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14篇
农学   82篇
基础科学   205篇
  28篇
综合类   435篇
农作物   75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谷子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在干旱贫瘠地区谷子是优势作物。小米的营养成分全面,综合营养价值高于稻米、小麦粉。谷子秸秆有丰富的营养,在禾谷类秸秆中是最佳的牲畜饲草,因此发展谷子生产可在不减少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生产大量的饲草,缓解粮草争地的矛盾。  相似文献   
22.
根据8红优256制种实践及对比观察试验,认为杂交稻制种父本花期比母本花期快9~12d时在父本剑叶出完最早禾胎第3天开始采取拔胎2次的方法,如快6~8d的可以采取拔胎1次的方法,可以提高母本受粉率,增加产量,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3.
<正>1.副变速滑动齿轮中内齿磨损,在重负荷下使滑动齿轮被甩开,自动切开而跳挡。需及时更换副变速滑动齿轮。2.副变速拨叉磨损或变形,使滑动齿轮产生轴向移位跳挡。要及时更换磨损变形的拨叉。  相似文献   
24.
25.
我国几种禾谷类植物上Xanthomonas campestris致病变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新疆、内蒙、西藏、北京和山东等省区的小麦、大麦、野黑麦、冰草、偃麦草和雀麦上分离到13个黑颖病菌株,在苗期、分蘖期和孕穗期,喷雾接种16属27种禾本科植物,对其中感病的6属15种植物和燕麦又做注射接种。根据各个菌株对小麦、大麦、黑麦、冰草、偃麦草和雀麦的致病性差异,初步将其划分三个致病变种:1.禾谷类致病变种[X.campestris pv.cerealis (Hagborg) Dye.]:包括7个菌株,自然条件下发生在冰草、雀麦和偃麦草上;人工接种还可侵染小麦、大麦和黑麦。2.小麦致病变种(X.campestris pv.undulosa):包括4个菌株,自然条件下发生在小麦上,人工接种可侵染大麦和黑麦,但有一个菌株注射接种能轻度侵染雀麦。3.大麦致病变种(X.campestris pv.hordei):包括2个菌株,自然条件下发生在大麦上,注射接种能轻度侵染偃麦草。13个菌株喷雾接种猫尾草、早熟禾、画眉草、马唐、狗尾草、稗草、披碱草、羊茅草和水稻、均不侵染。  相似文献   
26.
禾大壮与农得时或草克星混用是稻田一次性除草中的最佳选择湖北省植保总站苏清实在两高一优农业发展中、如何减少投入“(投工、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农民增产增收,是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在稻田除草工作中。要减少投入,必须向一次性除...  相似文献   
27.
禾谷镰刀菌接种小麦幼芽及致病力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镰刀菌引起的赤霉病是危害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禾谷类作物的一种重要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温暖潮湿地区。在我国赤霉病发病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是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28.
禾耐斯防除甘薯地杂草具有广谱、高效,对甘薯安全等特点。90%禾耐斯50mg/亩、45ml/亩、40ml/亩防效分别达到97.90%、93.20%、85.76%。  相似文献   
29.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寄生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测试表明,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对长江中游地区栽种的小麦、裸大麦、米大麦、家燕麦、野燕麦、黑麦草、鹅冠草、苇状羊茅、球茎草芦和鸭茅均能侵染,这些植物是该线虫的良好寄主,但感染率差异不显著。该线虫能侵染玉米,但很难完成生活史,不侵染供试的红三叶草和紫苜蓿2种非禾本科牧草。在不同的寄主根内,线虫发育速度有差异,单位重量根内虫口数亦有异,黑麦草内最多,鲜根有线虫4.45条/g,鸭茅最少为1.26条/g。  相似文献   
30.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玉米禾螟卵和麦蛾卵为寄主,观察了禾螟赤眼蜂的功能反应。初步结果表明,在寄主卵密度为5,10,20,40粒的条件下,赤眼蜂对寄主的寄生率随卵的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密度由40粒增加到80粒时,寄生率的变化较为平缓。每只雌蜂寄生的卵粒数随着赤眼蜂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寄主密度的变化对赤眼蜂子一代的雌蜂比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