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2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241篇
林业   160篇
农学   253篇
基础科学   114篇
  208篇
综合类   1778篇
农作物   162篇
水产渔业   172篇
畜牧兽医   1564篇
园艺   214篇
植物保护   13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小麦生长受抑制的天数为指标的排水标准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以作物生长受抑制天数为指标的排水标准的试验研究基础上,分析了上海青浦农田水利试验站农田地下排水试验资料,对小麦相对产量与累积超标水位关系,各生育阶段受敏感因子,以及抑制天数指标与相对产量关系等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小麦的相对产量与生长中,后期(3 ̄5月)的SEW30和SWE50,以及SDI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试验表明,作物各生长阶段敏感因子有显著不同,即使在同一生长阶段,由于受渍条件或抑制天数  相似文献   
102.
如何应对农作物生长期的高温天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季高温天气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及产量带来威胁,科学试验表明,棉花在现蕾期如果遇到日平均30℃以上的气温,会使花粉干缩,失去授粉能力,并抑制生长,引起蕾铃大量脱落,降低伏桃的坐桃率;水稻尤其是杂交水稻,如果在开花灌浆期遇到35℃以上的高温天气,会出现“高温不实”和“高温逼熟”现象,导致空壳及秕粒,降低产量;玉米在温度高于32~35℃,空气湿度接近30%时,散粉后1~2小时,花粉即迅速干枯,失去发芽力;高粱、甘薯等粮食作物当遇到高温天气时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公用电网中的谐波 (即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 ) ,是对电网环境非常严重的污染。电力电子装置是公用电网中最主要的谐波源 ,随着电力电子装置应用的日益广泛 ,电网中的谐波污染日趋严重。谐波使电能生产、传输和利用的效率降低 ;使电气设备过热 ,产生振动和噪声 ,并使其绝缘老化 ,使用寿命降低 ,甚至发生故障或烧毁 ;谐波会引起电力系统局部并联谐振或串联谐振 ,使谐波含量放大 ,造成电容器等设备烧毁。谐波还会引起继电器保护和自动装置误动作 ,使电能计量出现混乱。对于电力系统外部 ,谐波会对通信设备和电子设备产生严重干扰 ,而且电力电子装…  相似文献   
104.
以胶东半岛老的果园中土壤为试材,采用逐步稀释法,涂平板于孟加拉红培养基中,根据形态和分子方法鉴定分离木霉菌。分离出的木霉菌与苹果主要病害对峙培养在不同pH的培养基上,观察不同pH条件下,对真菌病害的抑制效果。土壤有机质和pH是目前胶东果园的主要问题,采用正交法设计,研究了不同的土壤条件对木霉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pH条件下,木霉菌抑制苹果病原真菌的效果不同,木霉菌在不同的pH条件下对腐烂病(Valsa mali)和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均可以抑制,但对轮纹病(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只有在pH 6.0时没有效果外,其它pH时都对轮纹病有抑制作用。在土壤pH 6.5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为75 g·kg-1时,最有利于木霉菌定殖。同时还发现木霉菌对土壤的pH具有调节作用,无论在碱性条件下,还是酸性条件下,均可以使土壤pH趋于中性,另外木霉菌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特别是在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情况下,增加更加显著。总之,分离出的木霉菌对苹果腐烂病、炭疽病和轮纹病抑制效果好。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对木霉菌的生长有影响,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中性土壤有利于木霉菌定殖。另外,木霉菌能有效地改良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  相似文献   
105.
通过抗体监测及时掌握动物疫病流行规律和疫情动态,检测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完善免疫程序,提高畜禽对疫病的抵抗力,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更有效防制各种传染病提供有力的保证。为及时掌握禽流感免疫效果,提高群体保护能力,严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血凝、血凝抑制试验被广泛地应用于检测各种家禽的禽流感抗体。笔者在检测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6.
为了探讨免疫抑制素对水牛超排的作用,进一步揭示水牛超排机理,选取17头具有正常发情周期的母水牛,随机分为试验组(10头),对照组(7头),试验组首次免疫重组猪抑制素亚基融合蛋白1 mg/头,首免后第28和第56天分别进行加强免疫,剂量为0.5 mg/头,对照组牛同期注射矿物油与生理盐水混合佐剂。试验组牛在首免、二免和三免当天分别用B超仪进行卵泡大小监测和计数,在超排后第6天用B超仪进行卵泡和黄体数进行统计。用免疫抑制素组水牛平均卵泡数在加强免疫后,卵泡数量从8.8增加到15.0个,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超排后,试验组的平均成熟卵泡数、黄体数和排卵率分别是12.2±0.79,9.0±1.06和73.7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胚胎回收总数和可用胚胎数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利用免疫抑制素免疫水牛,可提高水牛的超排效果。  相似文献   
107.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在疫病防控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较多。针对试验中缓冲液、红细胞、抗原、样品、温度和时间、试验器材和耗材、结果判定等因素对试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肌肉生长抑制素抑制肽对海鲈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与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初始均重为(9.05±0.05)g的海鲈幼鱼为试验动物,暂养1周后,挑选规格一致的健康试验鱼4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水族箱),每个重复放养30尾鱼。4组试验鱼分别投喂肌肉生长抑制素抑制肽添加水平为0(对照)、0.25%、0.50%、0.75%的试验饲料135 d。结果显示:1)0.50%组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成活率(S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的饲料系数(FC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以0.50%组的FCR最低;2)各添加组的背肌粗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50%组的背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鱼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和背肌的水分、粗灰分含量在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0.25%组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各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4)0.50%和0.75%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25%和0.50%组的肝脏溶菌酶(LZM)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与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各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肌肉生长抑制素抑制肽能够促进海鲈的生长并提高免疫能力,本试验条件下最适添加水平为0.50%。  相似文献   
109.
干扰素是由脊椎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类分泌型蛋白,是由"干扰素诱生剂"诱使动物机体有关细胞所产生的一类特殊"糖蛋白"。这类糖蛋白从其产生细胞产生和释放出来后,又可作用于动物机体的同种其他细胞,并使这些细胞获得相当广泛的"免疫力",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抑制细胞增殖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干扰素可与细  相似文献   
110.
血凝抑制试验可用于测定免疫抗体效价、辅助诊断病毒性疾病等方面,在基层工作中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最常用于新城疫、禽流感等免疫抗体的检测。尽管此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实用,但在实践中也常常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从而使试验结果不精确,有时甚至无法判定结果。下面笔者就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解决方法总结如下,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