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2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241篇
林业   160篇
农学   253篇
基础科学   114篇
  208篇
综合类   1778篇
农作物   162篇
水产渔业   172篇
畜牧兽医   1564篇
园艺   214篇
植物保护   13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正>青脚麻肉鸡是优质肉用型新品种,该品种(品系)体型外貌与土鸡极为相似,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生长快、肉质鲜嫩、味浓,是散养肉鸡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豆渣是指豆腐、豆浆等豆制品的下脚料,但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致甲状腺肿素、凝血素等三种抗营养因子,其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能够阻碍动物体内胰蛋白酶对豆类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造成腹泻,影响生长。本试验以相同营养水平的常规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发酵豆渣和鲜豆渣饲喂青脚麻鸡,通过增重  相似文献   
52.
以紫斑牡丹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0.025、0.050、0.075、0.100 g·mL-1)的种皮和胚乳水浸提液对白菜、小麦和绿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究紫斑牡丹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为进一步研究紫斑牡丹种子休眠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紫斑牡丹种皮和胚乳中均含有抑制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物质,且同一质量浓度下,胚乳浸提液的抑制作用强于种皮浸提液;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对白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高于小麦和绿豆;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对3种受体植物幼苗根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苗高和鲜质量;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对3种受体植物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随着种皮浸提液质量浓度的提高,受体植物幼苗SOD、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CAT活性持续下降;加入胚乳浸提液后,受体植物幼苗的CAT、POD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SOD活性则依然随着胚乳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而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结果可知,紫斑牡丹种皮和胚乳浸提液中均含有能抑制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物质,并且能够影响受体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但是紫斑牡丹种皮和胚乳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3.
利用树轮学方法,以长白山雌雄异株植物红豆杉、山杨和水曲柳为研究对象,通过判定雌雄异株树种生长释放/抑制事件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以期揭示物种属性和性别因素对树木生长释放/抑制事件的影响及其对气候响应机制的差异性。结果表明:3种雌雄植株的生长释放事件大多发生在幼龄阶段,生理特征差异也可能导致不同雌雄植株发生生长释放事件的时间和频率存在一定差异性。性别因素对山杨和红豆杉雌雄植株的生长释放存在显著影响,山杨雌株和红豆杉雄株对外界环境干扰更为敏感,水曲柳雌雄株对环境干扰的响应差异不明显;山杨更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发生生长释放事件;水曲柳植株发生生长释放/抑制事件可能与林窗干扰有关。红豆杉和山杨的生长释放事件与气候因子具有显著相关关系,红豆杉雄株与温度、降水则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山杨雄株与温度、降水则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山杨雌株与降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植株的生长释放/抑制事件对气候的响应与树木径向生长--逐月气候因子的关系有所不同。因此应当考虑生长--气候因子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物种和性别因素对生长--气候关系的影响,以期完善植株生长对气候的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54.
采用平板涂布法研究了土样不同预处理方法、杂菌抑制剂种类对土壤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干处理(7~10d)土样,放线菌的分离效果优于热处理(120℃×1h),所分离到的放线菌数量和种类较多,且易于纯化,杂菌(细菌、真菌)明显减少,而供试土样经120℃热处理1h几乎未分离出放线菌,细菌数量仍较多,真菌全部被杀死;通过对4种杂菌抑制剂及其组合反复试验,选择出了土壤放线菌分离与纯化适宜的杂菌抑制剂种类(S+Q)和最佳用量,山梨酸钾(S)、氨苄西林钠(Q)在GA中的最佳使用剂量分别为30、3mg/L,而重铬酸钾(Z)及其组合Z+Q对土壤细菌、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菌效果比S+Q差,且放线菌的分离数量也较低。因此,进行风干处理土样和向放线菌分离培养基(GA)中加入杂菌抑制剂S+Q双重处理,可得到土壤放线菌分离与纯化较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5.
