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020篇
  免费   2325篇
  国内免费   4483篇
林业   10336篇
农学   8942篇
基础科学   8903篇
  3828篇
综合类   70418篇
农作物   5834篇
水产渔业   11355篇
畜牧兽医   72883篇
园艺   19474篇
植物保护   6855篇
  2024年   611篇
  2023年   2180篇
  2022年   2393篇
  2021年   2855篇
  2020年   3345篇
  2019年   3900篇
  2018年   1666篇
  2017年   3220篇
  2016年   4297篇
  2015年   5196篇
  2014年   10185篇
  2013年   8975篇
  2012年   12042篇
  2011年   12587篇
  2010年   11861篇
  2009年   12881篇
  2008年   13591篇
  2007年   11942篇
  2006年   11403篇
  2005年   11026篇
  2004年   7626篇
  2003年   7725篇
  2002年   6976篇
  2001年   6060篇
  2000年   4360篇
  1999年   3416篇
  1998年   4189篇
  1997年   5195篇
  1996年   4571篇
  1995年   4256篇
  1994年   3964篇
  1993年   4143篇
  1992年   2280篇
  1991年   2003篇
  1990年   1906篇
  1989年   1661篇
  1988年   398篇
  1987年   296篇
  1986年   255篇
  1985年   161篇
  1984年   141篇
  1983年   118篇
  1982年   110篇
  1981年   99篇
  1980年   90篇
  1979年   80篇
  1978年   61篇
  1977年   66篇
  1974年   83篇
  1957年   9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2 毫秒
81.
[目的]对广西贺州市荸荠种植区感染秆枯病的荸荠样本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分析病原菌的侵染过程,为荸荠秆枯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发病明显的荸荠茎秆组织进行分离,采用传统的形态学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通过制备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于载玻片上培养,测定分生孢子萌发情况。利用病菌孢子悬浮液对荸荠茎秆进行离体接种,检测病菌的侵染过程。[结果]分离获得1株病原分离物(Ceh),经形态学鉴定该病原为荸荠柱盘孢菌(Cylindrosporium eleocharidis Lentz)。病菌分生孢子接种于载玻片后4 h开始萌发,8 h后大量萌发,12 h后形成大量附着孢,菌丝24 h后形成。病菌接种荸荠茎秆4 h后,分生孢子开始萌发并产生芽管;8~12 h芽管伸长,形成附着孢侵入荸荠茎秆表皮组织;24 h至7 d菌丝形成;接种8 d后,病菌在茎秆表面形成分生孢子盘。[结论]引起广西贺州市荸荠种植区荸荠秆枯病病原为荸荠柱盘孢菌(Cylindrosporium eleocharidis Lentz)。荸荠秆枯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侵染过程可用于病原菌和寄主互作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82.
为提高水稻直播机作业过程的控制定位精度,将英语语言理解动词聚类的简明化、规范化运作机理融入其中,进行水稻播种机的控制研究。以重点理解动词聚类控制机理为基础,考虑执行事件与核心事件的内在关系,以事件的相似度为判定依据,在水稻直播机控制定位环节建立英语语言动词聚类控制模型,形成以水稻直播作业动作指令为标准的关键播种动词数据库,并进行水稻直播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动词聚类应用下采用尺度恒定化的控制信息特征提取,直播控制参数调节速度可由90.2%提高至94.6%,整体直播控制定位准确率较传统直播控制可提升5.4%,保持在90%以上。本研究可为同类农机具作业控制定位设计优化拓宽思路,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3.
84.
试验采用3个种衣剂配方,对感茎腐病玉米品种瑞丰168的种子进行了包衣处理,田间种植并做接菌处理,全生育期调查记载了相关的农艺性状,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精甲霜灵+咯菌腈种衣剂处理后对玉米茎基腐病防治有一定效果,最高抗性可提高11.94%;种衣剂处理对玉米出苗期有一定影响,出苗推迟0.33~1 d;对出苗率基本没有影响(-0.88%~0.52%);药剂处理种子后有一定增产作用,增产效果为1.60%~3.29%;无论是提高抗性还是增加产量,配方一都是最好,因此配方一为本试验条件下提高瑞丰168茎腐病抗性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5.
试验示范基地有力支撑了现代果业发展,但存在学科布局系统性、前瞻性不够,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水平仍需提高,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健全等很多问题。主要探讨如何进一步规范基地管理,逐步建立完善高效的投入机制、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科学协调的管理制度,提高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科技效益,形成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面提升基地建设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6.
长乐市滨海沙地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7,(1):7-10
长乐市是福建省重要的冬种马铃薯产区之一,其境内生产的沙地马铃薯闻名省内外,但目前当地的主栽品种以‘兴佳2号’为主,为改变产区种植品种单一的局面,提高"沙地马铃薯"生产效益,促进长乐市马铃薯健康可持续发展,2014年对引进的6个马铃薯品种开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闽薯1号’产量38 396 kg/hm2,商品薯率较对照‘兴佳2号’高5.03个百分点,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为后续开展沙地配套栽培技术和品种示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2):269-27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领域对金融财会类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金融财会类专业主要以培养学生基本会计操作能力及综合素质为主,其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教师通过组织各类金融财会实验、模拟及实训活动,切实提升学生金融财会专业水平及职业素养,使其更好适应未来工作生活。本文就基于此,以金融财会类教学存在问题为切入点,就如何提升金融财会类教学模式应用有效性进行相关概述,旨在切实提升学生综合水平,为社会输送大批具有综合素质的金融财会类人才。  相似文献   
88.
为了确定引起鸡急性死亡的病原菌,从临床病死鸡体内分离到的一株病原菌,并命名为QHP-1,采用分离培养、纯培养、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等鉴定方法,初步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经过Kmt1基因序列分析发现,临床分离菌株QHP-1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同源性为100%。动物回归试验表明,分离的QHP-1株有强的致病性。耐药性分析结果:分离菌株QHP-1对头孢克肟、头孢曲松、强力霉素、恩诺沙星4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氟苯尼考、庆大霉素、阿米卡星3种药物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四环素等5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89.
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广泛存在于羊场的养殖环境中,7日龄以内羔羊感染后死亡率可达60%以上。本文结合某大型山羊养殖场防控该病的成功案例,介绍羊产气荚膜梭菌病的发病特点、症状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0.
黔东南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成为目前我国蓝莓主要种植区之一。随着蓝莓品种的不断引进和种植面积扩大,用药不合理及植被、气候因素,致使锈病对蓝莓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造成受害叶片病斑累累,叶片早落,树势衰弱,严重影响蓝莓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