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21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830篇
基础科学   470篇
  106篇
综合类   3174篇
农作物   1049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434篇
园艺   136篇
植物保护   209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422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7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8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5篇
  1952年   11篇
  195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机采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发展.它具有作业效率高,规模效益好,抢农时,缓解春季机力紧张.宜耕期短的矛盾等特点.机采棉的引进、扩大、推广与应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92.
文章就棉花的棉盲蝽象的发生规律进行论述,并针对其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93.
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棉铃虫不再是影响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而一些以前生产中的次要害虫已上升到主导地位,如棉叶螨、棉盲蝽、棉蚜等,对棉花造成新的威胁。因此,大面积推广应用抗虫棉病虫害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对棉花增产、增值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播种阶段的技术措施(一)种植抗耐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好、恢复补偿能力强的品种种植,如中41、中45、中50(夏棉)、鲁棉27、晋棉38等较抗耐棉花枯  相似文献   
994.
一、培育壮苗(一)建床选择地势较高、土壤肥沃、用水方便且向阳地块,按照苗床与大田1:10的比例留足床地。苗床选定后,冬季进行苗床深翻,冻融土壤。苗床的长、宽、深一般为10m、1.2m、0.2m,床底一定要平。地下害虫重的棉田,可在苗床底部撒施防治害虫的药剂。(二)培育钵土苗床施肥是培育壮苗的物质基础。为了使棉苗长势良好,茎矮粗壮,叶色  相似文献   
995.
《农村百事通》2011,(8):113-113
棉花的处理:按旧棉所脏程度,分一、二、三级,去除黑色棉壳线头、纱头等杂质.并抖去灰分.用清水分级浸泡12-24小时.水面应高出旧棉10厘米为宜。  相似文献   
996.
巴州是新疆的第三大产棉区。棉花是巴州的支柱产业,在库尔勒市、尉犁县、轮台县种植棉花是农民增加收益的主要途径。2011年,巴州棉花种植面积249.65万(667m2),平均皮棉产量139kg/667m2,尉犁县棉花种植面积55万(667m2),  相似文献   
997.
转Bt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金杂棉3号对枯萎病抗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金杂棉3号是一个对棉花枯萎病抗性优良的新品种,其蕾期病指为0~3.91,表现为抗至高抗;后期劈杆调查病指为1.44~1.57,表现为高抗;苗期病指为16.00~54.83,表现为感。在生产中需进行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98.
潜江市油后移栽棉密度试验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在湖北潜江地区进行油后移栽棉密度试验,探究湖北潜江地区油后移栽棉密度与产量的关系,指出该地区油后移栽棉适宜密度为22 500株/hm2,为提高棉花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浙江农业科学》2010,1(5):1167-1167
1棉花品种浙凤棉1号浙凤棉1号(浙审棉2007002)属中熟类型,植株塔形,叶片较小,叶色较深。出苗至吐絮平均天数为121 d,与对照湘杂棉2号相仿。株高114cm,单株有效铃25.4个,单铃重5.4 g,产量高;衣分43.2%,籽指9.4 g,霜前花率92.2%;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上半部纤维平均长度28.4 mm,整齐度指数83.7%,  相似文献   
1000.
陆地棉的开花习性通常是开花当天花冠为乳白色,第2天变为粉红色.而比克氏野生棉的一个特有性状是开花当天花冠为红色,基部有大紫斑,并且具有很多有益性状,如抗干旱、抗黄萎病、抗棉蚜等,但是它与陆地棉杂交困难,给杂交转育有益性状带来局限性.若杂交后代出现开红花,且基部有大紫斑,就证明杂种后代已具有了比克氏棉的血统,从中有可能选育出突破性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