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597篇
  免费   3221篇
  国内免费   4148篇
林业   9523篇
农学   5816篇
基础科学   4359篇
  3900篇
综合类   58397篇
农作物   2701篇
水产渔业   39362篇
畜牧兽医   51543篇
园艺   9746篇
植物保护   1619篇
  2024年   839篇
  2023年   3090篇
  2022年   3220篇
  2021年   3937篇
  2020年   3726篇
  2019年   4868篇
  2018年   1704篇
  2017年   3163篇
  2016年   3786篇
  2015年   4504篇
  2014年   9898篇
  2013年   9175篇
  2012年   12519篇
  2011年   12135篇
  2010年   10755篇
  2009年   12101篇
  2008年   12297篇
  2007年   10445篇
  2006年   9701篇
  2005年   8516篇
  2004年   6456篇
  2003年   6292篇
  2002年   4849篇
  2001年   4432篇
  2000年   3290篇
  1999年   2296篇
  1998年   2110篇
  1997年   2033篇
  1996年   1773篇
  1995年   1581篇
  1994年   1750篇
  1993年   1614篇
  1992年   1255篇
  1991年   1233篇
  1990年   1007篇
  1989年   986篇
  1988年   558篇
  1987年   494篇
  1986年   419篇
  1985年   311篇
  1984年   258篇
  1983年   225篇
  1982年   228篇
  1981年   167篇
  1980年   188篇
  1979年   105篇
  1978年   85篇
  1977年   85篇
  1975年   94篇
  1974年   1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苗期夜温对番茄畸形果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试验表明番茄苗期低夜温不仅提高了畸形果发生率,而且也提高了畸形果平均级数和综合指数,并增加了畸形果的类型,同时乱形果在畸形果中所占的比例也增大。试验还认为:引起番茄畸形果大量发生的界限温度在大于6℃和小于12℃的范围内,低温所需时间为幼苗2片子叶充分展开后10~16天,幼苗低温敏感期为2~4片真叶展开期。因此,番茄育苗期间应避免2~4片真叶展开期夜温低于12℃。  相似文献   
123.
水霉属菌(Saprolegnia)分离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冰  郑耘 《植物病理学报》1996,26(3):277-281
 对水霉(Saprolegnia)的分离培养技术进行了探索,筛选出大麻籽、油菜籽、红花籽、苍蝇、蚜虫、小麦粒、玉米片、茶叶、葵花仁9种材料作为诱发水霉菌的诱饵。其中油菜籽能防止腐霉菌(Pythium)污染,是初步纯化菌种、排除杂菌的适宜饵料。同时发现控制温度能使水霉在最短时间内分别产生无性或有性繁殖。在水培条件下,25℃左右适合菌丝及无性器官的发育,有性器官却不能产生,而只有在15~17℃条件下才能使水霉很快进入有性生殖阶段;在加入200mg/L链霉素的CMA培养基上促发有性阶段则需要在25℃左右的温度下进行,方能缩短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124.
125.
28m~2网箱4只,饲养127天,共产鲤鱼3335.7kg,净产2864.2kg每m~2产鱼29.8kg,净产25.6kg。平均饵料系数2.05。总收入16678.5元,盈利4287.49元。每m~2盈利38.3元。  相似文献   
126.
127.
128.
129.
岳阳铁山水库有常年养殖水面4.4万亩,库型开阔,阳光充足,天然饵料十分丰富,有得天独厚的养鱼条件。但建库后前几年,由于管理体制变更、政策的波动,渔政管理放松,鱼种投放减少,生产秩序混乱,鲜鱼产量每况愈下,到1987年已锐减至5万kg,水库管理所的经济已沦为崩溃的边缘。1988年,岳阳市、县领导与铁山管理局党委共同磋商拯治水库渔业危局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0.
斑点叉尾鮰     
《内陆水产》1992,(1):39-40
斑点叉尾鮰亦称沟鲶,属鲶形目,鮰科鱼类。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从美国引进,经过几年的研究及推广养殖,证实该种鱼适合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养殖。斑点叉尾鮰体形较长,头部较小,吻稍尖,体表光滑无鳞,侧线完全,具有脂鳍一个,体两侧背部淡灰色,腹部乳白色。幼鱼体之两侧有明显而不规则的斑点,成鱼的斑点逐步变得不明显或消失。头部上下鮰具有深灰色触须4对,以口角须最长,鼻须最短。为杂食性底栖鱼类,喜于弱光条件下集群摄食。池塘饲养主要摄食人工配合饵料,同时摄食水体中的天然饵料,常见的有底栖动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轮虫和有机碎屑等。适温范围为0—38℃,最适生长温度为18—34℃。溶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