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6篇
  3篇
综合类   343篇
农作物   4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31.
水稻种质资源恶苗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4个常规水稻品种用2种浓度的恶苗病菌进行室内接种处理,通过处理后徒长长度的变化来分析其抗性水平,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恶苗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34个品种中,高感品种有21个,占所有品种的61.76%;浙103、浙鉴21和甬粳18表现为中抗恶苗病,未发现抗或高抗品种.  相似文献   
432.
水稻恶苗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年在个别品种上都有零星发生,近年来,随着优质稻的推广,再加上种子带菌、浸种消毒不严,恶苗病有加重的趋势,如:2009年,我市个别品种在秧田发生恶苗病后,继续传染大田,造成大田死苗.为了摸清恶苗病的发生规律,有效加以防治,现就恶苗病在我市的发生情况加以分析,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433.
水稻应用不同壮秧剂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对6个品牌壮秧剂产品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供试的6个壮秧剂品种均能较好的防治水稻苗期病害,达到调酸育壮苗的目的,其中沃必达、硫酸锌及沃尔壮等几个品牌的壮秧剂产品,效果稍好。施用沃必达的处理产量最高,为559 kg/667 m~2;其次为硫酸锌555 kg/667 m~2。  相似文献   
434.
水稻有机栽培苗期恶苗病和立枯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苗期恶苗病和立枯病是目前水稻有机栽培急需解决的苗期两大病害,目前国内还没有有效可行的解决办法,有关研究文献也很少。本研究在不使用农药、化肥及育苗调理剂条件下,利用物理方法(温汤处理)和有效微生物制剂(EM)进行防治苗期立枯病和恶苗病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从种子发芽率、防治立枯病和恶苗病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温汤56℃处理10~15 min,58℃处理10 min较安全,即不影响发芽率又能达到防病效果;②EM活性液50~150倍液和EM稀释液500倍液具有促进秧苗的生长发育和防治立枯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5.
水稻恶苗病的比较鉴别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继勇 《农技服务》2008,25(2):79-80
介绍了水稻恶苗病发病的症状、病原的特点、侵染循环和方式、引起发病的因素,以及综合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6.
水稻抗恶苗病微效QTL的定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粳稻品种春江06和籼稻品种TN1以及由它们构建的加倍单倍体(DH)群体,采用芽期接菌方法接种恶苗病菌,进行抗恶苗病微效QTL的定位分析。共检测到2个QTL:qB1和qB10,分别位于第1和第10染色体上,2个QTL的抗性基因都来自春江06,贡献率相近。  相似文献   
437.
恶苗病是辽宁地区水稻苗期的主要病害,应用6.25%亮盾悬浮种衣剂按1∶500、1∶400的药种比分别在盘锦、营口、东港、辽中地区对水稻品种盐丰47进行种子包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25%亮盾悬浮种衣剂在营口、东港、辽中地区的试验中表现较好,在盘锦地区表现次之。  相似文献   
438.
阐述了柳州市水稻恶苗病发生的原因、症状,分析了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总结了水稻恶苗病的防治对策,为生产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9.
水稻恶苗病从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生。恶苗病的病菌寄生或附着在种子上以及土壤中,种子带菌是恶苗病发生发病的主要原因。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以后幼苗即可死亡。轻病的种子长出的病苗徒长,比健株高  相似文献   
440.
水稻恶苗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恶苗病发生的症状水稻恶苗病从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生。恶苗病的病菌寄生或附着在种子上以及土壤中,种子带菌是恶苗病发生的发病的主要原因。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以后幼苗即可死亡。轻病的种子长出的病苗徒长,比健株高出三分之一,植株细弱,整个植株变成黄绿色,根系发育不健康。部分的病苗在插秧前后就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