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10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3篇
  41篇
综合类   490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252篇
畜牧兽医   151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31.
几种海藻中溴过氧化物酶的筛选及酶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溴过氧化物酶(BrPOD)是具有特殊功能的过氧化物酶,海藻是其主要来源。对几种中国海域的红藻如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龙须菜(Gracilaria sjoestedtii)、珊瑚藻(Corallina officinalis)进行了溴过氧化物酶的藻种筛选,并对酶活较高的珊瑚藻进行溴过氧化物酶分离纯化及性质的研究。通过硫酸铵沉淀、DEAE-cellulose 52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等方法,从珊瑚藻中分离得到溴过氧化物酶。对该酶性质研究表明,该酶分子量较大,表观分子量为64 kD;溴化单氯甲酮的最适pH值为6.0;pH在5.0-9.0时酶活性稳定;在30-70℃温度范围内酶活性稳定;Ca2 、Co2 、Cu2 、Mn2 、NaF和EDTA等化合物使溴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钒酸盐能提高酶活性。反应动力学实验表明,该酶对Br-、H2O2的Km分别为7.40 mmol/L和96.09μmol/L。  相似文献   
32.
<正>2011年9月15日,从山东沂南传来了好消息:在北京雷力(集团)公司和沂南县农业局农技推广站联合实施的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油料处《雷力海藻肥在花生上的实验研究与示范》项目中,中产田(百亩方推广田)花生产量(去除水分)达到了610.5公斤的惊人数据。这个产量比当地300多公斤的平均亩产高出了近一倍。为了进一步验证雷力海藻肥在花生上的增产效果,完善花生全程营养套餐技术,雷力公司承担项目的同时,还根据示范项目合同的有关要求,量身订制了沂南地区花生中产田实验设计方案,全程应用雷力海藻肥来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33.
4种海藻膳食纤维对Cd2+、Pb2+、Hg2+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模拟胃和小肠环境进行体外实验,同时对大白鼠进行体内实验,研究了4种海藻膳食纤维对Cd2 、Pb2 、Hg2 的体内、体外清除效果,并与麦麸(Wheat bran)膳食纤维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体外模拟实验中,4种海藻和麦麸膳食纤维对Cd2 、Pb2 、Hg2 的吸附效果与pH、纤维种类有关。在小肠环境下较胃环境吸附强烈,海带(Lamiraria japonica)吸附最强,其次为麒麟菜(Eucheuma)、麦麸和江蓠(Gracilaria),马尾藻(Sargassum)最差。各种膳食纤维对Pb2 吸附最强,对Hg2 最弱。(2)在动物体内实验中,各膳食纤维对大鼠体内重金属排出量(率)均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各膳食纤维对重金属的排出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麒麟菜、海带、麦麸、江蓠、马尾藻。结论认为,海藻膳食纤维具有清除重金属的效果,因此在降低重金属对人体蓄积毒性方面具有应用价值。[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132-138]  相似文献   
34.
35.
2008年,我国水产品总量为5600万t,水产品出口占据出口农产品首位。水产品加工业取得长足的发展,整体实力明显提高,加工技术水平不断上升,质量卫生意识大大增强,一批龙头加工企业与名牌企业相继涌现。目前已形成了冷冻冷藏、腌熏、罐藏、调味休闲食品、鱼糜制品、鱼粉、鱼油、海藻食品、海藻化工、海洋保健食品、海洋药物、鱼皮制革及化妆品和工艺品等十多个门类的水产加工品,有的产品生产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推动我国渔业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6.
以色列海洋生物技术公司的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利用海藻制造生物燃料的新方法。他们将发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输入海藻池,不仅净化了环境,也为海藻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相似文献   
37.
《水产科技》2008,35(4)
日本水产综合研究中心成功开发利用海藻制作饲料添加剂,是在水产海藻中添加纤维素酶、乳酸菌、酵母菌等,使之在发酵缸内厌氧发酵而成。  相似文献   
38.
《水产科技》2009,(1):45-46
近日,一个利用海藻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生物燃料和其他产品的示范工厂在南非东开普省开工建设。据悉,南非将在全国逐步推广这项绿色技术,并且扩展到非洲其他国家。在南非,将海藻作为下一代生物燃料的来源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因为先前的模型-(无论是本地的,还是国际的)虽然提出了令人鼓舞的主张,但都缺乏有力的实证。  相似文献   
39.
[目的]几丁质是昆虫外骨骼和围食膜的主要成分,其合成始于海藻糖酶(trehalase,TRE),终于几丁质合成酶(chitin synthase,CHS),蜕皮与外表皮重塑过程则需要依靠几丁质酶(chitinase,CHT)完成.本研究通过注射3种新型化合物,检测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相似文献   
40.
几丁质对昆虫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且不存在于植物和哺乳动物中,因此其合成途径的关键酶是较为理想的杀虫剂靶标。近年来,多种害虫的几丁质合成关键酶基因被克隆和鉴定,通过RNAi技术应用于一些重要害虫的防治研究工作中。本文较为系统的总结了近些年害虫几丁质合成关键酶的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几丁质合成酶、海藻糖酶基因基于RNAi技术应用于害虫防治取得的研究进展,分析了RNAi技术通过转基因植物表达dsRNA(RNAi抗虫作物)以及作为核酸农药(dsRNA)直接进行作物喷施的两种应用途径,文章最后还探讨了RNAi在害虫防治中面临的主要瓶颈问题以及主要应对策略。上述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总结,目的是为今后基于几丁质合成关键酶的RNAi技术应用于害虫绿色防控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