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15篇
  免费   724篇
  国内免费   1852篇
林业   617篇
农学   2745篇
基础科学   76篇
  832篇
综合类   8124篇
农作物   1806篇
水产渔业   1235篇
畜牧兽医   3572篇
园艺   1076篇
植物保护   408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398篇
  2022年   393篇
  2021年   495篇
  2020年   465篇
  2019年   565篇
  2018年   319篇
  2017年   461篇
  2016年   610篇
  2015年   610篇
  2014年   759篇
  2013年   786篇
  2012年   1103篇
  2011年   1297篇
  2010年   1321篇
  2009年   1377篇
  2008年   1410篇
  2007年   1184篇
  2006年   1089篇
  2005年   1017篇
  2004年   797篇
  2003年   715篇
  2002年   516篇
  2001年   484篇
  2000年   411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272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亚洲各国家玉米育种的主要重点一直是改良霜霉病抗性,因为此种病会引起显著的减产。本研究为了测定多样性并调查对霜霉病抗性的选择效果,用76个简单序列重复(SSR)标记来分析了总共102个自交系,这些自交系来自亚洲育种方案、墨西哥、USA和德国的育种方案。观察到的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59,其变幅为0.14~0.83。基因水平上的多样性显示出每个位点平均有5.4个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42.
预测杂种表现一直都是杂交育种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本试验旨在评价粳型水稻亲本遗传相似性与F1籽粒产量杂种优势间的关系,建立基于标记预测杂种优势的策略。本试验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应用10个粳型水稻品种得到了45个F1杂种。将亲本和杂种种植在施中等氮肥和不施氮肥条件下,对其籽粒产量进行评价。采用188个SSR标记和/或者129个RAPD引物对亲本品种进行基因型分类。基于全部标记的遗传相似性估计值与杂种优势间没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3.
74头28日龄健康二元杂交断奶仔猪分成3组,用于研究外源性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和谷氨酰(glutamate, Glu)对断奶仔猪小肠粘膜形态,结构和功能及骨骼肌中DNA,RNA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谷氨酰胺或1%谷氨酸可防止断奶后1周内空肠绒毛萎缩,减少断奶后2周内空肠固有膜内未成熟细胞数;显著改善断奶后1周内小肠吸收功能,并促进肌肉中RNA合成。这些结果为利用Gln、Glu缓解仔猪断奶应激,改善生产性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4.
猪的大多数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很低 ,通过直接选择进展不大。长期以来 ,猪的繁殖性状遗传改良仅限于杂交。随着分子遗传学理论和技术的进展 ,影响猪繁殖性状的单基因或QTL的鉴别 ,使得MAS成为了可能。本文将从杂交利用、选择试验以及繁殖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对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作一综述。杂交利用杂种优势 (heterosis)是美国玉米遗传学家G H Shull在 1 91 4年提出的 ,主要是指杂种在生长发育、生产性能、适应力和抗病力等方面超过亲本均值的现象。养猪生产者长期以来认为杂交是提高繁殖性能的一个有效措施 ,这种提高 ,也称为杂种…  相似文献   
45.
46.
47.
48.
49.
促卵泡生成素受体基因的SNP对牛双胎性状的标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秦川牛和荷斯坦奶牛的双胎母牛和单胎母牛为实验材料,以牛的FSHR基因的第10个外显子作为标记牛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用SNP法进行了多态检测。结果发现,在秦川牛的双胎母牛中突变率为60%(6/10),而在单胎母牛中突变率为20%(2/10);在荷斯坦奶牛中,双胎母牛突变率为31.25%(5/16),单胎母牛突变率为6.67%(1/15);由此可见双胎牛和单胎牛二者之间FSHR基因的第10个外显子的突变率差异明显。这表明选择FSHR基因的10个外显子有可能作为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经序列分析发现在FSHR基因的第1506个碱基发生了突变(T→C),但氨基酸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0.
花生DNA导入大豆育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花粉管通道在大豆自花授粉后将花生DNA导入栽培大豆受体中,引起受体的结荚习性、株高、成熟期,主茎节数、分枝数、产量性状和化学品质等性状的广泛变异。对变异株进行选择,获得了产量比受体提高11.9%~25.1%,蛋白质含量提高3.9%~5.3%的变异株系。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外源DNA导入技术进行生态性状、产量性状和化学品质方向的育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