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9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9篇
  27篇
综合类   432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062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针对一龄期饲喂漂白粉液消毒桑叶后对二龄起蚕率和起蚕重的影响,笔者选择蚕品种、浸渍浓度、浸渍时间和漂洗脱药次数四因素各三水平3次重复,选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表进行正交试验,调查二龄起蚕率和起蚕重。结果表明,一龄期饲喂漂白粉液浸渍消毒桑叶对二龄起蚕无不良影响,生产上发生的不起蚕另有原因。  相似文献   
972.
973.
推进蚕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蚕业家庭农场是稳定蚕桑产业的有效途径,但推进蚕业适度规模经营尚缺乏技术保障。为此,我们开展了全年适应多批次养蚕的桑叶收获技术探索,通过1年的探索,对全年多批次养蚕的桑叶收获技术得出了初步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4.
桑叶茶的品质与桑叶所含的功能成分以及加工工艺密切相关。通过选择桑树品种、改善桑树生长条件、加强桑园管理、选择适宜的采收时间、采收适宜的叶位、优化加工工艺等措施,可以提高桑叶茶的品质。低温、避光保存与科学泡茶,可以充分发挥桑叶茶的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975.
本试验旨在研究桑叶黄酮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肠道黏膜形态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32±0.01)g的凡纳滨对虾8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0、100、150和300 mg/kg桑叶黄酮的试验饲料。饲养周期为50 d。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可促进凡纳滨对虾肠道肠绒毛发育,增加肌层厚度,添加100 mg/kg桑叶黄酮组绒毛高度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添加50 mg/kg桑叶黄酮组肌层厚度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可增加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多样性,添加50 mg/kg桑叶黄酮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未添加组(P<0.05)。3)与未添加组相比,添加100和150 mg/kg桑叶黄酮组弧菌属(Vibrio)与添加50、100和150 mg/kg桑叶黄酮组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各桑叶黄酮添加组红球菌属(Rhodococcus)与添加100、150和300 mg/kg桑叶黄酮组乳球菌属(Lactococcus)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50 mg/kg桑叶黄酮可促进凡纳滨对虾肠道发育,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976.
桑叶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色谱分离与波谱鉴定,对桑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5,7-二羟基香豆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5,7-d ihydroxycoum arin-7-O--βD-glucopyranoside,1);5,2,′4′-三羟基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5,2,′4-′trihydroxyflavone-7-O--βD-glucopyranoside,2);东莨菪苷(scopolin,3);丁二酸(butaned ioic,4);3,4-二羟基苯甲酸(3,4-d ihydroxybenzoic ac id,5);山柰酚-3-O-(6″-O-2-丁烯酰)-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6″-O-2-butenoyl)--βD-glucopyranoside,6];山柰酚-3,7-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7-d i-O--βD-glucopyr-anoside,7);尿嘧啶(urid ine,8);胸腺嘧啶(thym ine,9);D-半乳糖醇(D-galactitol,10)。其中化合物5-10为首次从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977.
桑叶几种化学物质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溶剂提取,色谱技术分离,波谱方法鉴定,对桑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苯甲酸(benzoic acid,1)、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2)、紫云英苷(astragalin,3)、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4)、β-谷甾醇(β-sitosterol,5)、胡萝卜苷(daucosterol,6),其中苯甲酸为首次从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78.
桑叶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醇提法、超声提取法探讨了从桑叶中提取总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超声法提取效果优于醇提法.其最佳条件是:用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1∶15浸泡3h,再用超声提取45min,其桑叶中总黄酮类物质的提出率可达2.18%.采用聚酰胺树脂为层析柱填充料,对桑叶黄酮的提取液进行了纯化.同时通过样品与FeCl3、浓H2SO4等试剂的特征反应对所得提取物进行了定性分析,确定了所得提取物为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979.
周长发 《蚕学通讯》2005,25(2):25-26
安徽省一些县多发生桑橙瘿蚊,我地发生的桑瘿蚊属于那种,因为过去一直没有发生,尚未鉴定.仍称桑瘿蚊.上个世纪80、90年代开始出现,近年来已上升为主要害虫.2003年夏秋季连续两次严重发生,导致桑树两次封顶,侧枝丛生,枝条短小,可用桑叶减产一半左右,严重地块减产7成之多,蚕农损失较大.因此,如何搞好桑瘿蚊的防治,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在桑瘿蚊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观察和探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作以下介绍.  相似文献   
980.
为了确保蚕作安全,这几年的养蚕布局一般都作了相应的调整,特别是中秋蚕的发种时间适当推迟,它有效地避开了农田用药高峰期。但随之而来的是,夏伐后时隔3个月才饲养一秋蚕,10月的上中旬才到了二秋蚕的用叶高峰期,象密植高产桑园,郁闭程度偏高,影响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蚕桑技术服务部门经过几年的探索,总结出一条提高秋季桑叶产量和质量的新途径,这就是隔行采叶或隔畦采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