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2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498篇
林业   235篇
农学   481篇
基础科学   108篇
  322篇
综合类   3263篇
农作物   433篇
水产渔业   417篇
畜牧兽医   2940篇
园艺   447篇
植物保护   72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687篇
  2022年   549篇
  2021年   582篇
  2020年   440篇
  2019年   583篇
  2018年   251篇
  2017年   434篇
  2016年   457篇
  2015年   351篇
  2014年   389篇
  2013年   448篇
  2012年   571篇
  2011年   512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432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61.
为明确孕穗期土壤渍水对花后不同土层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扬麦18和烟农19为供试品种,采用管栽方式,在小麦孕穗期进行渍水5 d、10 d和15 d处理,以无渍水处理为对照(CK),分析孕穗期不同渍水持续时间对花后不同土层小麦根系形态、抗氧化酶活性和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渍水能显著影响小麦花后根系形态、抗氧化酶活性和产量。随孕穗期渍水持续时间的延长,花后6 d和18 d,不同土层小麦根系累计根长、累计根表面积、累计根体积及根平均直径均呈减少趋势;各渍水持续时间处理下,根系累计根长、累计根表面积、累计根体积、根平均直径与CK的相对值变化不大。随孕穗期渍水持续时间的延长,花后18 d不同土层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呈减少趋势,而丙二醛(MDA)含量呈增加趋势;小麦成熟期茎叶的干物质分配指数呈增加趋势,而籽粒的干物质分配指数呈减少趋势。孕穗期渍水通过影响穗粒数及千粒质量使籽粒产量降低。花后18 d 20.1~60.0 cm土层的累计根长、累计根表面积、累计根体积及根系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及产量之间的相关性极显著。  相似文献   
962.
为探究糜草黄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饲喂西门塔尔杂交牛对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西门塔尔杂交公牛36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9头。对照组试验牛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组以10%、30%和50%糜草黄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试验期为75 d。结果表明:(1)各组试验牛初始体重、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 0.05)。(2)试验组西杂牛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10%和50%糜草黄贮替代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组显著高10.93%和11.68%(P <0.05);50%糜草黄贮替代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比对照组显著低11.18%(P <0.05)。(3)在60 d育肥期内,糜草黄贮替代组中30%替代组的总利润最高,分别比10%和50%替代组高72元和138元。综上所述,日粮中用糜草黄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不影响西门塔尔杂交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替代50%可提高西门塔尔杂交牛机体抗氧化能力,替代30%的育肥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963.
采用酶法提取发酵乳杆菌GBJ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s,CPS),并对其初级结构、体外抗氧化及免疫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actobacillus fermentumGBJ CPS的产量为124.37 mg·L-1,其中性糖含量为92.54%,蛋白质含量为3.06%,硫酸基含量为1.04%,且不含糖醛酸;单糖组成分析显示CPS主要由摩尔比为3.64:1.00的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红外分析结果表明CPS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此外,CPS在体外表现出较高的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同时,合适浓度的CPS还可显著提高RAW264.7细胞的中性红吞噬能力和细胞因子(IL-1β、IL-6和IL-10)分泌水平(P<0.05),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可以为乳酸菌CPS未来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4.
试验旨在研究慢性冷应激对舍饲蒙古牛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和交感-肾上腺-髓质轴(SAM)激素、血清免疫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年龄、胎次相近的28月龄健康蒙古牛24头,根据环境温度和风速的变化,分为冷应激期与冷应激恢复期。冷应激期7 d,冷应激恢复期7 d。结果显示,冷应激期的环境平均温度为-12.5℃,牛处于冷应激状态;冷应激恢复期的牛处于非应激状态。与冷应激恢复期相比,冷应激期蒙古牛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含量显著升高(P<0.05),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免疫球蛋白M (IgM)和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白细胞介素-4 (IL-4)和脂多糖(LPS)含量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2 (IL-2)和免疫球蛋白A (Ig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65.
法国国家农艺研究所近日报告说.研究人员经过试验发现.番茄红素有助于预防Ⅱ型糖尿病等与肥胖有关的疾病。 番茄红素存在于番茄、西瓜等一些红色果蔬中。此前研究已证实.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的功效。研究人员在最新试验中发现.番茄红素能够帮助人们降低体内脂肪含量.减小腰围。  相似文献   
966.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in vitro of refined powder of Phyllanthus emblica L. were detected by methods based on chemical measurement and cell modeling. The results of anti-peroxidation ability and iron reduction ability trials showed that the refined powder of P. emblica L. had strong ability of anti-peroxidation, and it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oncentration with a clear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When the concentration reached 800 μg·mL-1, the ability of anti-peroxidation was almost equal to the positive control VC with the same concentration. Meanwhile, it also had iron reduction ability that accompanied by significant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By in vitro cell culture method, H2O2 was used to induce SH-SY5Y cells damages to establish the cell model of oxidative damage. The author detect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owder on cell survival rate for the model cells by MTT assa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efined powder could show better protective effect to oxidative damaged SH-SY5Y cells in the range of 600 1 200 μg·mL-1. When the concentration reached 1 200 μg·mL-1, the cell survival rate was the highest and refined powder exhibited the best antioxidant activity. Both methods proved the strong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refined powder of P. emblica L. in vitro.  相似文献   
967.
