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1篇
  9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1.
为了解潮河流域春玉米施肥现状,以实地调研方法调查滦平境内春玉米肥料施用情况,分析得出滦平县春玉米施肥存在肥料种类单一、利用率低、施肥方法不合理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滦平县及周边地区肥料科学合理施用提供理论指导,为春玉米肥料减施增效提供依据,促进玉米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感潮河道生物膜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及迁移规律。[方法]利用ICP-AES法,测定了感潮河道生物膜(自然和人工培养)及其附近河道底泥(表层沉积物)和水体中的重金属(Mn、Zn、Cu、Pb、Ni、Cd)含量,研究了感潮河道生物膜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并进一步探究重金属在生物膜和河道底泥中的迁移规律。[结果]在感潮河道环境下,重金属在生物膜中和底泥中的含量水平基本相当;生物膜对重金属的吸附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吸附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物膜特性、重金属种类和存在形态、底泥中重金属含量、河道水文条件及地质形态、生物膜的成膜时间等;重金属通过水体在生物膜和底泥间迁移,最终达到动态平衡,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结论]该研究为今后利用生物膜法修复感潮河道重金属污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潮河流域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潮河流域戴营水文站1956-2000年历年逐月气温、降水和径流量资料,统计分析了近45年流域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并以径流量作为自回归因子,降水和气温作为多元回归因子,建立了径流量预测的混合回归模型,分析了径流量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永嘉县瓯北西段标准堤工程位于河口感潮段,深厚淤泥及淤泥质软土和砂层问隔地基,地形地质变化大。工程复杂。介绍了标准堤的特点和建设采用的各种技术,总结了相关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加快新农村建设政策的相继出台,全国各地掀起一场整治农村"脏乱差"环境的热潮,五征开发的系列环卫车产品在城乡村镇垃圾清运工作中的突出优势得以彰显,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功臣车"。在五莲县潮河镇,以前垃圾沿街倒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现在无论是乡镇村大道,还是村头巷尾,看到的是一个个五征环卫箱和整洁的路面。  相似文献   
16.
《北京农业》2015,(7):50-51
<正>走进北京市密云水库渔政站,码头上站着一个人身着渔政制服、中等身材、皮肤黝黑、飒爽英姿的凝视着冰面。他就是密云县渔政监督管理站站长彭明强。他是渔政队伍中的明星站长,从2003年任站长以来,连续多年获得市县级表彰,2007、2011年两次获得农业部渔业局颁发的全国渔政系统先进个人的称号。他的事迹很多,每次汇报工作就像讲故事一样,各位领导听得都很入神。  相似文献   
17.
感潮河网地区城镇化对排涝模数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随着城镇化发展,感潮河网地区下垫面原有的透水层逐渐被不透水层替代,涝水的产汇流过程发生了改变;同时排涝期间受外江潮水位顶托,涝灾风险加剧,合理的确定排涝模数对于涝灾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感潮河网地区的排水特点,建立了区域二层排涝模数计算模型。模型将全区域划分为城镇子排区和农业子排区,在子排区层面分别利用SWMM模型和广东综合单位线法进行建模,然后在子排区共同的排水通道(内河道)层面建立全排区的河网区水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以广州市大岗排区为背景,研究了城镇化对该排区排涝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12年,大岗排区城镇化面积占有率由9.69%提高到24.25%,在20年一遇的同等排涝标准下,排涝模数由1.766 m3/(s·km2)提高到2.808 m3/(s·km2),泵站设计流量需由122 m3/s提高到194 m3/s;当排涝模数均为1.766 m3/(s·km2)时,2003年能够满足2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而2012年只能满足约15年一遇的排涝标准,同一排涝模数下,城镇化降低了排区的排涝标准。该研究可为城镇化背景下感潮河网地区排涝模数的计算方法选择及其合理取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鸭绿江水系纳潮河道冲淤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提出柳林河属于鸭绿江支流 ,发源于辽宁东港和凤城交界的新开岭 ,流经长安、汤池、前阳三镇 ,河道全长42km ,流域面积332.9km2(包括铁甲水库241km2,山城水库5km2)。铁甲水库以上河长为上游段 ,比降三千分之一 ,河宽35m ;铁甲水库至柳林河入海口河闸处为下游段 ,该段河长6.25km ,河闸附近最大河宽65m ,比降万分之一 ,位于鸭绿江与黄海的汇合处 ,受黄海涨潮和落潮的影响 ,水流相当平缓 ,好似天然水库。由于铁甲灌区灌溉期间水库供水不足 ,必须依靠柳林河开闸引入黄海的涨潮水(即纳潮) ,涨潮水经…  相似文献   
19.
北京密云水库上游潮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影响流域生态过程、水文过程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因素,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开展适应性流域管理的基础.在对潮河流域1979年、1987年、1999年和2009年的4期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和RS技术,建立该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空间数据库,定量分析了流域30 a来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特征,并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对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潮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以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为主.与1979年相比,2009年耕地和草地急剧减少,分别占流域的6.31%和13.28%,而灌木林地和乔木林地急剧增加,分别占流域的41.76%和36.26%,建设用地有所增加,占0.98%,未利用地和水域都有所减少,分别占0.27%和1.14%.流域耕地主要转化为草地和灌木林地,草地转化为灌木林地和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乔木林地互相转化,建设用地面积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耕地.  相似文献   
20.
宝安中心城区位于深圳市西部,濒临珠江口,区域内河道污染严重,且直排珠江口海域。由于该区域内河道基本为感潮河段,同时基流量远小于沿河污水排放量,造成河道内污水受潮水顶托,形成污染物随潮水涨落难以排放,并且咸水容易使污水在下游段蓄积沉淀。通过引调海水对河道进行补水研究,可以初步判断该区域河道治理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