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15篇
综合类   76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25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01.
以鱼粉和大豆浓缩蛋白(SPC)为主要饵料蛋白源,配制了大豆浓缩蛋白水平分别为0%、11%、22%、33%、44%、56%的系列饵料,替代鱼粉的比例分别为0%、18.64%、37.93%、56.89%、77.19和100%。经70d投喂,测定中华绒螯蟹氨氮和活性磷酸盐排泄率。结果表明,当SPC替代鱼粉的比例为0%~56.89%时,中华绒螯蟹的氨氮排泄率虽有所升高,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SPC的替代比例超过56.89%时,中华绒螯蟹的氨氮排泄率则显著性升高(P<0.05);SPC替代鱼粉的比例与中华绒螯蟹氨氮排泄率的相关方程为y=0.1197x 0.168(R2=0.8131)。SPC替代鱼粉的比例与中华绒螯蟹活性磷酸盐排泄率成显著负相关,方程为y=-0.0739x 0.6246(R2=0.9489)。  相似文献   
402.
高温下不同盐度对刺参幼参和 1 龄参呼吸排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中模拟研究了高温(25.3~26.5℃)条件下,不同盐度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和1龄刺参呼吸排泄的影响.根据对盐度的耐受性不同,分别将体质量为(0.03±0.002)g的幼参暴露于盐度梯度为20、23、26、30、35的水体中,体质量为(22.73±9.46)g的1龄刺参暴露于盐度梯度为16、20、25、30、35的水体中进行盐度变化对其呼吸排泄的影响实验,测定其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表明,盐度变化对刺参的呼吸排泄影响显著(P<0.05).幼参在23~30盐度、1龄参20~30盐度范围内,耗氧率[Rwr,mg/(g·h)]和排氨率[Rwe,μmol/(g·h)]随着盐度的升高而降低,当盐度升高至35时,两者都明显升高(以盐度30为对照),当盐度降至20(幼参)、16(1龄参)时,刺参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降低.盐度对刺参O:N比值的影响不显著(P>0.05),各盐度条件下,2种规格刺参的O:N比值平均在14左右,表明本实验条件下该刺参代谢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南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提供.从呼吸和排泄的角度来看,在本实验高温(25.3~26.5℃)条件下,幼参在23~35盐度、1龄参20~35盐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渗透压调节能力,而幼参在20盐度、1龄参在16盐度下代谢功能较弱.  相似文献   
403.
《海洋渔业》2021,43(3)
为探索SLC蛋白抑制剂对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肠道HCO~-_3排泄及酸碱调节的影响,实验设置淡水组及青海湖盐碱水组(以下简称湖水组),通过注射4,4′-二异硫氢基芪-2,2′-二磺酸(4,4′-diisothiocyanatostilbene-2,2′-disulfonic acid disodium salt hydrate, DIDS)控制SLC家族(solute carrier family)蛋白活性,检测裸鲤肠道排泄HCO~-_3含量、血液血气指标以及肠道SLC4A1、SLC4A2、SLC4A4、SLC26A6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湖水组裸鲤的血液pH较淡水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_(CO_2)显著降低(P0.05),肠道排泄HCO~-_3浓度显著升高(P0.05),肠道SLC4A1、SLC4A4、SLC26A6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在注射DIDS后,淡水组裸鲤血液pH及HCO~-_3浓度显著上升(P0.05),P_(CO_2)显著降低(P0.05);湖水组裸鲤血液pH及HCO~-_3浓度也显著上升(P0.05),肠道排泄HCO~-_3浓度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裸鲤在盐碱环境下会增加肠道HCO~-_3排泄,但在SLC家族蛋白受到抑制后排泄量降低,相应的血液pH升高、酸碱失衡。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SLC家族蛋白可能对青海湖裸鲤适应高盐碱环境发挥了补偿性作用。  相似文献   
404.
李寿宁  李春兰  乔瑜 《农机化研究》2005,(4):108-109,112
阿拉尔地区地下水矿化度含量高、水咸,地表水也随季节变化时咸时淡。为此,通过对该地区取水水源的成因分析与取水过程中水质的变化,从理论上研究获取淡水的途径,力求从根本上改变本地区饮用水“成”的状况。  相似文献   
405.
