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7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376篇
林业   554篇
农学   635篇
基础科学   124篇
  316篇
综合类   4268篇
农作物   416篇
水产渔业   246篇
畜牧兽医   1969篇
园艺   736篇
植物保护   319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452篇
  2013年   470篇
  2012年   647篇
  2011年   664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559篇
  2008年   489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401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6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家蚕白僵病是农村原蚕生产的主要威胁之一。这一威胁一旦酿成实质危害,不仅严重影响蚕种制种单位制种计划会否实现,更严重影响广大蚕农原蚕生产的经济收益。必须切实把握家蚕白僵病的病原特征及其为害规律,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贯彻蚕前彻底消毒,蚕体经常防僵,调好蚕室温湿,合理处理病蚕,着力防控僵蛹,防治桑园害虫等家蚕白僵病防治要法,有效控制家蚕白僵病对农村原蚕生产的威胁与危害。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白马山森林公园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发现该山地有观赏植物514种178属86科。根据植物生活型和观赏特性分为观赏乔木、观赏灌木、藤本类、观赏竹类、草木类和观赏蕨类植物等。并对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3.
描述了暖地泥炭藓(Sphagnum junhuhnianum)孢蒴从翠绿色透明状球体历经黄绿色、淡褐色、褐色、具光泽的深咖啡色球体到最后喇叭状过程中孢子的形态特征.成熟孢蒴中孢子的数量(71 631±12 751)个.成熟孢子四面体结构清晰,极面观呈圆三角形,赤道面观呈近扇形,直径(23.27±1.05)μm,均出现三裂隙结构,唇状,稍细,长为极半径的2/3,裂隙表面布满疣状颗粒物,近极端三面凹陷无褶皱,分布少量疣状颗粒物,远端面不平整,布满疣状颗粒物.  相似文献   
104.
春分养生重在养肝,需注意疏肝解郁、解热制养、消肿止痛的食疗。避免辛辣、油炸烧烤等易上火的刺激物,饮食清淡、多吃当令鲜蔬,最能滋补养肝。香椿:香椿可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春日香椿吐芽,香味馨香气味浓郁,可将嫩叶洗?切碎入菜,炒蛋或拌豆腐均可。春笋:阳春三月、细雨霏霏,春  相似文献   
105.
《土壤通报》2015,(5):1189-1195
粗木质残体(CWD)腐解是地上部植物残体养分向土壤输送的关键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森林土壤碳氮养分固持效率与强度。本研究选取长白山典型林木的白腐菌(Antrodiella gypsea,Ag)和褐腐菌(Fomitopsis pinicola,Fp)腐解过程为研究对象,以距倒木外缘不同水平距离的3个土壤样品作为供试材料,分析其土壤总有机碳(SOC)及总氮(TN)含量的空间分布与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近倒木处(水平距离0~30 cm),褐腐条件下SOC增量显著低于白腐菌;在远倒木处(水平距离100 cm),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就TN增量而言,褐腐条件显著高于白腐。进而表明,褐腐条件较白腐更能有效促进森林土壤碳氮养分的有效固持,从而减少植被残体矿化腐解引起的森林生态系统碳排放。  相似文献   
106.
试验旨在研究白鱼粉储存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将白鱼粉分别储存在模拟低温冷库(温度12、10、8℃,相对湿度55%RH)环境和自然常规环境(温度18~27℃,相对湿度50%~70%RH),通过分析白鱼粉的水分、新鲜度(挥发性盐基氮、生物胺、酸价、丙二醛)和卫生指标(霉菌总数、沙门氏菌)研究白鱼粉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温环境和自然环境储存的白鱼粉品质相当。在自然环境储存253 d,白鱼粉的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有所增加,但水分含量不高于10%,水分活度低于0.7;挥发性盐基氮(VBN)、酸价、丙二醛和生物胺变化较小,白鱼粉新鲜度未发生明显变化;霉菌总数符合《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的要求,未检出沙门氏菌。研究表明,白鱼粉储存时,可以通过控制环境温度(<27℃)、相对湿度(<70℃)、储存时间(<6个月)以及加强空气流通的方法确保白鱼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7.
为综合利用农林废弃物,以白果壳为植物模板、羟基磷灰石(HAP)为改性材料,制备了白果壳遗态HAP/C复合材料(PBGC-HAP/C-G),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溶液pH、初始浓度、吸附剂投加量等对其去除水中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PBGC-HAP/C-G是一种大孔材料,孔径主要介于35~200 μm之间。在溶液pH=5时,吸附效果最佳;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有利于氨氮的去除;粒径大小不是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很好地描述该吸附过程,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在氨氮初始浓度为20、50、100 mg·L-1时,拟合计算得到的理论平衡吸附量分别为0.45、1.10、2.15 mg·g-1,与实验测定值0.46、1.15、2.18 mg·g-1相近,可见PBGC-HAP/C-G可用作去除氨氮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08.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肥料配施促进翅碱蓬生长及其对盐碱土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不同程度地改善了盐碱地土壤的营养状况,促进翅碱蓬的生长,增强吸收土壤中盐分离子的能力,降低盐碱度,从而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团聚性。其中,氮肥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比,土壤全盐量降低30. 3%,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68. 4%,脲酶活性增加1. 5倍,土壤团聚性增加,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增加28. 7%。其次是钾肥处理,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43. 5%,脲酶活性增加50. 0%,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增加25. 8%。因此,本研究认为,氮肥对盐碱地碱蓬生长及土壤营养改善效果较好,而氮肥配施钾肥对促进碱蓬生长以改良盐碱地更具有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110.
李金华  王庆伟 《山东饲料》2014,(24):139+257
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生物发酵产品更多的走进人们生活中。在发酵糖醇产品中,赤藓糖醇的热量值是最低、分子量也最小,这种功能性多元醇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良好,并且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目前赤藓糖醇的工业生产方式为微生物发酵法,为了提高这种功能性多元醇的产量,需要对菌种进行选育优化。笔者将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走访结果,基于赤藓糖醇的特性,详细论述赤藓糖醇菌种的选育工艺和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