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74篇
  免费   800篇
  国内免费   1102篇
林业   2804篇
农学   2394篇
基础科学   5118篇
  3290篇
综合类   26549篇
农作物   2465篇
水产渔业   779篇
畜牧兽医   2844篇
园艺   4350篇
植物保护   483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595篇
  2022年   705篇
  2021年   700篇
  2020年   762篇
  2019年   965篇
  2018年   477篇
  2017年   861篇
  2016年   1161篇
  2015年   1443篇
  2014年   2604篇
  2013年   2617篇
  2012年   3164篇
  2011年   3055篇
  2010年   2691篇
  2009年   2865篇
  2008年   2593篇
  2007年   2259篇
  2006年   2028篇
  2005年   2002篇
  2004年   2263篇
  2003年   2693篇
  2002年   1587篇
  2001年   1796篇
  2000年   1312篇
  1999年   1024篇
  1998年   796篇
  1997年   672篇
  1996年   707篇
  1995年   587篇
  1994年   750篇
  1993年   597篇
  1992年   651篇
  1991年   692篇
  1990年   455篇
  1989年   515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42篇
  195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在玉米–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下,基于棕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东北地区大豆生物量、产量、各部位吸氮量及收获期土壤0―100 cm硝态氮累积的影响,为该地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棕壤肥料长期定位田间试验始于1979年,包括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钾肥配施(NPK)、低量厩肥(M1)及其与化肥配施(M1N和M1NPK)、高量厩肥(M2)及其与化肥配施(M2N和M2NPK)9个处理。厩肥为猪厩肥,1992年后大豆季不施猪厩肥,仅在玉米季相关处理中施用。39年后,调查分析了大豆生物量、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大豆收获期0―10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特征。【结果】高量、低量厩肥配施化肥处理大豆生物量、产量、总吸氮量及各部位吸氮量均显著高于单施氮肥和不施肥处理,其中,M1NPK处理大豆生物量、产量和总吸氮量最高,分别为9107、2979和314.2 k g/h m^2,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了6.1%~133.6%、23.9%~232.5%和11.7%~359.4%。施肥提高了大豆氮收获指数,但氮素生理效率降低。NPK和M1NPK处理的氮素收获指数最高,均为63.5%,而氮素生理效率较CK分别降低了30.6%和28.1%。大豆收获期各处理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与播前相比,大豆收获期单施氮肥处理的0―100 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显著增加,NPK处理变化不显著,M1、M1N和M1NPK处理显著降低。低量厩肥配施化肥处理收获期0―100 cm土壤硝态氮积累量远低于高量厩肥配施化肥处理,较播前平均降低了79.2%。所有处理中,土壤硝态氮积累量以M1NPK处理最低,比其他处理平均降低了58.2%。【结论】在东北棕壤地区玉米–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下,玉米季低量厩肥(13.5 t/hm^2)与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时,大豆季仅施氮磷钾化肥既可提高大豆生物量、产量,促进氮素吸收,同时还可降低大豆收获期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降低环境风险,是该轮作体系较为合理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992.
海洋盐度卫星具有在海洋渔业和耕地土壤水分等领域开展全球遥感监测应用的潜力。[方法]本文从盐度卫星发展现状、海洋渔业和耕地土壤水分遥感应用3个方面出发,对以往盐度卫星农业遥感监测与反演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农业遥感监测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结果]通过总结认为:在海洋渔业遥感研究领域,盐度卫星应用仍然是以温度、盐度等反演算法研究为主,这些基础性的研究为海洋渔业遥感监测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因子;在土壤湿度研究领域,盐度卫星的应用相对成熟,基于不同地表覆盖条件下精度分析,开发的适用于土壤湿度产品生产的反演算法,是耕地土壤墒情遥感监测的基础。[结论]在总结当前海洋盐度卫星农业遥感应用进展的基础上,展望了其发展方向,并可为中国新一代海洋盐度卫星的研制提供农业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993.
994.
丁艳风  赵燕 《福建茶叶》2016,(11):365-366
施肥是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合理的进行施肥,不但可以改善园区的土壤质地,还能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为对茶叶进行合理的施肥,需要考虑种种来自环境的因素。本文通过阐述数学建模和茶叶施肥的关系,以茶叶施肥的问题为依据,结合了数学建模在茶叶施肥上的优势,重点分析数学建模在对茶叶产量与质量的影响。考察了肥料管理、改良土质、高效种植的影响因素,预测了数学建模在茶叶施肥中面向信息化、趋于合理化、集合区域化的发展趋势,这为研究茶叶施肥管理的有效性,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基础。  相似文献   
995.
