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8篇
  3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9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兽药新剂型与新技术--微囊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药物微囊化技术,并对药物微囊囊材进行了评价,综述了药物微囊化的各种制备技术及微囊控制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应用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30倍、40倍、50倍稀释液,用背负式机动喷雾机针对1.5m以下竹干和地面进行低容量喷雾,来对黄脊竹蝗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低容量喷雾后,形成从竹干到地面的药剂封闭层,杀灭初孵跳蝻,药后30d对黄脊竹蝗防效分别为97.3%、92.6%、81.1%,表现出良好的持效性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微胶囊技术是指把分散的固体物质、液滴或气体完全包封在一层致密膜中形成微胶囊的方法。所得到的微小粒子称为微胶囊。将微胶囊技术应用在饲料工业可以解决现存的许多问题。并就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饲料业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及微囊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以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2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探讨了影响微囊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因素,优化了微囊化条件,并就其与毒死蜱乳油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幼虫的毒力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选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乳液(SMA)为分散剂(质量分数为总体系的2.5%),乳化条件为1 500 r/min搅拌30 min,60 min内调节体系pH值至2.5,反应后期升温至4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毒死蜱微胶囊外形较好,平均粒径为8.9 μm,分散系数为0.182 6,包封率高达99.54%。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乳油和微胶囊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初始LC50值分别为2.05和 3.02 μg/mL;而在自然环境中放置32 d后,乳油对该虫的毒力下降较快,LC50值为100.23 μg/mL,而微囊悬浮剂毒力仍保持较高水平,LC50值为15.63 μg/mL。表明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兼具速效性高和持效期长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20%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对斑马鱼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斑马鱼为试材测定了20%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及其乳油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24、48、72、96h后二甲戊灵微胶囊对斑马鱼LC50分别为65.10、62.38、58.81、57.81mg/L,而二甲戊灵乳油对斑马鱼LC50分别为0.50、0.35、0.34、0.31mg/L,即其微囊化使二甲戊灵对斑马鱼的安全性提高了100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水产动物微颗粒饲料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动物幼体微颗粒饲料是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热点,文中综述了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几种微颗粒饲料造粒工艺,包括微黏合工艺、微包膜工艺、聚合反应工艺、相分离技术造粒工艺、物理机械法造粒以及混合法造粒工艺。微颗粒饲料制粒工艺是微颗粒饲料产业乃至水产育苗行业的关键技术,其进一步发展有赖于制粒工艺技术研究和水产动物幼苗营养及消化生理研究的综合进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阳离子醚化淀粉/海藻酸钠/黄原胶/纳米TiO2/壳寡糖为原料制备微囊化SP4噬菌体,为控制沙门菌感染提供生物制剂。选用沙门菌SP4噬菌体,采用液滴法来制备微囊化SP4噬菌体,并对其效价、阳离子醚化淀粉浓度、海藻酸钠浓度、黄原胶浓度、壳寡糖浓度、pH稳定性、热稳定性、模拟胃液稳定性、模拟肠液释放行为以及保存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阳离子醚化淀粉浓度为2.4%、海藻酸钠浓度为2%、黄原胶浓度为1%、壳寡糖浓度为0.6%时,微囊化SP4噬菌体微球外形规则,包封率为97.5%,在pH5.0~8.0、温度10~30℃、模拟胃液pH2.0、0~30 min和pH3.0、0~150 min噬菌体保持较高的生物学活性,模拟肠液中4 h,噬菌体完全释放,4℃环境下保存6周噬菌体效价无明显降低。综上表明,微囊化沙门菌SP4噬菌体显著提高了噬菌体的稳定性和缓释性能,其耐酸特性利于抵御胃酸的分解,具有应用于生物防治的潜力,为进一步采用多因素试验制备微囊化沙门菌SP4噬菌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氟乐灵是一种广泛适用于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芽前除草剂,为改善氟乐灵在使用过程中易光解、易挥发引起的利用率低、持效期短等问题,通过界面聚合法以氟乐灵为原药,制备了30%氟乐灵微囊悬浮剂,研究了乳化剂、芯材溶剂、保护胶体和其他助剂在微囊制备中的影响,并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来改善微囊悬浮剂界面性能以调控微囊释放速率。结果表明,以150#芳烃溶剂油为芯材溶剂、SP-27001为乳化剂、质量分数3%XG为保护胶体、SP-2206为分散剂,最后加入硅酸镁铝、丙三醇、黄原胶、凯松,可得到达标的氟乐灵微囊悬浮剂。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悬浮剂性能指标达标,微囊形貌良好且分布均匀,D90为6.260μm,有效含量30.7%,悬浮率98%,物理稳定性良好,加入助剂SP-4028的微囊释放速率可达乳油剂释放水平,对早熟禾防效显著,与乳油剂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9.
利用直升飞机空中喷雾结合林间高效诱捕器监测技术,研究了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和高效引诱触杀微囊剂ITK-1对松墨天牛成虫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天牛羽化高峰期前后开展2次飞机防治,可有效减少林间天牛虫口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松材线虫病疫情传播的风险;在林间带状喷洒(间隔100 m)高效引诱触杀微囊剂ITK-1和均匀喷洒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相同剂量(1500 mL·hm-2),两种药剂飞机防治区的天牛年诱捕总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区诱捕总量,防治效果分别在75.59%~78.69%和40.28%~88.84%之间.综合分析发现,在总用药量减半的情况下ITK-1能够取得与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同等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高效引诱触杀微囊剂ITK-1可作为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化学防控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0.
一种维生素C新剂型──Vc微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种维生素C新剂型──Vc微囊玛莉萍,王海明(杭州高成添加剂厂,杭州310012)维生素是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其中维生素C(抗坏血酸)对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护微血管、预防坏血病、促进伤口愈合等有重要作用。据研究,大多数脊椎动物能在体内合成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