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9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450篇
林业   873篇
农学   278篇
基础科学   965篇
  2145篇
综合类   3167篇
农作物   196篇
水产渔业   282篇
畜牧兽医   361篇
园艺   151篇
植物保护   466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540篇
  2010年   517篇
  2009年   490篇
  2008年   493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311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入冬以来,在黄淮海流域的一些冬小麦主产区,连续无效降雨天数已经超过了60天以上,出现了干旱现象。而且据气象部门预报,这种干旱天气可能还  相似文献   
72.
《畜禽业》2011,(8):31
<正>只要观察玉米的叶子,有经验的农民就可确定玉米缺乏哪种营养,但这只是在玉米长成及收获产量大局已定时。据当地媒体报道,由圣保罗大  相似文献   
73.
根据研究成果,本文简要论述了福建流域水文循环基本特征和河流不同水源重要特性的两大规律,在此基础上讨论试点流域“双蓄”的重要理念,初步提出试点流域保水保土保生态系统工程、试点流域干支流上游修建龙头水库群及其系统工程和试点流域主体水网(含供水和灌溉)系统工程的发展模式。应对在全球气候变暖和流域下垫面动态变化的共同影响下,洪...  相似文献   
74.
在对汉江流域历史时期降水变化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探讨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汉江流域降水相关气候要素的重建工作,总结认为:汉江流域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成果颇丰,具有多样的代用证据,为互相佐证提供了重要依据,且已有近几百年年分辨率的旱涝变化序列研究;但研究多集中于汉江上游,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对其时间分辨率和空间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5.
青藏高原西部的狮泉河是当地的主要水源,流域内各环境介质中高砷含量直接影响当地农牧业的发展和居民的生命健康。因此迫切需要查明流域砷含量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通过系统地采集地表水、地下水、底泥、土壤及岩石样品,基于GIS空间分析、离子比例系数、Gibss图、NMDS分析、δ2H与δ18O同位素等研究方法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水砷含量0.5-333μg/L之间;底泥在3.8-363μg/g之间;土壤在4.7-106μg/g之间;地下水在2.3-76.7μg/L之间;热泉在1160-8920μg/L之间;岩石在0.31-93.4μg/g之间;地表水和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为主,主要受岩石矿物化学风化过程控制;热泉水化学类型为HCO3·Cl-Na型,主要受深部地热影响;流域内的砷源主要来自于:1)含砷矿物的水-岩反应产物。2)汇入地表水的高砷热泉。  相似文献   
76.
为优化花生收获挖掘铲的结构参数,对花生收获挖掘铲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工作状态的力学模型,研究各个参数的变化对受力状况的影响,找出对工作阻力具有影响的参数和薄弱部位。通过田间试验,对力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影响工作阻力的参数有犁面与地面的夹角、犁面的开度角、前失效角的倾角及土壤重力,犁柱截面C为薄弱部位,力学模型与收获挖掘铲的受力状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77.
近36年藏东“三江”流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藏东"三江"流域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为政府部门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利用藏东"三江"流域1980—2015年逐日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资料,应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近36年藏东"三江"流域热量、光照、降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6年,藏东"三江"流域年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8℃/10 a、22.2 h/10 a、9.4 mm/10 a;流域内各站气温年、季变化趋势一致,日照时数与降水量年、季变化趋势差异较大;降水相对变率春季最大,夏季最小;≥0℃的初日提早、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积温增长。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将对藏东"三江"流域农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8.
79.
云南省大豆的种植主要以与玉米间作为主,适宜的种植密度是获得高产的前提,为研究种植密度对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的影响,找到最佳种植密度组合。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分别在云南嵩明县(A)、会泽县(B)和鲁甸县(C)等3个点进行试验。研究了玉米和大豆种植密度对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的影响,并分别建立二元二次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玉米和大豆密度对间作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影响显著,均呈凸抛物线型变化,在低密度水平下,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通过模型解析表明,玉米+大豆密度组合分别为64 110株/hm 2+147 013株/hm 2(A)、63 068株/hm 2+147 116株/hm 2(B)、64 059株/hm 2+145 077株/hm 2(C)时,各试验点可分别达到最高群体产量。玉米+大豆密度组合分别为62 909株/hm 2+149 852株/hm 2(A)、61 499株/hm 2+151 807株/hm 2(B)、62 762株/hm 2+147 108株/hm 2(C)时,各试验点可分别达到最高产值。经模拟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各试验点玉米大豆间作群体产量≥12 270kg/hm 2、经济产值≥24 000元/hm 2的最佳密度组合分别为玉米59 251~66 437株/hm 2、大豆140 075~161 495株/hm 2(A),玉米58 927~65 366株/hm 2、大豆144 159~169 203株/hm 2(B),玉米58 821~66 703株/hm 2、大豆139 315~154 886株/hm 2(C)。合理的密度搭配能有效提高群体产量,获得较高经济产值。  相似文献   
80.
瓯江彩鲤,俗称“田鱼”、“田鲤”,是瓯江流域颇具地方特色的淡水鱼类。该鱼陛情温和、生长快速、营养丰富、体色优美,兼有食用和观赏双重价值。据史料考证,瓯江彩鲤在浙西山区已有1200多年的养殖历史。有关该鱼的生物学、遗传学、营养学及其池塘饲养技术等项内容已有程度不等的研究,自发性的散户放养也在当地由来已久嘲,但迄今少见有关山区稻田精养瓯江彩鲤放养模式的专项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