.05).末次免疫2周后用100 LD50的Ah AS1.927(3.3×105> cfu/mL)腹腔注射攻击小鼠,口服重组菌对小鼠的相对免疫保护力(relative percent survival,RPS)为75%,表明重组基因工程菌可诱导小鼠对AhAS1.927产生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8.
鲫鱼疖疮病由疖疮型点状气单胞菌引起.患病初期,鱼背部皮肤及组织发炎,随着病情发展,这些部位组织内出现脓疱,患部隆起红肿,用手摸有柔软浮肿的感觉.  相似文献   
99.
《中国兽医学报》2017,(3):449-455
通过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仪对2株温和气单胞菌A1、B2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并与参考基因组(Aeromonas veronii B565,complete genome)序列进行比较,A1、B2与参考基因组之间共获得约100 018个SNP位点,与参考基因组平均比对率为74.46%。根据编码区SNPs分布与参考基因组间进行检测;通过COG和GO的功能注释,寻找A1、B2Diff基因的SNPs位点对2株温和气单胞菌进行注释分析,了解温和气单胞菌致病机制与基因组成,为今后温和气单胞菌的研究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00.
海南地区四季无冬、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近年来人工养鳖面积不断扩大,单位面积产量、放养密度逐年提高.与此同时,由于人工养鳖对水质控制,饲养密度,投饲管理欠妥等原因,常引发多种疾病.其中以鳖出血性疾病较为普遍,造成损失较为严重.为了有效控制本病,进行病原体分离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