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0篇
农学   30篇
  18篇
综合类   15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61.
蓼属植物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慧春 《青海草业》2008,17(3):38-41
蓼(Polygonum)是蓼科中的一个药用大属。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蓼属植物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62.
63.
通过不同氮、磷、钾施用水平及施用比例对头花蓼生长发育、植株性状、产量及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P、K不同肥料施用比例对头花蓼产量影响较大,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区组间差异不显著。以高量N、P+低量K肥(N2P2K1)处理产量最高;N肥效应最高,并且显著高于P、K肥;P肥效应次之且显著高于K肥;K肥效应最差,施用效果不佳;N、P肥对头花蓼槲皮素含量的影响较大,N、P、K肥配施头花蓼槲皮素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4.
师仲  杜莹  廖莉玲  卫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55-15658
[目的]研究头花蓼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选出提取头花蓼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确定头花蓼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20(W/V,g/ml,下同),温度80℃,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头花蓼总黄酮的得率为8.304%,纯度为52.10%。[结论]试验优选的花蓼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65.
采用常规、含Cd2+和含Pb2+的马丁氏培养基,对云南省会泽县废弃铅锌矿区和非矿区中华山蓼(Oxyria sinensis Hemsle)根际真菌进行分离,将分离的菌株接种到含不同浓度(0、0.05、0.5和5mmol·L-1)Cd2+的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中,研究和比较了废弃铅锌矿区和非矿区中华山蓼根际真菌的镉耐性。结果表明,Cd2+显著抑制铅锌矿区和非矿区中华山蓼根际真菌的生长;Cd2+对常规、含Cd2+和含Pb2+的马丁氏培养基分离的铅锌矿区中华山蓼根际真菌的EC50平均值和最大值均明显大于非矿区,表明铅锌矿区中华山蓼根际真菌对Cd2+的耐性强于非矿区,采用含Cd2+培养基,从铅锌矿区中华山蓼根际分离出的真菌Cd2+耐性最强。  相似文献   
66.
以头花蓼种子无菌苗顶芽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顶芽直接诱导丛生芽、丛芽增殖、生根、移栽,以建立头花蓼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头花蓼最佳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 0.10mg/L,增殖倍数7.1;最佳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0.05 mg/L,增殖倍数为10。组培苗生根以1/2MS+NAA 0.10 mg/L最好,生根最快,根数量最多,生根率达100%。在腐殖土中,幼苗移栽成活率达100%,植株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67.
采用热平衡包裹式树干茎流测量系统(Stem Heat Balance,SHB)和自动气象站观测沙木蓼生长季茎干液流以及环境因子,以揭示毛乌素沙地沙木蓼(Atraphaxis bracteata A.Los)蒸腾耗水规律。结果表明:1)沙木蓼液流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启动、停止与日出、日落同步,夜间仍保持一定液流,以补充植物体水分亏缺。2)沙木蓼液流规律受天气影响显著:降雨时白天的液流速率大幅下降,夜间液流却大幅提升,日液流总量降至晴天的一半;阴天液流速率平缓,昼夜差距减小,液流总量较晴天小幅下降;多云天液流速率波动剧烈,但总液流量变化不大。3)沙木蓼生长季的液流量与土壤水分状况和植物体的生长阶段密切相关,6、7月份沙木蓼植株处在旺盛的营养生长阶段,新叶生长迅速,加上土壤含水充足,液流量总体是增长趋势,从7月末到8月份沙木蓼植株从营养生长期过渡到生殖生长以开花结果为主的阶段,蒸腾减小,同时天气干旱土壤水分逐渐亏缺,液流量呈下降趋势。4)从6月到8月基茎9mm,16mm,25mm的沙木蓼总耗水分别为100.8kg,170.5kg,301.3kg。沙木蓼植株生长季茎干液流总量基本与基茎成正比,平均为11.5kg/mm/a,可以用来作各个茎级沙木蓼植株的茎干液流推算,进而推算已知林分的总蒸腾耗水量。  相似文献   
68.
赵堂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653-9654
[目的]对蓼子朴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GC-MS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蓼子朴中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GC-MS对所提取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蓼子朴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0种物质。其中主要成分为8-亚异丙基二环[4.3.0]-2-壬酮(13.92%)、二乙醇缩乙醛(10.38%)、二乙二醇缩乙二醛(10.30%)、邻丙酰基苯甲酸甲酯(10.08%)、肉豆蔻酸(8.03%)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7.38%)等。[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蓼子朴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69.
荞麦,又名三角麦、乌荞、花荞,属蓼科,为一年生或多年生宿根性植物.荞麦富含较全面的氨基酸,以及丰富的油酸、亚油酸、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并含有其他谷物所不具有的芦丁.……  相似文献   
70.
甘肃野生药用植物珠芽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 L.)又名染布子、山高粱、没和日、山谷子、猴娃七、蝎子七、剪刀七.多年生草本,属蓼科蓼属.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吉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新疆等地,生长在海拔1 500~5 000 m的山坡草地、山谷溪旁、沙河滩低、林下及林缘等地.根状茎入药,有退烧、止泻、调经、收敛、止血的功能;也可提栲胶;根状茎和果实富含淀粉,又可酿酒,茎叶嫩时可做为饲料.全草捣烂制成粉剂或溶液能防治农作物害虫,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对珠芽蓼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它的开发和利用价值.笔者对近年来有关珠芽蓼的研究报道做一概述,以供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