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0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11篇
  19篇
综合类   210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21.
吴清山 《北方园艺》2015,(21):146-149
以猴头菇菌丝体为试验材料,紫外线诱变后,以菌丝体生物量和多糖含量为指标,筛选优质菌株,运用液体深层发酵的方法培养筛选出的优质菌株菌丝体,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规模化生产常用碳源、氮源对菌丝体生物量和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911-3为最佳菌株;表现优异碳源为蔗糖和高粱粉,表现优异氮源为麸皮和米糠;深层发酵的最佳碳源、氮源组合为蔗糖0.4%、高粱粉0.4%、麸皮0.3%、米糠0.3%。  相似文献   
122.
选用不同基因型的亚麻材料,对其根系体积和干重的动态增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麻根系体积和干重的增长符合Logistic生长方程,根体积的渐增期为28.7~37.4d,快增期为32.1~36.7d,缓增期为27.8~40.3d,根体积增长与快增期、缓增期增长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平均增长速率、渐增期增长速率、快增期增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增长期呈正相关但不显著。干重的渐增期为33.5~40.00d,快增期为4.09~8.19d,缓增期为23.4~38.50d。根干重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速率,最大增长速率,渐增期长短,渐增期增长速率,快增期增长速率,缓增期增长速率等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3.
目的了解甘草种衣剂对一年生甘草中根长、根干重和甘草酸含量的影响,为甘草包衣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根长,烘干后测量根干重的方法,甘草酸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甘草根部粉末的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析。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为流动相A,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7nm。结果甘草种衣剂可以增加一年生甘草根长、根干重和甘草酸含量,包衣组甘草中的甘草酸含量比未包衣组的增加了0.01%。结论甘草种衣剂可以促进增加甘草根长和根干重,进而促进甘草根部的生长,HPLC法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成本低,可用于甘草中甘草酸含量测定,甘草种衣剂可以提高甘草中甘草酸含量,进而提高了甘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4.
吉林玉米带春季土壤水分变化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和2011年春季,在吉林省中部玉米主产区开展玉米分期播种和土壤水分胁迫田间试验,每年均设3个播期和4个水分处理,观测播种-7叶期间的土壤水分、灌水量、降水量、气温,以及7叶期后的玉米发育期株高、叶龄和生物量,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土壤水分变化对玉米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土壤持续缺水抑制玉米幼苗茎叶生长,减缓生物量积累。玉米相对叶龄、相对株高和相对干重(均为与对照相比)与播种-7叶期平均土壤湿度间均为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土壤湿度每降低1个百分点,玉米苗期相对叶龄、相对株高和相对干重分别降低5.5、5.6和11.0个百分点。0-20cm土层平均土壤湿度在21.5%~24.0%(或同期土壤有效水量在70~85mm)时最适合玉米幼苗生长;土壤湿度降至18%,则玉米苗相对叶龄、相对株高和相对干重分别从适宜土壤湿度条件下的100%降至80%、85%和70%左右;当土壤湿度处于16%以下时,相对叶龄、相对株高和相对干重分别降至68%、70%和50%以下。研究结果对玉米苗情评价、春旱影响评估及灌溉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5.
冬小麦不同群体根系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80~1982年在大田条件下,对冬小麦不同群体根系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体根系最大入土深度均可达到5m 左右,以适宜群体根系入土最深;根干重达到最大值的时期与冬春亩蘖数关系密切;用亩蘖数可推断根干重最大值期范围;根活性随地上部群体增大而降低,并与单株次生根条数、次生根粗度、茎倒5节间粗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倒5节间长度呈显著负相关;随地上部群体增大、最大根量期前移和根活性降低,籽粒产量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126.
王健  卢桂菊 《油气储运》2001,(16):40-41
微量元素在作物体内的含量虽只占作物干重的千分之几至十万分之几,但它们在作物营养中的作用却与大量元素一样同等重要和不可代替。缺少时,会使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阻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增施微量元素(简称微肥),同样会获得显著增产效果。据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试验,在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0.6毫克/千克,有效硼含量低于0.5毫克/千克时,施用锌肥一般每1/15公顷(1亩)可增产粮食30~40千克,增产幅度为10%~12%;  相似文献   
127.
