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1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629篇
林业   1006篇
农学   483篇
基础科学   721篇
  913篇
综合类   4190篇
农作物   252篇
水产渔业   424篇
畜牧兽医   1577篇
园艺   275篇
植物保护   328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361篇
  2015年   422篇
  2014年   559篇
  2013年   499篇
  2012年   648篇
  2011年   693篇
  2010年   546篇
  2009年   551篇
  2008年   650篇
  2007年   488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304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51.
所谓的环保案件公示制度,指的是针对环境保护案件的审理,将其结果以公开的方式展现在公众面前的一种制度。目前环境保护的问题越来越多,很多案件在办理的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公的现象,为了提高环保案件的办理效率,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公示制度,提高案件的透明度,也便于社会公众对该环保问题进行关注,并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本文将在针对环保案件公示制度的建立,提出一系列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通过对辽宁省自然保护地重叠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描述辽宁省6类235处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情况与重叠现状及特征,由此对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现状进行评价,为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提供科学参考与理论依据。  方法  利用最邻近指数分析与核密度分析,评价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现状,同时提出了自然保护地镶嵌体的概念,通过分析镶嵌体内部的重叠板块占比情况,对辽宁省自然保护地重叠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相较于传统重叠率分析方法,为分析一个区域内多层重叠的情况我们提出了自然保护地多元重叠率计算方法。  结果  (1)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的最邻近比率为0.904,表明辽宁省自然保护地分布属聚集型分布;(2)结合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辽宁省自然保护地主要形成4个聚集区域;(3)辽宁省自然保护地存在重叠情况的自然保护地数量占自然保护地总数的50.43%,重叠面积占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的8.63%。重叠情况主要发生在自然保护区与自然公园之间,数量共107处,面积达134 421.1 hm2;(4)辽宁省存在重叠的斑块中两层重叠82处、三层重叠13处、四层重叠1处;(5)辽宁省可划分为36个自然保护地镶嵌体,其中内部重叠率高于50%的保护地镶嵌体有8处,最高为81.34%;低于10%的保护地镶嵌体有6个,最低为1.82%。  结论  将重叠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时,镶嵌体重叠率过高代表保护服务功能与划定保护范围过剩,整合时对于这种情况所涉及的保护地建议以合并为主。下一步对于计划新建自然保护地应将现有保护服务力度较低或中等区域进行补充完善,将如辽东半岛阔叶落叶林与湿地区南部的沿海陆域利用起来。在解决重叠与地质遗迹等情况后确保保护等级不下降,保证保护力度与保护效率。   相似文献   
153.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都市农业在确保城市地区"米袋子""菜篮子"量足价稳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并探究了中部地区两大中心城市——郑州市和武汉市2006—2017年都市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协调效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系统总体水平均呈波动上升态势,耦合度在0.4~0.5小幅变动,协调状态从拮抗阶段转变为目前的耦合阶段,距离高度耦合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立足资源环境的承载容量,合理规划都市农业发展的空间格局;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倒逼都市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大财政支撑的倾斜力度,确保两市都市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154.
王淑英  周延武 《湖北农业科学》2014,(14):3434-3437,3450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是积极探索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结合中原经济区“三化”发展特点,建立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建立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解决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评价过程中“三化”关系复杂、评价信息不确定性等问题,并且具有较高的评价精度。  相似文献   
155.
<正>在不考虑测量不确定度的前提条件下,GB/T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规定了在判定测定值或其计算值(下称"检测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时,采用将检测值与标准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比较的方法可采用全数值比较法和修约值比较法。全数值比较法是将检测值不经修约处理,用该数值与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只要超出极限数值规定的范围都判定为不符合要求;修约值比较法是将检测值进行修约,修约数位应与规定的极限数值数位一致。将修约后的数值与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只要超出极限数值规定的范围都判定为不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通过权衡关系的研究探索不同林龄与坡向人工刺槐林多项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差异及动态变化关系,为黄土残塬沟壑区人工刺槐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不同林龄阶段和坡向共设置36个样地,对所选林分的涵养水源、土壤碳储量、土壤氮储量、年均生产力、生物多样性5个方面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测算,利用均方根偏差(RMSD)对该区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进行研究,对生态系统服务与林分因子进行冗余分析。[结果] ①不同林龄、坡向人工刺槐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差异显著(p<0.05);随林龄增加,涵养水源量和年均生产力从幼龄林到中龄林增加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减小;而生物多样性则呈先增后减趋势,在成熟林时期最高;土壤碳、氮储量随林龄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阴坡的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高于阳坡。②林龄是引起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变化的主导因子(p<0.05),坡向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的影响不显著(p > 0.05),土壤碳固存与土壤氮固存呈协同关系,涵养水源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关系相比程度较高。③人工刺槐林5项生态系统服务与盖度、郁闭度、凋落物厚度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与坡度呈现不同程度的负相关。[结论] 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服务在中龄林和过熟林时期权衡度高,不利于整体生态系统服务效益的发挥。应在中龄林时期引入耐旱灌木或乡土草本,在过熟林经营过程中,在满足涵养水源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林分密度,促进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的作用,提高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57.
158.
吴晨阳  王婉莹 《水土保持通报》2020,40(3):260-267,273
[目的]定量分析国家中心城市2006—2017年基础设施承载力的具体情况,为促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良性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6—2017年国家中心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面板数据,从压力和状态两个层面构建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06—2017年国家中心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和障碍因素进行评价和诊断,并基于基础设施承载力评价结果,定量测度基础设施承载力状况并诊断其障碍因子。[结果] 2006—2010年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承载力水平总体上大幅度提升,2011—2017年基础设施承载力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北京、上海、成都、郑州、西安的基础设施承载力大幅度提高,广州市的基础设施承载力改善幅度最小;随着国家中心城市的人口持续增加,基础设施的承载压力也持续增加,通过障碍度模型分析发现制约国家中心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为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家庭年生活用水量和城市移动电话普及率。[结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心城市对人口的虹吸作用越加强烈,人均绿地面积、城市移动电话普及率以及人均家庭年生活用水量可能与城市的经济与人口规模产生脱钩现象,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的基础设施需求。  相似文献   
159.
目的研究丹参益肝自微乳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考察丹参酮提取物在不同油相中的溶解度,利用微乳外观等级评分及伪三元相图法优化自微乳处方,进一步固化制备丹参益肝自微乳滴丸,并对丹参益肝自微乳滴丸的释放度进行考察。结果丹参益肝自微乳的最佳处方为:EO为油相,Cremophor RH40为乳化剂,无水乙醇为助乳化剂。Km值为2:1;选择油相和混合乳化剂比例为3:7。将制备成的载药油状物,按1:2.5比例加入PEG 6000,于70℃熔融,以6 cm滴距、30 d/min滴速滴入二甲基硅油中,制备成滴丸。丹参益肝自微乳滴丸在不同释放介质中10 min内的累积释放率均在90%左右。结论该制备工艺稳定可行,适合大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0.
王林  李冰 《警犬》2014,(9):67-68
犬展或犬赛不但是专业人士的最爱,也是一般养犬爱好者极为喜爱的活动。在周末节假日,如果能带着爱犬一起前往赛场参赛或参观,都是一项令人获益非浅的休闲运动。但是你知道犬展是怎么开始的吗?在犬展前我们又应该如何做好准备呢?下面我们就根据多次参加犬展犬赛的经验来说说会经常遇到的常见的一些情况,或许对您下次带爱犬参加这类活动有不小的帮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