2-溴-4-氟乙酰苯胺 (2-bromo-4-fluoroacetanilide,BFAA) 是多种N-苯基酰胺类化合物合成的中间体,也是合成农药时的主要杂质。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特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UPLC-MS/MS) 检测方法,用于测定大鼠血浆、组织、尿液和粪便中的2-溴-4-氟乙酰苯胺含量,以获得该化合物的吸收、分布及排泄等动力学信息。大鼠经不同剂量的2-溴-4-氟乙酰苯胺灌胃和静脉注射染毒处理后,取血浆及不同组织样品,经蛋白质沉淀法处理后采用所建立的UPLC-MS/MS方法测定,分别计算2-溴-4-氟乙酰苯胺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 (tmax)、血药峰浓度 (Cmax) 和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0-t)) 等血浆毒物动力学参数和绝对生物利用度 (F),考察了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和经尿液、粪便排泄的特征。血浆毒物动力学研究表明:大鼠灌胃后药物可被迅速吸收,给予200、500和1000 mg/kg的2-溴-4-氟乙酰苯胺后,其 tmax 值分别为 (0.2 ± 0.1)、(0.4 ± 0.2) 和 (0.5 ± 0.3) h;Cmax 和 AUC(0-t) 值分别为 (32.4±5.0)、(45.2±1.8)、(38.5±3.2) mg/L和(121.2±40.9)、(393.3±51.1)、(321.9±38.0) (mg/L)·h;F 值在 34.1%~83.3% 之间。其血浆药-时曲线具有双峰现象,推测可能存在重吸收或肠-肝循环。组织分布研究表明:2-溴-4-氟乙酰苯胺在组织中分布较广,且主要分布在小肠、胃和脂肪中;此外在脑和睾丸中发现了少量该化合物,表明其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和睾丸屏障;24 h后大部分组织中已检测不到该化合物,表明其总体不存在蓄积现象;靶向分配系数均小于1.0,提示2-溴-4-氟乙酰苯胺对组织无明显的选择性。排泄研究结果表明:2-溴-4-氟乙酰苯胺经尿液和粪便的排泄主要发生在0~48 h内,分别占总排泄量的93%和92%;经尿液和粪便的总排泄量为 (80.6 ± 29.8) μg,仅占总染毒量的 (0.03 ± 0.01) %,提示经尿液和粪便的排泄并非2-溴-4-氟乙酰苯胺母体化合物主要的体内消除途径。  相似文献   
406.
为研究复合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及氮磷排泄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60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公母各半,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各试验组依次用25%、50%、75%和100%发酵饲料替代基础日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100%发酵饲料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25%、50%发酵饲料组分别高5.37、4.91、3.71 g(P < 0.05),比75%发酵饲料组高1.6 g(P > 0.05)|100%发酵饲料组料重比比对照组、25%发酵饲料组分别低0.04、0.03(P < 0.05),比50%、75%发酵饲料组都低0.01(P > 0.05)。(2)复合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白羽肉鸡肠道菌群影响显著,100%发酵饲料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且随着日粮中发酵饲料比例的增加逐渐减少|100%发酵饲料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25%、50%发酵饲料组(P < 0.05),与75%发酵饲料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 0.05)。(3)100%发酵饲料组氮排泄率比对照组、25%、50%发酵饲料组分别低7.94、6.43、2.45个百分点(P < 0.05),比75%发酵饲料组低0.1个百分点(P > 0.05)|100%发酵饲料组磷排泄率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25%、50%发酵饲料组(P < 0.05),与75%发酵饲料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 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所用复合微生物发酵饲料可显著提高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及降低氮磷排泄,且以100%添加效果最好。 [关键词] 发酵饲料|白羽肉鸡|生长性能|肠道菌群|氮磷排泄  相似文献   
407.
