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1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829篇
林业   97篇
农学   678篇
基础科学   228篇
  1767篇
综合类   2898篇
农作物   638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44篇
园艺   234篇
植物保护   131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274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285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386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7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9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以东北山樱(Cerasus sachalinensis Kom.)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对根系呼吸代谢及植株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施加硝态氮和酰胺态氮在整个试验过程中(28 d)均显著提高了幼苗根系活力及呼吸底物的积累,而施加铵态氮对根系活力的促进作用只延续到处理后14 d,随后根系活力和呼吸底物含量逐渐降低;硝态氮处理促进了三羧酸循环(TCA)关键酶的活性,TCA循环在呼吸代谢途径中的比例较对照提高了30.4%,呼吸代谢中间产物丙酮酸和柠檬酸增加,而磷酸戊糖途径(PPP)和交替途径(AP)较对照分别下降了35.0%和32.7%。铵态氮处理效应基本与之相反。酰胺态氮处理除对EMP关键酶活性及电子传递途径无明显影响外,与硝态氮处理效应相似;3种形态氮素处理对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对植株生物量促进作用的大小表现为硝态氮 > 酰胺态氮 > 铵态氮 > 对照。  相似文献   
92.
《北方园艺》2012,(16):116
正淘米水里混有糠麸和少量碎米粒,含有丰富的磷素、氮素和微量元素等花卉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施用淘米水对花木生长十分有益。但要注意一点,淘米水在浇花前必须经过发酵才能施用。发酵的方法是,把淘米水放入1个  相似文献   
93.
响水县水稻精确施氮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精确施氮区较无氮区油泥土地区增加产量4 095.0~4 222.5 kg/hm2;砂土地区增加产量3 624.0~4 600.0 kg/hm2,精确施氮氮素利用率油泥土地区在32.2%~34.5%,砂土地区在33.9%~39.6%,较常规施肥油泥土地区高6.7~7.3个百分点,砂土地区高9.5~1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4.
水稻氮素失调症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爱 《农技服务》2010,27(5):579-579
介绍了水稻氮素失调症(缺氮症和氮素过剩症)的症状与发生条件,并总结了其诊断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5.
张丹 《新农业》2012,(5):20
1.早秋施基肥早秋或结合越冬防寒进行。以农家肥为主,混入少量的氮素化肥。施肥量按生产1公斤果实施2公斤优质农家肥计算,每亩施3000公斤。将粪肥均匀地撒于定植带内,并浅翻15厘米左右,培土搂平,然后放水沉实。2.追肥每年3次,第一次在萌芽期,以氮肥为主;第二次在花期前,以氮、磷、钾肥混施为主;第三  相似文献   
96.
高产小麦氮素调控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广东省农科院土肥所的水稻氮素调控(简称“氮调”)施肥研究方法,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亩产380kg小麦的不同生育叶龄期适宜的土壤供氮指标值。以此指导施肥,比常规施肥法施N1206kg/亩节省118kg/亩,并增产80%。  相似文献   
97.
包膜控释尿素对大棚番茄的增产与品质提高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施用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的大棚番茄进行了田间生产条件下产量与品质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施用控释尿素有显著的增产效果。D 60控释处理(控释期60 d)产量最高,为68.85 t/hm2,比对照增产19.39 t/hm2,增产率为39.2%;比尿素增产10.10 t/hm2,增产率为17.2%;D 90(控释期90 d)比对照增产15.37 t/hm2,增产率为31.0%;比尿素增产6.08 t/hm2。增产率为10.3%;D 90与D 60两种控释尿素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控释尿素具有增加单株果数、单果重的效果。D 90与D 60氮素当季利用率比普通尿素分别高65.5%和108.8%。硝酸盐含量,以D 90为最低,仅比对照高4.4%,比普通尿素低56%;D 60比对照高15%,比尿素处理低51.6%;尿素处理比对照高137.3%。V c和氨基酸含量,D 90为最高,分别比对照高1.00倍和2.46倍;比普通尿素处理高22%和100%;D 60与尿素两处理V c含量差异不显著,但氨基酸总量前者却比后者高48%。可溶性糖含量以D 60较高,普通尿素为最低。综合品质指标为:D 90>D 60>U。说明控释尿素具有显著地增产效应和提高蔬菜品质的突出效应,特别在提高蔬菜的安全品质方面贡献最大。综合各项,在番茄生产中以选用控释期为60 d的包膜控释尿素为最好。  相似文献   
98.
99.
氮钾配比对小麦氮素利用率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磷肥施用量不变时,小麦大面积生产上纯氮用量以225 kg/hm2,氯化钾用量以300 kg/hm2为宜,既能提高小麦产量,又能提高氮素利用率,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00.
生化他感效应对土壤氮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细叶亚菊挥发油及其组分对土壤反硝化作用影响的研究,表明细叶亚菊挥发油及其组分中的樟脑精对土壤的氮素损失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说明细叶亚菊入侵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场,加速了土壤的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