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7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林业   115篇
农学   741篇
基础科学   847篇
  170篇
综合类   3827篇
农作物   356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337篇
园艺   1006篇
植物保护   845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483篇
  2013年   343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543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526篇
  2008年   663篇
  2007年   612篇
  2006年   501篇
  2005年   516篇
  2004年   311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稻水象甲发生规律与药剂试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水象甲是国际检疫对象,已经是我国北方水稻产区最重要害虫之一,并且呈迅速蔓延之势。此虫主要借助交通工具作远距离传播。成虫危害叶片,幼虫危害根系。一年繁殖一代但有两个危害高峰。新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如果针对防治成虫、幼虫或者兼治,应在相应的时间、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72.
城固县毒麦的综合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剑  渊建民 《植物检疫》2003,17(2):124-124
陕西城固县毒麦的发生是 1 975年某种子经营单位从甘肃省调进“甘麦 8号”小麦时传入的 ,经鉴定为毒麦变种田毒麦Loliumtemulentumvar.arvenseBab .1 976年在我县三合乡龙王庙村小麦良繁基地“甘麦 8号”繁殖片上首次发现 1 .3 3hm2 ,当年虽经疫情处理 ,但不彻底。 1 977年经过普查 ,毒麦随小麦种子传播 ,其发生面积扩大到 2 .8hm2 ,品种从原来的“甘麦 8号”扩大到“阿勃”小麦上。 1 980年毒麦又扩展到全县 3个乡镇 5个村 ,发生面积 4hm2 。虽每年都经过防除 ,但防不胜防 ,出现今年这里根除了 ,明年那…  相似文献   
73.
草莓生产中 ,很容易感染多种病毒病。感染了病毒病的草莓叶片皱缩 ,生长缓慢 ,果实逐年变小、畸形 ,品质差 ,一般减产 30 %~ 80 % ,并逐年加重。针对这一生产难题 ,我们经过 5年试验研究 ,采用改良热处理分生组织培养病毒脱除技术 ,成功地获得了草莓无病毒苗 ,已通过江苏省科技成果鉴定 ,是目前我国惟一通过科技成果鉴定的脱毒草莓。 1997年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一等奖。在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支持下 ,在江苏省建立了 3个脱毒草莓科技示范园。我们在示范园内进行了草莓脱毒苗和病毒苗的比较试验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  相似文献   
74.
75.
<正>霜冻是一种短时间的冻害,对桑树危害最严重的时期,主要是春季桑树萌芽后的晚霜,虽然有时仅仅几个小时,但危害极大。今年4月4日凌晨我市6700hm2桑园普受霜冻袭击,造成已萌发的桑芽枯干冻死,其危害为近40年不遇,我市广大蚕桑技术干部深入到田间调查研究,动员蚕农积极应对,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努力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76.
重庆地区桃树流胶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重庆市桃主产区流胶病的发生危害情况.结合当地气候资料进行分析.认为从现象上可以把桃树流胶分为皮孔流胶和伤口流胶2种类型,其发生、发展受多种因子影响,在重庆3~11月均有发生,5-9月发生危害较重,7月或8月出现最高峰。被调查桃园的田间平均发病株率为69.3%,最高达95.6%;平均病情指数为42.4,最高达60.2。  相似文献   
77.
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源、植物源、动物源杀虫剂等方面,对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报道少。桃黑星病(又名桃疮痂病Cladosporium carpophilum Thǔm.)是我国南北桃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为害桃果实,严重降低桃果实商品质量。“天然植保”是一种新型植物源杀菌剂。本试验以甲基托布津为对照药剂,在桃果实发育期施用“天然植保”,以检测其对桃黑星病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8.
鄢铮 《植物医生》2004,17(6):30-31
生产上对害虫的防治,化学农药充当不可或缺的角色.但由于化学药剂具有刃性,既有效地杀死了害虫,但也会大量杀死天敌,而且某些药剂不易分解,容易污染环境.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近年来,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有些植物、日常用品,甚至是动物的排泄物,经过适当的处理,即可有效地防治害虫,这为无公害食品的生产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9.
40%信生可湿性粉剂防治梨黑星病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加红 《落叶果树》2004,36(2):54-55
2003年在安徽砀山果园场一分场8年生乔砧砀山酥梨密植园,进行梨黑星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信生可湿性粉剂6000、8000、10000倍液对梨黑星病的防效均达96.66%~100%,且3种浓度处理对叶、果不会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80.
为提高当归茎线虫病(Ditylenchus destructor)田间抽样的准确度,用7种聚集指标判断了当归茎线虫病的田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当归茎线虫病在田间呈聚集分布,其中奈曼分布(核心分布)的适合率为100%,嵌纹分布(负二项分布)的适合率为77.8%.理论抽样数量约820株.4种抽样方法差异均不显著,在保证抽样数量合理的情况下,4种方法均可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