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3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392篇
林业   155篇
农学   490篇
基础科学   99篇
  115篇
综合类   1847篇
农作物   275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342篇
园艺   198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本文就普通昆虫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善以及课后教学辅助以及改进考核制度等来提升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正视学生对本课程的看法、培养学生各项相关能力及素质,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52.
小杂粮是小宗粮豆的俗称,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多种用途的多种粮豆.中原地区乃至黄淮海区域具有数千年小杂粮的栽培历史,主要栽培作物包括:谷子、高粱、燕麦、绿豆、小豆、普通菜豆、黑豆、豌豆等.小杂粮在旱作农作物布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3.
普通菜豆根系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磊  王兰芬  武晶  王述民 《作物杂志》2019,35(2):61-608
幼苗期根系发育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利用生长袋纸培系统对324份普通菜豆种质的主根长、根干重、根体积、根表面积等9个根系相关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并结合覆盖全基因组、有多态性的116对SSR标记,利用MLM(Q+K)模型进行表型和标记的关联分析。表型分析表明,324份材料的9个根系相关性状表型变异丰富,平均变异系数的变动范围是10.09%~37.03%;基因型分析表明,116个多态性SSR标记共检测到919个等位变异位点,每个标记的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59,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54,显示这些标记具有较高的基因多样性;群体结构分析表明,供试材料分为两个亚群,与普通菜豆起源于两个基因库对应;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以P<0.01作为显著条件,共检测到48个显著标记位点,其中有10个位点同时与2个以上性状相关联,有5个位点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理解普通菜豆根系的遗传机理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普通菜豆根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4.
以新疆野葱与普通大葱(章丘大葱和日本元藏大葱)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干旱胁迫对3种葱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葱整体长势较弱,但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野葱株高、叶长等形态指标变化幅度小;野葱叶片和假茎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及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普通大葱,且相对电导率和MDA、H_2O_2含量增加幅度小于普通大葱,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和SOD、POD活性增加幅度大于普通大葱,根系活力下降幅度低于普通大葱。综合各项指标,野葱的抗旱性优于章丘大葱和日本元藏大葱。  相似文献   
955.
滨麦[Leymus mollis(Trin.)Pilger,NsNsXmXm,2n=28]属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大麦亚族(Hordinae)赖草属(Leymus Hochst.)的一个多年生四倍体植物,蕴含着丰富的小麦改良优异基因,是小麦育种的重要三级基因资源。为给普通小麦-滨麦种质类型的创制、筛选和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通过细胞学观察、顺序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及分子标记等技术分别对普通小麦7182、滨麦及其高世代衍生系的染色体组成进行了研究。采用寡核苷酸探针pSc119.2和pTa-535相结合的技术绘制出普通小麦7182所有染色体的FISH标准核型图。初步推断出滨麦的染色体核型公式2n=4x=28=22m(6sat)+6sm。同时通过FISH-GISH技术鉴定出两种类型的普通小麦-滨麦高世代衍生系M47和M39,染色体组成分别表示为2n=56=42T.a+14L.m、2n=56=44T.a+12L.m。  相似文献   
956.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思茅松生物量遥感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7,(1):82-90
通过调查云南省景谷县思茅松林120株单木数据,构建思茅松单木生物量模型。结合2005年景谷县TM影像数据及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模型(OLS)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的方法构建思茅松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比普通最小二乘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其决定系数(R2)显著高于OLS模型,Akaike信息指数(AIC)相比降低7.832;两种模型通过独立样本检验可以看出,模型预估精度从OLS模型的72.70%提高至GWR模型的75.06%;通过GWR模型反演计算,研究区内思茅松林单位面积生物量为49.02t/hm~2,比实测数据低1.229%,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且估算误差优于OLS模型;基于GWR模型估算的景谷县思茅松林总生物量为2.101×107t。可见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方法估测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方法是有效的,能提高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的拟合和预估精度,可以用于思茅松林的生物量的遥感估算。  相似文献   
957.
黑玉米因富含水溶性黑色素而得名。它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植物蛋白和氨基酸,其含量显著高于普通玉米,尤其是含有丰富的抗癌元素硒。黑玉米籽粒糯性强,煮食黏香可口、风味独特,并具有养颜防衰、美容健体之功效,是理想的黑色天然食品。现将黑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整地施肥黑玉米适合各类土壤种植,早春种植需覆盖地膜,以利提高地温;夏季栽培因处于多雨季节,种植  相似文献   
958.
为探讨小麦粒重基因TaCwi-A1等位变异TaCwi-A1a和TaCwi-A1b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价值,首先利用TaCwi-A1功能标记对539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进行分子检测,确定各供试材料的等位变异类型,从而获得TaCwi-A1a和TaCwi-A1b 2种等位变异的分布频率。对审定品种、参加区试品系以及自育品系进行了千粒质量(3个不同生长环境)及粒长、粒宽和籽粒面积(1个生长环境)测试分析,比较TaCwi-A1a和TaCwi-A1b等位变异籽粒表型性状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539份黄淮麦区小麦资源中TaCwi-A1a的分布频率为65.03%,TaCwi-A1b的分布频率为34.97%,TaCwi-A1a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TaCwi-A1b。籽粒表型性状分析表明,无论是审定品种,还是参加区试品系和自育品系,在3个生长环境下,TaCwi-A1a基因型材料的千粒质量均值都显著高于TaCwi-A1b;TaCwi-A1a基因型材料的粒长和粒宽均显著高于TaCwi-A1b。进一步验证了TaCwi-A1a等位变异的籽粒表型性状增效功能,说明其对粒重及其构成要素是优异的等位变异。此外,本研究鉴定了黄淮麦区中TaCwi-A1等位变异的分布情况,为亲本选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59.
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Bagnall)是影响海南豇豆品质的重要害虫之一。笔者在采集不同地理种群的基础上,用试剂盒法提取其总DNA,对mt DNA COⅠ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用分光光度计法进行酶活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普通大蓟马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非常小,并没有随地理位置的变化产生较大的遗传分化;抗氧化酶系活力测定中,不同地理种群的普通大蓟马GST活力差异较大,SOD活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个别地理种群CAT活力与其他地理种群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60.
董雪  刘梦  赵献林  冯玉梅  杨燕 《作物学报》2017,43(6):829-838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约占小麦种子贮藏蛋白的三分之一,对面团延展性和食品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普通小麦近缘种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本研究利用Glu-A3位点特异性引物对野生二粒小麦、栽培二粒小麦、硬粒小麦及野生一粒小麦共计9份材料进行Glu A3-1、Glu A3-2、Glu A3-3基因扩增和鉴定,各发现5个等位变异,共计15个单元型;其中,有2个等位变异含有9个半胱氨酸残基,可能属于优良品质亚基。对小麦近缘种中这些Glu-A3位点等位变异的鉴别,进一步完善了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构成,并为小麦品质育种中亲本的选择提供了相应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