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18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2篇
  33篇
综合类   15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1.
[目的]确定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中林分碳储量的驱动因素,为其碳汇功能的恢复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调查数据,使用逐步回归的方差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SEM)法,考虑林分因子和非生物环境因子(地形、气候),探究林分碳储量的驱动因素。[结果]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方差分析法的确定系数为0.890,林分因子中的平均胸径和株数密度,非生物环境中的月平均最高温和月平均最低温以及干扰类型对林分碳储量有显著影响;SEM中林分碳储量部分的模型确定系数为0.757,林分因子中的平均胸径和株数密度对林分碳储量的影响最大,其中株数密度既有正向的直接作用,也有负向的间接作用,而非生物环境中,月平均最高温对林分碳储量有间接的负向影响,各变量对林分碳储量的影响大小排序为平均胸径(0.94)>月平均最高温(-0.52)>株数密度(0.12)。[结论]综合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在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中,林分因子和气候因子均对林分碳储量有影响,而地形因子却对其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大兴安岭森林碳库探究提供数据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2.
松嫩草原不同时间火烧后环境因子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嫩草原火烧后,土壤表层硬度增加,早烧地硬度异质性程度增高,晚烧地降低。晚烧地土壤0 ̄5cm范围内窝重降低,早烧地与未烧地比无差异。火烧地土壤0 ̄30cm范围内含水率降低,早烧地更低,表面差别最大,火烧地土壤含水率在春季严重亏缺。火烧地土壤温度在生长季内恒高于未烧地,平均温度亦高。群落平均温度低于未烧地,但白天火烧地群落温度高于未烧地,夜间群落温度低于未烧地,土壤表层温度波动幅度较大,火烧与未烧边  相似文献   
113.
1988年7-9月期间在大兴安岭地区阿木林业局长缨贮木场对火攻木的虫害和菌害进行了防治试验。试验采用硫酰氟熏蒸和林丹乳剂及了防腐剂6781配方喷雾的方法。施药量分别为每立方米木材用硫酰氟70克;林丹乳剂(以林丹计)0.1-0.15公斤。防府剂“6781”干剂0.7公斤,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天牛幼虫的死亡率:硫酰氟熏蒸法为100%,林丹乳剂喷雾法为95%以上。防腐剂“6781”配方对防霉、防变色有明显,喷药后的原木端面材色较新鲜。  相似文献   
114.
通过对塔河林业局1987.5.6森林火烧区的标准地林木调查和集材试验,对该局火烧木清理的伐区工艺和机械类型提出如下研究结论:在轻度火烧区选用一次采育伐,中度火烧区选用采育择伐;均选用小型绞盘机小集中,集材-50型拖拉机倒钩原条集材,集材效率可提高20%。在重度火烧区选用皆伐,集材-50型拖拉机伐倒木集材。在轻度和中度火烧区的采伐带宽(或集材道间距)由33.3m 增宽到75m,对林地破坏率由10%可降到5.5%;采集作业对幼树破坏率由13.4%可降到10.8%;幼树保留株数由2922株/ha 可增加到3010株/ha。建议尽快开采重度火烧区,及早开采中度火烧区。  相似文献   
115.
论云南松森林计划火烧三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松林区连续4年的林火生态定位研究和计划火烧试验证明,以林火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根据云南松林区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在适当时期进行计划火烧,能够安全稳定、经济有效地烧除林地有害可燃物,实现以火防火之目的。这些研究和实践总结起来,即是保证云南松森林计划火烧安全进行的“计划火烧三原则”:1.森林各层可燃物含水率差值适宜。火烧时,各层可燃物含水率应为:地表枯枝落叶7—20%,草本30—60%,灌木和乔木应不小于75—110%。2.选择稳定的天气条件。在可燃物含水率层间差异显著的前题下,火烧期间风速要<6m/sec,空气温度30—50%,气温-5—10℃。3.选择正确的点火控火技术。对于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林分应采取诸如上山火烧、下山火烧等不同的火烧技术。  相似文献   
116.
森林草原火烧后的植被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7.
胭脂鱼的外部形态与生物学特性及其资源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胭脂鱼Myxocy prinus asiaticus(Bleeker),俗称火烧鳊、红鱼、燕雀鱼、紫鳊鱼、黄排、木叶盘。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亚目Cyprinoidei胭脂鱼科Catostomidae,木科的鱼多产于北美洲,少数见于中美洲。据已知仅美洲有30余种,其中大口胭脂鱼Ictiobus Cyprinellus、小口胭脂鱼bubalus、黑色胭脂鱼Iniger等具有广泛的养殖前途,  相似文献   
118.
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定位站以围栏封育草地冬季火烧为研究对象、围栏封育未火烧草地为对照,对其产草量、牧草营养品质进行测定,探讨了冬季草原火烧对第二年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围栏封育草地冬季火烧之后第二年地上鲜草生物量显著高于围栏封育未火烧草地,火烧之后第二年地上枯草的积累量显著低于围栏封育未火烧草地。围栏封育草地火烧之后牧草粗蛋白含量比围栏封育未火烧草地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粗脂肪含量与围栏封育未火烧草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围栏封育草地冬季火烧之后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比围栏封育未火烧草地显著升高,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与围栏封育未火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该研究表明草原火烧短期内对牧草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加速了退化草地的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119.
不同残茬处理对百喜草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残茬处理对百喜草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刈割和火烧残茬均促进百喜草的发育进程,返青最早的是早春火烧处理,火烧处理要比刈割处理返青早.(2)早春火烧处理单位面积生殖枝数最多,达到224.8个/m2,与其他处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小花数/生殖枝、种子数/生殖枝都以对照最大,与其他处理达到显著差异;各处理的结实率、千粒重不存在显著差异.(3)百喜草的实际种子产量以早春火烧最大,为600.6 kg/hm2,与其他处理达到显著差异;火烧处理的种子产量高于刈割处理的产量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早春处理的种子产量要高于初冬处理的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