[目的]了解哈茨木霉30371在自然情况下的培养条件。[方法]将哈茨木霉30371的孢子悬液在液体培养基中摇床振荡培养,研究培养温度、pH值、无机离子、各种碳源和氮源等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麦麸培养基中哈茨木霉30371的菌丝干重最高,其次是玉米粉培养基、PDA培养基,豆饼粉培养基最低。哈茨木霉30371在22~34℃下均能生长,22℃为其最适生长温度;在pH值4.0~8.5均能生长,最适pH值是5.5。各因素对哈茨木霉30371生长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NH4)2SO4>KH2PO4>MgSO4.7H2O>麦麸、豆饼粉。[结论]哈茨木霉最适的发酵条件为:在麦麸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温度22℃,自然pH值,2.00%麦麸,1.00%豆饼粉,1.00%(NH4)2SO4,0.25%MgSO4.7H2O,0.50%KH2PO4。  相似文献   
128.
为了探索通过改变种植方式减少玉米增密后对玉米植株产生的不利影响。以‘郑单958'为实验材料,本试验设置了等行距种植,宽窄行种植和双行交错稀植种植3种种植方式,设置3个处理:8.33万株/hm2,12.1万株/hm2和15.1万株/hm2,研究高产夏玉米合理的种植模式。本试验通过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提高了根系干物质积累,增加了棒三叶总面积,提高玉米冠层顶部的日光截获率,将绝大部分的光截获并促使净光合速率(Pn)提前达到最大,在中午强光时进行午休,保护强光下的叶片光合系统免受破坏,进而显著地提高了玉米产量。双行交错种植(SHJC)比单行种植(DH)增产3402 kg/hm2,增产39.83%;比宽窄行种植(KZH)增产2774.7 kg/hm2,增产30.26%。双行交错种植在保证玉米群体数量的前提下,减少了单株的竞争,保障了个体发育潜力的发挥。双行交错种植方式显著改善了玉米群体的冠层光分布、提高了光合特性,提高了玉米产量;在本实验条件下,双行交错种植方式下15.1万株/hm2的玉米产量表现最佳。这为黄淮海地区玉米高产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9.
为进一步明确小麦垄作栽培的增产机理,以济麦20号为供试品种,于灌浆中期对垄作小麦和平作小麦分别进行大田层切,研究了垄作栽培对小麦灌浆中期群体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平作栽培相比,垄作栽培条件下,小麦灌浆中期群体从底部到顶部各层次相对光强增加,以40~50 cm增加幅度最大,群体内光分布得到优化;各层次单位面积功能叶片(绿色叶片)、功能叶鞘(绿色叶鞘)和茎秆干重增加,枯叶片干重减少,尤以中、下部较为明显;穗层上部穗干重大幅度增加,下落穗减少,穗层整齐.这些群体指标的改善,证明垄作栽培麦田群体素质较高,有利于高产低耗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0.
局部水分胁迫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根法进行玉米水培试验, 研究局部水分胁迫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设4个水分胁迫水平: CK, 0.2 MPa, 0.4 MPa, 0.6 MPa, 在整个根系经受一定的水分胁迫之后对部分根系复水处理, 测定局部供应后 0 h、6 h、12 h、1 d、3 d、5 d、7 d、9 d等不同时期各部分根系的面积、长度及干重。结果表明, 各胁迫程度均表现为, 与对照相比, 复水侧根区的根系面积、根长与根干重出现了明显增长, 且始终显著大于持续胁迫侧根区, 且随处理时间延长更加明显。不同胁迫程度下复水侧玉米根系的增长幅度不同。水分胁迫预处理后, 0.2 MPa水平下, 复水侧根区根系的面积、长度与干重以及整个根区总根长、总面积均可以达到甚至高于对照水平, 其他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轻度胁迫后复水的根区根系产生明显的补偿效应。适度胁迫后复水有利于作物根系总面积增长, 但对总根长、根干重无显著影响。根系补偿效应与胁迫强度及复水的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