利用Biolog-ECO技术、WinRHIZO扫描仪及其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对照CK(施肥量为0)、施复合肥F(施肥量为600 kg·hm-2)、施有机肥O(施肥量为7 500 kg·hm-2)、有机无机肥配施OF(施肥量为复合肥300 kg·hm-2+有机肥3 750 kg·hm-2)处理下煤矸石复垦区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及苗期玉米根系形态等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煤矸石复垦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显著,OF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与Simpson指数最高,分别为3.22和0.96, Eveness指数最低,为0.21,而CK处理与之相反,Shannon-wiener指数与Simpson指数最低,分别为3.07和0.95,Eveness指数最高,为0.23;影响该区域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关键碳源包括6种氨基酸(L-精氨酸、L-天冬酰胺酸、L-苯基丙氨酸、L-丝氨酸、L-苏氨酸、甘氨酰-L-谷氨酸)、4种酯(D-半乳糖酸γ内酯、丙酮酸甲酯、吐温40、吐温80)、1种胺(腐胺)、5种酸(D-半乳糖醛酸、2-羟苯甲酸、4-羟基苯甲酸、r-羟基丁酸、D-苹果酸)、3种糖(-甲基D-葡萄糖苷、葡萄糖-1-磷酸盐、a-环状糊精)、3种醇(I-赤藻糖醇、D,L-a-甘油、D-甘露醇);OF处理下玉米根系形态参数如根长、根体积、根系分形维数及玉米生物性状如生物量、茎粗、株高等与CK处理差异最为显著,说明OF处理有利于煤矸石复垦土壤质量的恢复与提高,利于煤矸石复垦区玉米生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筛选盆栽墨兰适宜的施肥模式。[方法]根据墨兰体内氮、磷和钾含量的特点,结合目前生产者对墨兰进行施肥的主要模式及相关的文献资料,设计出8种施肥模式对‘企黑’墨兰进行生长的比较试验,测定26个形态和生理指标。[结果]不同施肥模式对墨兰生长的21个指标都存在显著性影响。[结论]综合各生长指标来看,对‘企黑’墨兰生长最优的施肥模式是:4、7和10月每袋各施1次NP_2O_5-K_2O=14-14-14的缓释肥8 g,同时在4~9月每半个月每袋淋施1次800倍液的N-P_2O_5-K_2O=30-10-10水溶肥150 ml,在10~12月每半个月每袋淋施1次800倍液的N-P_2O_5-K_2O=15-5-30水溶肥150 ml。  相似文献   
997.
为清镇市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推广提供依据,通过田间肥料试验,摸清玉米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结果表明:黄泥土玉米优化施肥(氮11公斤/亩、五氧化二磷5公斤/亩、氧化钾7公斤/亩)时氮肥的利用率为42.2%、磷肥的利用率为38.4%、钾肥的利用率为40.1%。  相似文献   
998.
采用"3414"试验方案,在代表凤凰县主要土壤种类的灰黄土上进行了猕猴桃肥效试验,以此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模型和技术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含量164 mg/kg的高肥力土壤,N、P_2O_5、K_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2.67、5.48 、6.52 kg/667m~2,目标产量为2 815.16 kg/667m~2;土壤碱解氮含量99~164 mg/kg的中肥力土壤,N、P_2O_5、K_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4.59、5.93、6.87 kg/667m~2,目标产量为2 276.24 kg/667m~2;土壤碱解氮含量99 mg/kg的低肥力土壤,N、P_2O_5、K_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4.80、6.39、8.23 kg/667m~2,目标产量为1 340.65 kg/667m~2。通过9个试点的应用示范,高、中、低不同地力等级土壤,采用推荐施肥分别比习惯施肥增产6.9%、7.3%和9.6%,节本增效669.4、556.9和398.2元/667m~2。  相似文献   
999.
<正>硝酸铵,别名硝铵,分子式NH4NO3,含氮34%~35%,仅次于液氨和尿素。硝铵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各占一半,且不易挥发损失,能被农作物所吸收,在土壤中没有残留,是一种性能良好的中性氮肥,约占我国氮肥总量的3.5%,已成为我国不可缺少的氮肥品种。硝铵适用于气温较低地区的旱田作物,比硫酸铵和尿素等铵态氮肥肥效快、效果好,在欧洲和北美等地使用较普遍,中国北方也常使用。一、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000.
就近年我国红富士苹果施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优化施肥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