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0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468篇
林业   202篇
农学   504篇
基础科学   357篇
  1150篇
综合类   4347篇
农作物   347篇
水产渔业   171篇
畜牧兽医   1419篇
园艺   375篇
植物保护   833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262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295篇
  2019年   343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310篇
  2016年   376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605篇
  2013年   510篇
  2012年   547篇
  2011年   605篇
  2010年   538篇
  2009年   543篇
  2008年   507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364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不同滴灌施肥量对沙地玉米氮效率及硝态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索沙地春玉米最佳滴灌施肥方案是提高其生育期氮积累和氮效率的有效途径。试验采用三因素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拔节期、抽雄期和收获期玉米产量、生育期植株不同器官氮积累和硝态氮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随着玉米生育期推进,整株氮积累逐渐增加,叶片、茎下降,籽粒增加,高氮处理(氮肥24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N_3P_1K_3处理产量最高(13 875 kg·hm~(-2)),氮素转运量和营养器官贡献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氮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较低;(3)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植株生长吸收逐渐降低,以滴头处0~20 cm硝态氮含量最高,20~60 cm逐渐降低;(4)不同施氮处理的硝态氮含量有差异,拔节期施肥处理均与CK差异显著,抽雄期和收获期中氮处理和高氮处理对硝态氮影响显著。高氮处理中土壤0~60 cm硝态氮含量与播前基本一致,维持了土壤硝态氮的平衡。综合考虑产量、氮效率及土壤硝态氮平衡方面的因素,膜下滴灌条件下,陕北风沙滩地玉米合理的施肥为N_3P_1K_3处理,即施氮肥240 kg·hm~(-2),磷肥80 kg·hm~(-2),钾肥225 kg·hm~(-2)。  相似文献   
92.
为寻找更长效、无害的化学控蘖剂以减轻田间管理劳动强度,以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嫁接成苗为材料,喷施有效成分浓度为0.050%,0.071%和0.125%的氟节胺,于不同时期取样观察控蘖效果,并尝试探究相关机理。结果表明,氟节胺减少了叶片单位面积光能的吸收量、抑制了光化学转换,但叶片的热耗散量并无明显变化。进一步测定植株氧化还原状态发现,氟节胺能够快速促进细胞内超氧阴离子(O2.-)积累并延缓或抑制H2O2的转化,从而诱发氧化胁迫。由此可见,氟节胺可能通过抑制叶片光化学转换和热耗散来破坏新生萌蘖的光合性能,进而抑制其萌发生长,而成熟叶片则通过提升自身抗氧化系统活性耐受氟节胺造成的轻度胁迫。在本试验中,各浓度的氟节胺对控制砧木萌蘖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其中浓度为0.125%的氟节胺控蘖效果相对最佳,且基本不会对砧木和嫁接成苗造成持续伤害,其作为化学控蘖剂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3.
水分和氮素管理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研究尿素类型与灌溉管理对玉米节水保肥的影响以达到玉米高氮肥利用效率和高产田的生产目标。本研究在2016—2017年开展2年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讨论了尿素类型(普通尿素和控释尿素)及灌溉对玉米土壤和氮素利用的影响。每种尿素类型设置2种氮素水平,分别为75、150 kg N/hm 2,以不施氮肥为对照。水分设置2种灌溉水平,分别为全生育期不灌水和灌浆阶段灌水85 mm。结果表明:在灌溉与施氮水平相同下,0~40 cm土层应用控释尿素处理氮含量较高,但在更深的土壤层低于普通尿素处理;相对于不灌溉,灌溉增加了硝态氮的损失,但施用控释尿素的处理硝态氮损失低于施用普通尿素处理;灌溉条件下施用控释尿素可以提高玉米氮素吸收,并使更多的氮向籽粒中转移;与普通尿素相比,控释尿素提高了氮肥利用率,降低土壤对氮需求的依赖。控释尿素低氮的释放可以减少硝态氮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而迅速被玉米吸收,从而降低硝态氮的损失风险,提高了土壤氮肥利用效率。综上,控释尿素与少量灌溉相结合适用于华北半湿润地区达到玉米高氮肥利用效率和高产田的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94.
多模态话语分析主要以词汇、句法和篇章三方面为切入点,探讨和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对英语写作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本研究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消防工程专业73名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口语测试为研究工具,时长16周。研究发现,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式,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同时,该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能够增强其学习口语的信心。  相似文献   
96.
李铭 《种子科技》2015,(2):33-34,36
试验证明,8%氟虫腈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玉米田间蛴螬防效显著,亦对玉米安全。应用剂量以商品量333.4~363.8 m L/100 kg玉米种子(有效成分26.67~29.1 g/100 kg玉米种子)为宜。  相似文献   
97.
为探究小尾寒羊母羊不同繁殖阶段瘤胃发酵功能及微生物菌群变化特征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对8只3岁小尾寒羊母羊在空怀期(配种前11~30 d)、妊娠期(怀孕后112~148 d)和泌乳期(分娩后40~48 d)瘤胃的挥发性脂肪酸(VFAs)、氨态氮(NH3-N)含量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特征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瘤胃总VFAs和乙酸浓度在泌乳期高于其他时期(P<0.05),NH3-N含量在妊娠期最高。不同繁殖阶段瘤胃菌群组成差异分析表明:在门水平,绿弯菌门和纤维杆菌门在泌乳期高于妊娠期(P<0.01);在属水平,普氏菌属_1的相对丰度在妊娠期高于泌乳期(P<0.01),[Eubacterium]_ruminantium_group、莫雷拉和纤维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在空怀期低于泌乳期(P<0.05),而幽门螺杆菌和丹毒丝菌_UCG-009在空怀期高于泌乳期(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瘤胃微生物菌群与VFAs、NH3-N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由此可见,小尾寒羊母羊在妊娠期及泌乳期的瘤胃VFAs、NH3-N含量及纤维素...  相似文献   
98.
噻虫·高氯氟防治辣椒白粉虱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噻虫·高氯氟、噻虫嗪及高效氯氟氰菊酯进行了辣椒白粉虱防治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47g/L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对辣椒白粉虱高效且持效期长,其18.53~37.05 g/hm2处理施药后1~7 d防治效果为86.4%~99.1%;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2.50 g/hm2处理、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6...  相似文献   
99.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氨基酸≥100g/L,Fe+Mn+Zn+B≥20g/L)是由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一种新型水剂肥料,能有效促进成花和果实发育,可提高坐果率,改善果品质量。为了加快含氨基酸水溶肥在柑橘上的推广应用,笔者于2019年4—10月,在柑橘主产区进行了试验研究,以便掌握含氨基酸水溶肥在柑橘上的合理使用方法,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
2019年3~7月在贵州省余庆县白泥镇进行了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施芳)不同使用量对太子参产量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施芳)使用量75ml/666.7m2、100ml/666.7m2、150ml/666.7m2三个处理的太子参产量均比空白对照高,太子参产量提高8.28%~14.09%、与照肥料相比提高0.87%~6.28%,说明在太子参上使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施芳)后,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同时,降低叶斑病的病情指数,增强太子参的抗逆性,对太子参安全,可大面积推广使用。建议使用量100ml/666.7m2,在太子参齐苗后至块根膨大期(即3月下旬~6月上旬)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