测定了血清中雌二醇(E2)、胰高血糖素(Glu)、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等与蛋鸡生产性能有关的激素,并采集抗凝血测定了抗氧化指标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等的含量,以及红细胞(RBC)数量、红细胞压积(PCV)和血浆葡萄糖等血液指标,同时分析了血清抗NDV-HI和抗IBDV抗体水平,以初步探讨不同组方原则的中药方剂影响蛋鸡生产性能机理。结果表明:以调整气血为主的中药方剂对血清E2、T4水平、血清NDV-HI、IBDV抗体水平、红细胞数以及全血GSH-Px和血浆SOD活性都有显著提升作用,并降低血浆MDA含量,而对Glu、T3和血浆葡萄糖和红细胞压积等无明显影响。试验表明:调整气血为主要原则的中药组方对于中后期产蛋鸡的免疫.内分泌系统和抗氧化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改善血液运氧能力,从而提高了蛋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68.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半胱胺和甜菜碱对山猪杂交猪育肥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体重接近的45头山猪杂交猪育肥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CT组)猪饲喂基础日粮,各试验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200 mg/kg半胱胺盐酸盐(T1组)和1.25 g/kg甜菜碱盐酸盐(T2组)。预饲期3 d,正式试验期45 d。结果显示:与CT组相比,T1组和T2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增加11.39%和10.51%(P<0.05),平均日采食量提高3.48%和4.29%(P<0.05),料重比降低7.21%和5.58%(P<0.05)。试验开始及结束,各组育肥猪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等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CT组相比,T1组和T2组育肥猪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分别提高25.09%和19.73%(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增加15.34%和14.72%(P<0.05)。与CT组相比,T1组和T2的育肥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分别提高53.69%和91.56%(P<0....  相似文献   
969.
探明微塑料(MPs)对双酚A (BPA)在鱼类肠道中累积特征及鱼类生长生理的影响,本研究以黄河鲤鱼为模型生物,分析了0.5 μm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与BPA联合作用下鲤鱼肠道中微塑料及BPA的累积特征、鲤鱼生长及其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联合处理下鲤鱼肠道中的PS-MPs含量随时间呈线性增加,且随投加的微塑料浓度增加而增加,而PS-MPs累积速率随时间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其中在BPA+PS(L)处理(1 mg·L-1 BPA+20 μg·L-1 PS-MPs)下,0.25 d时鲤鱼肠道中PS-MPs累积速率达到峰值(373.81 μg·g-1·d-1),BPA+PS(H)处理(1 mg·L-1 BPA+100 μg·L-1 PS-MPs)下,则是在0.125 d达到最高(644.00 μg·g-1·d-1)。与单一BPA暴露相比,联合暴露下鲤鱼肠道中BPA累积量增加,与BPA (1 mg·L-1 BPA)处理相比,BPA+PS (L)和BPA+PS (H)处理下鲤鱼肠道中BPA含量分别提高了6.13%和9.74%,BPA累积速率分别增加了190.01%、373.80%。相较于对照处理,BPA处理和MPs与BPA联合处理均引起鲤鱼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使体质量下降幅度减缓,其中BPA、BPA+PS (L)和BPA+PS (H)处理下鲤鱼体质量(21 d)较对照处理分别下降1.22%、3.90%、4.33%。当微塑料投加量达到100 μg·mL-1时,联合处理会增加鲤鱼肠道中SOD活性、CAT活性和GSH含量,抑制MDA产生,从而缓解MPs和BPA联合作用对鲤鱼造成的氧化损伤,并且减缓鲤鱼体质量下降。研究表明,微塑料的存在会增加双酚A在鲤鱼肠道中的累积,且两者联合作用对鲤鱼产生了协同毒理效应,导致鲤鱼生长速率减缓,体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970.
为探究饲料中棕榈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EPA+DHA)对大黄鱼(Larmichthys crocea) [初始体重为(30.51±0.16) g]抗氧化能力和肌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鱼粉和豆粕为主要蛋白源,EPA富含油、DHA富含油、棕榈酸和卵磷脂为主要脂肪源,分别配制棕榈酸/(EPA+DHA)比例分别为1∶5、1∶1和5∶1的3种等氮(约43%粗蛋白)、等脂(约11%粗脂肪)饲料,并分别命名为P0、P50和P100组,在海水浮式网箱中进行为期70 d的摄食生长实验,从肌肉基本指标与分子基因层面探究饲料对大黄鱼抗氧化能力与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P0和P50组大黄鱼肌肉具有显著高的硬度、粘附性、内聚性和咀嚼性(P<0.05)。P0组大黄鱼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P50和P100组(P<0.05);P100组肌肉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P0和P50组(P<0.05)。P100组大黄鱼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2基因(SOD2)和过氧化氢酶基因(CAT)表达水平显著高于P0和P50组(P<0.05);P0组肌肉核因子E2相关因子基因(Nrf2)表达水平则显著高于P50组(P<0.05),P100和P0组、P100和P50组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超氧化物歧化酶1基因(SOD1),P0、P50和P100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P50组大黄鱼肌肉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低于P0和P100组(P<0.05),P0、P50和P100组大黄鱼肌肉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棕榈酸含量较高时,大黄鱼肌肉质构特性降低,抗氧化能力没有受到显著影响;在饲料棕榈酸/(EPA+DHA)值发生改变时,大黄鱼肌肉品质的变化与鱼体内氧化应激和抗氧化能力之间的关联仍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