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8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201篇
林业   264篇
农学   778篇
基础科学   16篇
  62篇
综合类   2183篇
农作物   172篇
水产渔业   104篇
畜牧兽医   1523篇
园艺   294篇
植物保护   864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为了解贵州省三穗县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的流行血清型、毒力和耐药情况,本试验从贵州省三穗县6个规模养鸭场临床疑似RA感染的病鸭体内分离出6株分离菌,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和耐药性分析。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长出表面光滑、圆形半透明的滴状菌落;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短小杆菌,瑞氏染色呈两极浓染;分离菌均不具运动性,尿素、触酶和氧化酶试验均为阳性,符合RA生化特性,将6株分离菌分别命名为SS-RA1~SS-RA6;6株分离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NCBI上RA参考菌株的基因序列相似性≥98%,说明6株分离菌均是RA;SS-RA1~SS-RA4为血清2型且含有8种毒力基因(OmpA、CAMP、wza、AS87_04050、Fur、SIP、TbdR1和luxE基因),SS-RA5和SS-RA6为血清11型,缺失AS87_04050基因,仅含有上述其余7种毒力基因;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攻毒组雏鸭均全部死亡,对照组雏鸭未表现明显临床症状,表明6株分离菌对雏鸭均有致病力;药敏试验结果显示,6株分离菌仅对羧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氨苄、头孢曲松、头孢拉定和头孢哌酮7种抗菌药物敏感,对其他13种抗菌药物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对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100%。本试验成功分离得到6株RA,为贵州省三穗县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疫苗选择和药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陈秀  张正炜  赵莉  张颂函 《植物保护》2020,46(2):272-275
为了筛选有效防治青菜黄曲条跳甲的药剂,在室内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毒力,并开展了这5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的田间药效试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0%啶虫脒WP对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最高,28%杀虫·啶虫脒WP毒力最低,LC50分别为7.20 mg/L和18.63 mg/L,5种药剂的毒力大小依次为:10%啶虫脒WP>42%啶虫·哒螨灵WP>5%鱼藤酮SL>15%哒螨灵EC>28%杀虫·啶虫脒WP。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2%啶虫·哒螨灵WP和15%哒螨灵EC的防效最优,10%啶虫脒WP、28%杀虫·啶虫脒WP和5%鱼藤酮SL 3种药剂总体防效相当,但低于42%啶虫·哒螨灵WP和15%哒螨灵EC。综合来看,建议使用42%啶虫·哒螨灵WP 126~189 g/hm2、15%哒螨灵EC 90~135 g/hm2、28%杀虫·啶虫脒WP 294~420 g/hm2、10%啶虫脒WP 60~90 g/hm2、5%鱼藤酮SL 150~225 g/hm2对青菜黄曲条跳甲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4.
费强 《兽医导刊》2015,(7):46-48
<正>新城疫免疫接种是防控鸡新城疫的重要措施。临床上用于新城疫免疫的疫苗主要有活疫苗与油乳剂灭活疫苗,其中活疫苗包括新城疫Ⅳ系弱毒活疫苗、clone-30弱毒活疫苗、Ⅰ系中等毒力活疫苗等,油乳剂灭活疫苗应用最多的是Lasota株。无论是活疫苗还是灭活疫苗,影响新城疫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实践中应对疫苗种类的选择、防疫程序的制订、接种途径、操作方法等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尽量减少免疫失败或不良反应。下面就新城疫疫苗的正确使用做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5.
96.
以髓烂型三七根腐病病原菌为供试材料,采用二倍稀释法和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苦楝子、瑞香狼毒等9种植物提取物对三七根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并进一步研究了苦楝子提取物对供试病原菌的毒力。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几种植物提取物,苦楝子提取物对三七根腐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在质量浓度为2 mg/m L时,抑制率为100%;在96 h时,对病原菌的EC_(50)为0.60 mg/m L。说明苦楝子提取物对三七根腐病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开发成新型绿色植物源抗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97.
随着粮食安全从以往注重数量安全,到现在更加注重质量和食品安全转变,中储粮总公司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大力推进绿色储粮,在推动中央粮食储备管理升级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推广氮气储粮,取代化学药剂熏蒸。长期以来,我国粮食仓储保管中一直采用化学药剂熏蒸手段来防治虫害,既不利于保持粮食绿色品质,也给仓储工作人员健康带来潜在危害。总公司积极研发和推广应用氮气气调储粮技术,在储粮中实现化学药剂“零排放”。通过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充人粮仓,形成密闭粮仓内的缺氧环境,实现物理防治害虫、延缓粮食品质变化的目的。目前,总公司已开展氮气储粮建设库点150多个,建设规模超过1100万吨。推广应用区域由南方地区逐渐向中部地区扩展,储藏品种由稻谷逐渐向大豆、玉米、小麦扩展。随着制氮等设备不断升级,氮气储粮成本比传统储粮能耗、成本都有较大下降,应用效果良好、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98.
为了解新疆库尔勒地区羊源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对新疆库尔勒地区羊肉生产环节(养殖场、定点屠宰场和市场)的282份样品进行STEC的分离鉴定,并检测毒力基因的编码情况,进一步检测了17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表明:羊肉生产环节样品中检出72株STEC,检出率为25.5%。72株STEC中编码毒力基因stx1+stx2、stx1、stx2、rfbE、eae、hly的数量分别为22、45、2、0、4、51个。其中,羊养殖场中存在较多的非O157 STEC,检出率为37.3%;stx以stx1为主,检出率达到了652%。72株STEC中以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为主,STEC菌株的多重耐药比较严重,最多可耐9种抗生素,多重耐药情况主要是耐1种和耐2种抗生素。研究表明,羊肉生产环节中羊养殖场存在大量的非O157 STEC菌株,且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务必预防源头污染。  相似文献   
99.
为筛选防治油用牡丹根腐病的有效药剂,试验选择6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测定。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抑制率,结果显示,噁霉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最高,为97.42%;其次是甲基硫菌灵的相对抑制率为95.90%;多·福、腐霉利和咪鲜胺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91.87%、89.76%、82.60%,多菌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最小,为75.65%。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噁霉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防效最好,多菌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防效最低。由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结合可以看出,噁霉灵、甲基硫菌灵和多·福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0.
采用生长速率法对5种化学药剂进行室内拮抗作用测定,结果表明,30%戊唑醇具有最佳的抑制作用,当质量浓度为125 mg·L-1时,菌丝生长抑制率为91.79%,各浓度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抑制效果变化不大。氟硅唑和12%戊唑·30%多菌灵抑制效果也较好,抑制率都在87%以上,不同浓度的抑制率差距不大。20%吡唑醚菌酯抑制效果稍差,在62.5 mg·L-1质量浓度下抑菌率为73.21%。菌清的抑制作用最差,质量浓度为500 mg·L-1时,菌丝生长抑制率仅为3.85%。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毒力测定结果为:20%吡唑醚菌酯、氟硅唑、 12%戊唑·30%多菌灵、菌清、 30%戊唑醇的EC50分别为0.0040mg·L-1、0.5530 mg·L-1、 5.0597 mg·L-1、 10.094 mg·L-1、5.0153 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