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6篇
综合类   5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据调查,抚仙湖水污染特征主要以面源污染为主,面源入湖污染物TP占88%,TN占92%,SS占98%,COD—cr占90%,BOD5占91%,因此保护抚仙湖控制面源污染是关键。而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在湖盆区实施生态农业建设,从源头开始控制大量有机物、TN、TP等污染物入湖,实现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保护抚仙湖良性生态系统及I类水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2.
湖泊生态旅游环境解译系统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众多的湖泊以其独特的山水景观、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已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区城之一.以环境解译研究成果与理论研究为基础,利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抚仙湖旅游环境解译系统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着重剖析了游客对目前湖泊环境解译系统的评价与偏好,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抚仙湖旅游环境解译系统,使之达到教育、服务、使用三者功能并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3.
抚仙湖流域磷矿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磷素径流流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依据区域年降雨量的差异,将抚仙湖磷矿区年降雨量分别为1 200~1 300 mm和1 000~1 100 mm的区域分别划分为东大河流域磷矿区和帽天山磷矿区两个研究单元,通过在两区域的8种植被类型(含矿山废弃地))中设置野外径流观测小区,在自然降雨状态下对小区土壤磷素随其径流的流失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强度是矿山废弃地土壤磷素流失的关键因子,在大、暴雨状态下矿山废弃地土壤磷素流失量远大于各植被类型,对抚仙湖水质产生不利的影响。各植被类型土壤磷素随径流的流失量主要取决于地表径流量,其流失总量次序与径流总量次序相一致,表现为:灌草丛>地盘松林>云南松混交林>华山松林>竹林>桉树林,除灌草丛外其他各植被类型均能对土壤的磷素起较强的滞留作用。  相似文献   
74.
杨逢贵  张俊  吴文卫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957-4958
通过调研抚仙湖路居片区生猪养殖情况,并根据排污系数测算区域内生猪养殖污染负荷,分析了生猪养殖对环境污染影响,从政策调控与治理模式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生猪养殖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5.
抚仙湖流域土壤侵蚀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保护抚仙湖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推进其可持续发展,对抚仙湖流域土壤侵蚀情况进行遥感监测研究。采用"3S"技术与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云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为基础,基于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模型,估算抚仙湖流域1974—2014年的水土流失量,并探讨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发现:(1)抚仙湖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受降雨量的影响;(2)土壤侵蚀量总体呈现出波动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不同强度土壤侵蚀量的变化表明其水土流失经历了先加剧后缓解的变化过程,流域部分敏感区土壤侵蚀程度不断加剧;(3)流域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基本分布在抚仙湖的东西两岸以及南岸的部分区域。  相似文献   
76.
沙平 《河北渔业》2012,(5):62-63
云南的江河湖泊很多,在这些江河湖泊里生活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淡水鱼类,而当地的各族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了各种鱼类的不同特性,他们根据各地不同的具体情况,摸索出了各种各样行之有效的捕鱼方法,堪为奇观—— 车水捕鱼 玉溪地区的抚仙湖是我国最深的湖泊,平均水深100多m,是一个著名的旅游风景区.  相似文献   
77.
抚仙湖流域植烟土壤养分特征及烟叶综合质量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抚仙湖流域植烟土壤的烟叶综合质量,对流域内4种类型土壤(水稻土、沙壤土、红壤土、紫色土)及其烤后烟叶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价。土壤检测结果显示:4种植烟土壤pH值为6.16~6.73;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分别为19.03~64.48 mg/kg和111.09~397.89 mg/kg;水稻土的碱解氮含量118.02 mg/kg,较适宜,其他土壤的整体偏低,在51.68~59.66 mg/kg;沙壤土有机质含量仅4.14 g/kg,其他3种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适宜,为17.44~21.06 g/kg。红壤土烟叶外观质量得分最高,上、中、下3部位烟叶得分分别为81.25、83.50和74.75。沙壤土得分最低;4种土壤烟叶化学成分均符合优质烟叶要求,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红壤土烟叶感官质量评吸结果得分最高,上、中、下部烟叶得分分别为83、84和81,沙壤土得分最低,上、中、下部烟叶得分分别为80.0、81.0和77.5。通过比较,红壤土烟叶初烤后综合质量最好,沙壤土的最差。  相似文献   
78.
为了提高中长期水文预报的精度和可靠度,采用周期均值叠加、平稳时间序列和人工神经网络3种方法,建立抚仙湖流域年降雨量中长期预报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探究适用于抚仙湖流域的中长期水文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79.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开展生态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抚仙湖是玉溪乃至云南有名的旅游胜地,认识抚仙湖目前的生态旅游状况,了解它今后的发展方向,对“生态立市”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抚仙湖生态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对下一步抚仙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0.
"三湖"农业面源污染现状、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曹秀玲 《中国沼气》2003,21(2):48-50
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和统计资料分析,阐述了“三湖”农业面源污染的类型、污染途径、存在的问题,揭示了农业面源污染是当前“三湖”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并提出了今后防治工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