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榴莲蜜为桑科木菠萝属热带稀有水果,原产马来半岛,近年在海南引种栽培成功。为了区分25份材料以及鉴定它们的亲缘关系的远近。本研究利用形态学,DNA条形码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3份榴莲蜜和2份菠萝蜜种质进行种类鉴别以及亲缘关系分析,以探讨海南榴莲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通过对叶片刚毛性状的鉴定,可将25份种质资源分成3类。以ITS2序列和psbA-trnH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分别将25份种质资源分成5大类和3大类,2种序列都无法将25份材料完全进行区分,但都可将榴莲蜜LLM-10与其他榴莲蜜种质区分开来,其中,LLM-10与菠萝蜜的亲缘关系最近。从ITS2序列和psbA-trnH序列差异位点图来分析,psbA-trnH序列变异位点多,遗传变异信息丰富。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25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菠萝蜜和榴莲蜜样本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7~0.80,榴莲蜜样本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9~0.90,说明菠萝蜜种质与榴莲蜜种质之间,榴莲蜜与榴莲蜜种质之间的遗传变异幅度都较大;UPGMA聚类图将25份材料分成5大类,其中榴莲蜜LLM-10独自聚成1类,这与形态学和DNA条...  相似文献   
92.
榴莲[Duriozibethinus(L.)Murr.]为木棉科热带常绿乔木,是东南亚最重要的水果之一,因其具有香甜浓郁的口感、强烈独特的气味而被称为“水果之王”。榴莲主要盛产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中国台湾、海南也有零星种植。文章综述了榴莲主要成分、挥发性香气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旨在更全面地了解榴莲各部位的主要成分,为榴莲风味品质的研究及榴莲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为评价海南省不同榴莲蜜主栽品种果实品质,建立一套适合榴莲蜜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5份榴莲蜜种质果实的13项品质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果实的各项品质指标存在较大差异,各项品质指标均能体现榴莲蜜种质各自的品质特点,且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13项品质指标中提取出风味、外观、色泽3个主成分因子,可代表榴莲蜜果实品质的92.690%的信息量。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溶性固形物、单苞质量和单苞果核质量可作为榴莲蜜品质性状评价的主要指标。综合评价5份种质品质从高到低依次为多异3号、多异5号、多异2号、多异1号和多异4号。  相似文献   
94.
对2个榴莲品种花粉数量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比较4种花粉染色法与不同离体培养时间对榴莲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确定最适榴莲花粉生活力的染色法,筛选最佳离体培养时间,旨在探索不同时间点金枕与干尧榴莲花粉生活力变化规律,为榴莲杂交育种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利用蔗糖悬浮液法对2个榴莲品种花粉数量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各时间点榴莲花粉在醋酸洋红、I2-KI、MTT、TTC 4种染色法下生活力变化规律,以1%琼脂培养基对花粉进行离体培养,比较不同培养时间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2个榴莲品种花粉数量,干尧榴莲花粉数量显著高于金枕榴莲;MTT染色法最适于跟踪测定榴莲花粉生活力变化;2个榴莲品种花粉离体培养8 h后萌发率达到最高,且18:00为榴莲花粉萌发率最高、生活力最强的时间点。  相似文献   
95.
为筛选榴莲蜜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稳定内参基因,进一步提高榴莲蜜基因表达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根据课题组测序获得的榴莲蜜转录组数据,筛选出10个候选内参基因;以“多异1号”榴莲蜜花序、茎、叶片以及不同发育时期的果苞为实验材料,通过基因克隆、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并结合4种统计分析软件评价内参基因稳定性。结果表明,克隆获得了5个榴莲蜜内参基因,分别为:Actin1、α-TUB1、β-TUB1、β-TUB2和GAPDH1;这5个内参基因的转录水平在榴莲蜜的不同组织类型及果苞发育过程中存在差异;稳定性综合排名结果表明,在榴莲蜜花序、茎和叶片中表达稳定性最好的是β-TUB2和α-TUB1,在榴莲蜜果苞发育阶段中表达水平最稳定的是β-TUB1和α-TUB1;通过2个成花相关基因和4个蔗糖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模式验证了α-TUB1、α-TUB1+β-TUB1及α-TUB1+β-TUB2作为内参基因的可靠性。本研究结果为榴莲蜜的功能基因表达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
近年来,海南省开始商业化种植榴莲,但种植区域有限,而另一方面,海南省槟榔产业发展受阻。槟榔的树形结构与槟榔园的生态环境,使槟榔-榴莲套种有望成为一种高效种植模式。根据海南省槟榔-榴莲套种调研结果,从品种选择、种植规格、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总结了槟榔-榴莲套种模式管理技术,以期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7.
为了解目前榴莲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学相结合的方法从年发文量、来源出版物、主要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角度对基于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检索出来的 2009-2020 年间收录的国内外有关榴莲研究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检索出这 12年间共发表了 345篇论文,绝大部分是以英文形式发表,从总体上看是呈增长的趋势,马来西亚发文量最多,其中以 Mirhosseini H 为首发文量最多,期刊以 Food Chemistry 为主,研究机构以Univ Putra Malaysia 发文量最多。近 12 年来研究热点有酸性、优化、吸收性、榴莲壳等。近年来,国际上研究学者对榴莲从多学科多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且从研究内容上看,涉及食用、吸附性能的研究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