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26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5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21.
夏秋季节广东省常出现较长时间的雨季,雨水冲刷土壤,使得土壤中的独丹毒杆菌有机会扩大传染,健康猪通过消化道吃进带有猪丹毒杆菌的食物就可能引起猪只感染丹毒。  相似文献   
122.
夏季是猪丹毒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加强猪丹毒的诊断与治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猪丹毒的实验室诊断以及药敏试验进行阐述,以便于让大家更加了解猪丹毒的诊治过程。猪丹毒是由猪丹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是对养猪业危害很大的传染病。本试验选取某猪场3~6月龄发病猪,来研究猪丹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23.
本文主要探究猪丹毒的症状与临床诊断,并给出了有效的科学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4.
生猪养殖过程中猪只发烧的情况时有发生,发烧的猪只主要表现为精神状态差、采食量下降等不良症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猪只的生产性能,进而导致了生猪养殖效益的降低。常见引发猪只发烧的原因是猪丹毒,脱肛也是母猪或育肥猪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对猪只的肠道和健康有很大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5.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猪感染后对养猪业危害严重,人感染后发生类丹毒,威胁人体的健康。虽然随着抗生素、疫苗的广泛应用,发病率和致死率逐渐降低,但是由于养猪场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粗放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猪丹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6.
通过作者对平昌县6个乡(镇)的调查发现,猪丹毒是引起猪发病的常见病例,并对1000例病例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率为99%。20世纪90年代,该病在我国大面积流行,进入21世纪后,由于气候变化,大面积流行减少,只有零星散发,而且毒力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27.
我镇雅鹿村五组黄某是年上市生猪50头左右的养猪户,2005年秋季对所饲养的生猪全部作了猪瘟、猪丹毒二联苗的防疫.在防疫后一个星期左右,突然有猪发病死亡,送来我站化验,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溶血性链球菌病,现将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8.
马关县猪丹毒流行情况及防制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据<马关县畜禽疫病志>记载,1981年在八寨镇发病75头,死亡48头;1983~1989年,马白、夹寒箐、小坝子、都奄、仁和、山车、坡脚、大栗树等12个乡(镇)99个自然村共发病1 253头,死亡627头.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马关县对预防猪丹毒的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用过猪丹毒疫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进行预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9.
王秀茹 《兽医导刊》2019,(1):54-54,58
猪瘟疫苗是发展最成熟的猪用疫苗,也是免疫效果最确切的猪用疫苗。目前可供养猪人选择的猪瘟疫苗主要有猪瘟兔化弱毒脾淋苗、猪瘟兔化弱毒组织苗、细胞苗以及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对各种疫苗的选择及注意事项,做一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0.
为了确诊临床疑似猪丹毒病例,采集病死猪的内脏,用常规生化法和PCR法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用牛津杯法做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分离菌H_2S、靛基质、枸橼酸盐等试验为阴性;分解葡萄糖、麦芽糖等,不能分解蔗糖;对青霉素、头孢唑啉等高度敏感,对氯霉素、链霉素等中度敏感;枯草芽孢杆菌、鸡唾液乳酸杆菌和猪小肠乳酸杆菌对其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分离菌为猪丹毒杆菌,该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防治首选药物为青霉素,枯草芽孢杆菌、鸡唾液乳酸杆菌和猪小肠乳酸杆菌可减少或部分取代抗生素对该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