为确定不同规格的鳜(Siniperca chuatsi)对饲料蛋白水平的需求,以G1、G2、G3规格的初始体质量分别为(11.58±1.34)、(94.77±2.59)和(245.26±3.59) g的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其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形态指标、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和氨氮排泄的影响。结果显示,G1和G2组鳜特定生长率、终末体质量和增重率均在蛋白水平为500 g/kg时最高,但G3组鳜在饲料蛋白水平为450 g/kg时达到最大值;饲料系数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特定生长率折线回归模型结果显示,3种规格鳜的最适蛋白需求分别为497.1、451.9和446 g/kg。G1和G2组鳜摄食低蛋白水平(350 g/kg和400 g/kg)饲料时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但饲料蛋白水平对G3组鳜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G1和G2组鳜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与饲料蛋白含量呈负相关(P<0.05)。随饲料中蛋白含量升高,G1和G3组鳜对饲料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先上升后趋于稳定,而G2组鳜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一定的蛋白水平范围内,3种规格的鳜粗蛋白表观消化率与饲料中蛋白含量呈正相关(P<0.05),在蛋白水平为500 g/kg时达到峰值,随后保持不变;前肠胰蛋白酶活性有着相似的变化趋势。3种规格的鳜肝脏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随饲料蛋白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增高(P<0.05)。其氨氮排泄率均在摄食后6 h达到高峰,并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提高均显著增加;饲料蛋白水平为550 g/kg和600 g/kg时,G3组鳜的氨氮排泄率显著高于G1组。以上结果表明,饲料蛋白含量对3种规格鳜的生长性能及消化、代谢指标均有明显的影响,确定最适蛋白需求量才能达到最理想的鳜健康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408.
温度、体重及摄食状态对克氏原螯虾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3月对均重为1.78g、5.63g和9.55g3种规格的克氏原螯虾在15℃、20℃、25℃和30℃4种温度条件下的代谢进行了测定,以探讨体重、温度变化及摄食状态对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耗氧率(Ro)和NH4^--N排泄率(RN)与温度正相关,与体重呈负相关关系,其关系式可分别表示为:Ro=O.1382e^0.0435t和Ro=O.5706W^-0.2013;RN=0.8127e^0.0223t和RN=0.9243W^-0.1242。不同体重试验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代谢率差异显著,代谢率随体重的增大而减少,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同时,体重和温度对能源物质的供能比有较大影响,随着体重的增加,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比增大,而脂肪提供的能量比逐步减小:随着温度的提高,蛋白质提供的能量逐步减少。克氏原螯虾(5.06土O.87)g摄食水贩6I和配合饲料后,在饱食状态下耗氧率比饥饿状态下分别提高了47.69%和76.81%,NH4^ -N排泄率分别增加了142.37%和204.33%,表明摄食时蛋白质代谢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409.
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是养猪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日粮模式,以理想蛋白质和氨基酸平衡为理论基础,在不影响生长性能的前提下,将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从NRC(1998)推荐水平的基础上降低2%~4%,同时合理添加合成氨基酸来满足畜禽的需要。与传统日粮相比,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具有提高蛋白利用效率、节约饲料成本、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动物肠道健康、提高肉品质、降低环境污染等优点。文章从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猪的生长性能、氮排泄、肠道菌群、肉品质这四个方面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10.
试验旨在研究饮水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改良葛根芩连汤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肠道菌群、氮磷排泄率的影响,选用31周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及产蛋率相近的海兰褐蛋鸡4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4组蛋鸡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对照组正常饮水不添加任何药物,3个试验组分别在水线中添加0.1%、0.2%、0.3%改良葛根芩连汤,预试期7 d,正试期14 d。结果显示:水线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改良葛根芩连汤对平均产蛋率和平均日采食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平均日沙皮蛋数降低,0.2%和0.3%改良葛根芩连汤组比对照组降低了27.20%(P<0.05)和28.07%(P<0.05)。0.2%和0.3%改良葛根芩连汤组对哈氏单位影响显著,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2.19%和2.64%(P<0.05)。与对照组相比,改良葛根芩连汤各组鸡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数分别降低了13.46%(P>0.05)、25.70%(P<0.05)和27.27%(P<0.05),沙门氏菌数分别降低了25.04%(P<0.05)、 39.09%(P<0.05)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