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8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林业   464篇
农学   155篇
基础科学   24篇
  23篇
综合类   1671篇
农作物   89篇
水产渔业   296篇
畜牧兽医   1146篇
园艺   369篇
植物保护   36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1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0篇
  1956年   12篇
  1955年   6篇
  1953年   7篇
  1952年   5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饲料工业》2019,(10):27-32
为探究不同水平的裂殖壶藻藻渣对黑水虻幼虫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将含0、10%、20%、30%及40%藻渣的日粮饲喂8日龄的幼虫(均重12.74 mg,体长6.33 mm),直到对照组幼虫末重约100 mg时结束试验,养殖周期共9 d,随后检测幼虫生长指标、概略养分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养殖3、6 d及9 d后,10%藻渣组幼虫体重及体长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养殖3 d后,20%、30%及40%藻渣组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0%、30%及40%组体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养殖6 d后,20%藻渣组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体长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0%及40%藻渣组体重及体长显著低于20%组(P0.05);养殖9 d后,20%组体重及体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及40%藻渣组体重及体长显著低于20%组(P0.05)。10%藻渣组的粗蛋白质与粗脂肪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0%、30%及40%藻渣组粗蛋白质及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脂肪酸组成显示,10%、20%、30%及40%藻渣组MUF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0%、30%藻渣组n-3 PUFA含量显著高于10%组。研究表明,黑水虻幼虫饲喂日粮中藻渣的适宜添加水平在10%以内为宜。  相似文献   
992.
猪蛔虫病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发展,通过研究在感染期的表达基因来研究其发育繁殖机制,以达到预防和控制该病的目的已成为猪蛔虫研究的发展趋势。本研究以β-actin为内参,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鉴定分析猪蛔虫微管蛋白α-链基因(13E09)丰度随不同阶段虫体在虫体不同发育阶段的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该在感染期幼虫呈高丰度表达外,肠四期即(L4)幼虫也有多量表达,在雄虫、虫卵期也有少量表达,但在雌虫和肺三期幼虫均未检测出该基因的表达,该基因是在感染期幼虫呈高丰度表达的基因,可能在感染宿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中蜂幼虫病发生的几率较高,而且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由于中蜂幼虫病的主要症状有一定的类同性,一般以幼虫糜烂为主要特征,多数没有气味,子脾呈“花子”现象,子脾上各日龄幼虫参差不齐,封盖巢房与不封盖巢房杂乱无章。封盖巢房有的塌陷,蜂群的群势减弱,直至全群消亡。巢房外有被工蜂清理出来的死亡幼虫,从症状上很难鉴别。  相似文献   
994.
脑包虫病又称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脑包虫)引起的,它是危害绵羊严重的寄生虫病,尤以二岁以内的绵羊最易感.多头绦虫成虫寄生在终末宿主犬、豺、狼,狐狸的小肠内; 幼虫寄生在绵羊,山羊等有蹄类动物的脑内,有时也能在延脑或脊髓中发现;此病也能偶然感染人.临床上主要表现前冲或后退运动,做"转圈运动",因此通常又将此病称为"回旋病".  相似文献   
995.
我县桑尺蠖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6.
快速检测猪旋毛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毛虫病是由毛首目毛形科的旋毛形线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也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成虫寄生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人旋毛虫病可致人死亡,感染来源于摄入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所以肉品卫生检验中将旋毛虫列为首要项目。  相似文献   
997.
奶牛泌乳盛期的特点是产奶量大幅度的增加,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也显著的增加,如果此时奶牛营养的摄入不足,奶牛就会动用体能来产奶,从而导致奶牛的体重损失严重,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发挥,因此,要给泌乳盛期奶牛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选择合适的饲养方法,加强日常的管理,给奶牛提供充足、均衡的营养,从而使奶牛顺利的到达产奶高期峰,延长泌乳盛期的时间,提高产奶量,保持奶牛良好的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998.
养好蜂,使蜂群强大,高产稳产。育好王是非常重要的。但育王技术一项难度大,精细的工作。年龄大的、初学的,反复学又学不会的养蜂者,是根本办不到的。笔者在养蜂实践中,刻苦钻研育王技术,边学边干边总结边探索边请教育王师傅,总是移不好小幼虫——小幼虫挑不起来,挑起来了又伤了;在1h内,可能就是移出二十来条小幼虫,结果可能就成活两三条或者四五条,真是累人又气人。但我始终没有放弃,没有被困难吓倒。从实践中观察分析蜂群在各个季节中的生活规律,尤其是观察分析在蜂群分蜂时节的现象及它们的生活规律。经过几年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由多次失败变成了圆满成功!不管是中蜂或是意蜂,能按季节有计划地不移虫育出优质蜂王满足养蜂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9.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取食大豆的昆虫和螨类多达240多种,分属2纲,9目,49科。下面仅举食心虫和黄腹灯蛾两例。1食心虫豆食心虫以幼虫危害,幼虫可咬破豆荚或从绿色嫩荚缝钻入,咬食未成熟的豆粒,轻者把豆荚内豆粒咬食成沟,似兔嘴状,严重的把大豆粒吃去1/3-1/2,造成豆粒残缺。  相似文献   
1000.
范德友 《中国蔬菜》2013,1(19):27-28,3
亚洲玉米螟是建阳市新见的蔬菜害虫,近年该虫的发生已对建阳市黄秋葵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然而,亚洲玉米螟在黄秋葵上的为害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