传统的拖捕因拉网和捡鱼的操作.容易引起鱼体伤亡并影响生长.一年只能轮捕3-4次。因轮捕次数少,对解决密度过大抑制生长和发生死鱼的问题其作用不明显。我们根据鱼类生长规律和市场供应情况.改进捕捞网具和生产作业方式.成功地解决了频繁捕鱼作业造成伤亡和影响生长的矛盾.为不同鱼池的多轮轮养并为同一鱼池的多级轮养创造了条件。其主要有如下要点:  相似文献   
56.
砂田抑制蒸发功能随覆砂年限的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压砂覆盖(砂田)保温及抑制蒸发功能随砂田退化程度的演变规律。【方法】基于多年Landsat卫星数据,使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反演香山地区砂田地表温度(LST),结合田间地表温度监测,对比砂田与裸地的地表温度变化,分析了砂田抑制土壤蒸发的机理,并探讨了砂田的功效与砂田使用年限的关系。【结果】砂田在LST-NDVI梯形空间中贴近于暖边,其土壤水分比耕地少,接近于干土层。因此,砂田可以隔离辐射与土壤表层,从而减小潜热通量,抑制土壤蒸发。砂田昼夜温差明显比裸地大,且对于西瓜等作物,砂田的有效地表积温也比裸地提高了10%。【结论】砂田退化过程可分为纯砾石阶段、砂土混合阶段和砂土连通阶段,从砂田的保温及抑制蒸发功能来看,砂田的有效使用年限为25~30 a。  相似文献   
57.
为寻找更长效、无害的化学控蘖剂以减轻田间管理劳动强度,以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嫁接成苗为材料,喷施有效成分浓度为0.050%,0.071%和0.125%的氟节胺,于不同时期取样观察控蘖效果,并尝试探究相关机理。结果表明,氟节胺减少了叶片单位面积光能的吸收量、抑制了光化学转换,但叶片的热耗散量并无明显变化。进一步测定植株氧化还原状态发现,氟节胺能够快速促进细胞内超氧阴离子(O2.-)积累并延缓或抑制H2O2的转化,从而诱发氧化胁迫。由此可见,氟节胺可能通过抑制叶片光化学转换和热耗散来破坏新生萌蘖的光合性能,进而抑制其萌发生长,而成熟叶片则通过提升自身抗氧化系统活性耐受氟节胺造成的轻度胁迫。在本试验中,各浓度的氟节胺对控制砧木萌蘖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其中浓度为0.125%的氟节胺控蘖效果相对最佳,且基本不会对砧木和嫁接成苗造成持续伤害,其作为化学控蘖剂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8.
从健康的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 et Zucc.)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生防菌HK18-8,为探究其对辣椒炭疽病的生防潜力,通过对峙培养和孢子萌发试验发现,HK18-8显著抑制短尖刺盘孢(Collectotrichum acutatum)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其抑菌带达到10mm,孢子萌发抑制率为70.15%;进行离体辣椒果实接种试验表明,HK18-8菌悬液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8.58%,其预防效果高于治疗效果,HK18-8的发酵液和菌悬液的防病效果显著;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定其在辣椒果实的定殖能力,处理9 d时仍能保持10~6 cfu·g~(-1)以上;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序列同源性,HK18-8菌株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相似文献   
59.
接种试验表明,病菌从初果期即可侵染致病,由花器蔓延到果实,以果实受害最重,发病率达20%左右.通过抑制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用甲霜灵、百菌清喷雾防治,防效达75%~79%,采用喷雾结合药液蘸花,防效为86.32%,采用喷雾结合摘花器,防效为95.16%,合理施肥、适时通风、控制温湿度是防止病害发生和发展的根本保...  相似文献   
60.
研究秸秆覆盖对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万寿菊秸秆和苕子秸秆覆盖,苕子提供肥力大,同时魔芋病害和薯块感染病块高,万寿菊秸秆覆盖提供肥力小一些,但是魔芋病害和薯块感染病率低。采用苕子秸秆覆盖理论产量高,实测产量低;采用万寿菊秸秆覆盖实测产量高于苕子秸秆覆盖。因此,建议魔芋种植采用万寿菊秸秆覆盖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