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90篇
林业   66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64篇
  99篇
综合类   70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93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探明水稻再生水灌溉下的节水减排效果,在国家农业环境大理观测实验站开展了水稻再生水灌溉试验研究.试验设淹水灌溉(Flooding Irrigation,FI)及间歇灌溉(Alternate Wetting and Drying,AWD)两种灌溉模式,F1(全生育期清水灌溉+施全部化肥)、F2(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再生水灌溉+施部分化肥)及F3(返青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再生水灌溉+施部分化肥)3种施肥模式.分析了再生水灌溉下稻田田面水、不同深度地下水氮磷及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浓度变化及其流失负荷量,并研究了稻田的氮磷消纳能力及再生水对清水、肥料替代率.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下田面水氮素浓度峰值出现次数多但峰值均较小,氮、磷径流损失负荷量平均值分别为2.65及0.62 kg/hm2,比清水灌溉增加了26%及28.6%.地下水氮、磷浓度整体上呈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趋势,再生水灌溉下氮素淋溶损失比清水灌溉少11%.AWD下氮、磷径流、淋溶负荷较FI均减少,返青期灌再生水在淋溶损失方面与其他再生水灌溉处理相比没有明显差异.稻田对所灌的再生水中氮、磷的消纳能力分别为92%及81%;灌再生水后4~5 d,COD的去除率可达78.2%.采用再生水灌溉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再生水灌溉替代清水效率可达75%左右,FI模式下再生水带入肥量较AWD大,75%水平年氮素替代化肥效率达35.8%,而磷素的带入量和替代率均较小.  相似文献   
12.
张晋峰  张莹琪 《节水灌溉》2015,(4):52-54,58
利用磷酸处理微波照射制备花生壳活性炭,以一定浓度的结晶紫溶液为模拟染料废水,研究了吸附剂粒径、溶液pH值、结晶紫的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结晶紫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壳活性炭是具有高去除率的廉价吸附剂,最大去除率达96%。结晶紫染料在花生壳活性炭上的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13.
一种原理全新的可综合控制畜禽保育舍空气成分的经济型电净化系统开始生产和推广,目前其净化效果已在应用中得到了充分肯定,是实现舍内无臭、清洁、舒适,预防呼吸道疾病,保障畜禽健康生长的最佳系统,这种系统的商品名为“畜禽舍空气电净化防病防疫系统”。保育舍实施空气质量控制可选择的畜禽舍空气电净化防病防疫系统见表。  相似文献   
14.
人工湿地已被公认为是高效低耗的处理污水的系统。本文从在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北京市密云县冯家峪镇帽石沟小流域建立的人工湿地的设计及其对污染物质的去除率出发,分析了该人工湿地的合理性,并针对其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选用9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1周岁小尾寒羊半同胞公羊,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Ⅰ组为对照组,Ⅱ组投喂1.5%酵母培养物(YC1),Ⅲ组投喂2%益康XP。结果表明:Ⅱ、Ⅲ组与Ⅰ组比较均能显著提高pH值(P0.05),而Ⅱ组与Ⅲ组pH值无显著性差异;Ⅱ组NH_3-N质量浓度显著低与Ⅰ组(P0.05),Ⅲ组NH_3-N质量浓度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显著低于Ⅱ组(P0.05);Ⅱ、Ⅲ组均有提高菌体蛋白(BCP)质量浓度的趋势(P0.05);Ⅱ、Ⅲ组均能极显著提高总酸、乙酸、丙酸浓度(P0.01)。结果提示:酵母培养物能够稳定采食后瘤胃pH值,降低瘤胃NH_3-N质量浓度,提高瘤胃TVFA浓度,有提高瘤胃BCP质量浓度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各行各业的日益精进促进与提高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而淡水养殖业也不例外。本文旨在分析氨氮成分在水体中堆积对水产动物存在的危害及其机理作用,同时对各种水体氨氮污染的预防性治理方法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促进淡水养殖业养殖质量的提高,同时改善其水体氨氮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重庆市万州区分水镇黄泥村对沼气池的微生物与地下水氨氮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人畜粪便在经过沼气池处理后,可有效降低致病微生物和有毒物质含量,对人畜粪便污染物实现了有效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产生的沼肥可以放心使用。  相似文献   
18.
张忙友 《水产养殖》2012,33(10):55-55
氨氮和亚硝酸盐是养殖水体最常见隐形杀手.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大,经常伴随在养殖的全过程,给养殖动物造成诸多不良后果. 1 产生过程 氨氮和亚硝酸盐是由养殖动物的排泄物、水体施肥、动植物尸体、淤泥中的有机质等厌氧分解转化而来. 亚硝酸盐是氨氮在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参与下转化而成,一旦水体溶氧不足,硝化细菌及反硝化细菌数量不足等,正常的硝化作用受阻,亚硝酸盐的生产机制就会加强,并在水体内大量积累,形成潜在危害.可以说,水体中的含氮物质是生产亚硝酸盐的原料,而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则是加工厂,水体缺氧或微缺氧是产生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河蟹人工育苗中因沉淀池池海水硅衰败造成Ⅰ溲状幼体大量死亡的现象,并探讨了致死在及其防治效果办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汉麻温水沤法脱胶过程中的水体pH值和果胶酶活性,以及汉麻韧皮纤维中各组成成分(果胶、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探明了汉麻温水沤法脱胶过程中水体pH值、果胶酶活性和韧皮纤维脱胶状态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