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5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林业   49篇
农学   472篇
基础科学   729篇
  259篇
综合类   3716篇
农作物   3368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64篇
园艺   311篇
植物保护   23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444篇
  2013年   404篇
  2012年   523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491篇
  2009年   442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241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225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264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7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甘蔗持续生产综合管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世界的甘蔗种植者(下面简称为蔗农)(甘蔗甘蔗属的种间杂种)面临不断的挑战:要求利用适宜环保的方法生产甘蔗,同时保证甘蔗产量和经济利益的持续增长。一种可以有效接受挑战的农业系统被称为作物综合管理系统。本文目的在于回顾近期一些有利于促进甘蔗综合管理系统应用的研究。农业方面的研究包括:轮作甘蔗的增产、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学、最佳施肥、传统育种方法和分子育种方法、病理学、昆虫学、除草方法。同时回顾蔗田与工厂的持续关系。本文认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甘蔗种植者面临不同的挑战。然而,广泛地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方法是结合生产、经济效益、生态保护的作物综合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92.
甘蔗害虫病原微生物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990-1993年连续4年对从俄罗斯引进的沙棘品种进行定点观测与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俄晚斯引进的丰产沙棘和人沙棘品种均较野生中国沙棘亚种生长旺盛,枝叶繁茂,根系发达,萌蘖力强,年生长量远超过中国沙棘。由形态和根系分布等生长特性及叶片显微结构等方面的测定和分析表明:引进的沙棘品种对当地生态气候条件很强的适应性,其抗旱的抗寒能力均很强,且具有枝刺极少无刺,便于管理和采摘及果大丰产等优良特性,是两  相似文献   
93.
94.
恽绵 《甘蔗(福建)》1994,1(4):57-64
本文通过对4年生Ⅰ-69杨萌芽林和植苗林的调查研究表明:用采伐Ⅰ-69杨树林留下的伐桩萌芽更新效果明显,萌芽林与植苗林各项指标均有极显著差异,4年生萌芽林胸径、树高、蓄积量分别比植苗林增大18.2%、11.4%、35.7%。  相似文献   
95.
96.
97.
全国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采集和考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85~1993年在全国进行了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采集和考察。采集到甘蔗亚族(Saccharinae)内9个属18个种的无性系共824份,种植在云南农业大学校园内(昆明黑龙潭),建立了甘蔗资源圃。考察了甘蔗属(Saccharum)、蔗茅属(Erianthus)、河八王属(Narenga)和芒属(Miscanthus)中主要野生种的地理分布、开花期、形态特征、繁殖方式、生态适应性、锤度和种质流失的情况。探明了割手密(S.spontaneumL.)和斑茅(S.arundinaceumRetz)的开花期与原产地纬度和海拔的相关,探索了割手密与蔗茅(E.fulvusNees)茎秆锤度与地理分布的联系。  相似文献   
98.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