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84篇
  免费   1195篇
  国内免费   1606篇
林业   5871篇
农学   3586篇
基础科学   1192篇
  1451篇
综合类   23318篇
农作物   2659篇
水产渔业   1239篇
畜牧兽医   6090篇
园艺   6549篇
植物保护   2030篇
  2024年   241篇
  2023年   844篇
  2022年   936篇
  2021年   1045篇
  2020年   1071篇
  2019年   1228篇
  2018年   659篇
  2017年   1224篇
  2016年   1525篇
  2015年   1798篇
  2014年   2842篇
  2013年   2471篇
  2012年   3284篇
  2011年   3146篇
  2010年   2825篇
  2009年   2892篇
  2008年   2769篇
  2007年   2446篇
  2006年   2138篇
  2005年   2174篇
  2004年   1876篇
  2003年   1951篇
  2002年   1269篇
  2001年   1358篇
  2000年   1009篇
  1999年   799篇
  1998年   904篇
  1997年   1020篇
  1996年   950篇
  1995年   881篇
  1994年   821篇
  1993年   707篇
  1992年   693篇
  1991年   616篇
  1990年   550篇
  1989年   549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95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7篇
  1966年   6篇
  1965年   19篇
  1957年   44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种苗信息     
《湖南林业》2015,(2):47
购林木种苗,搜"宏茂生态"www.hnlmzm.cn——张家界宏茂生态种苗有限公司长期供应:青钱柳叶、青钱柳嫩叶茶可供应种子:1、珍稀植物类:沙藏青钱柳,红豆杉,红豆树,珙桐,红椆,银杏,红楠,银鹊,三尖杉,水杉,桢楠,闽楠,金丝楠,榉木,金弹子,伯乐树,香果树,野鸦椿,榧木等;2、园林绿化类:辛夷(木笔,山玉兰),檫木,桂花,灯台树,大叶樟,大叶女贞,香樟,杜英,罗汉松,油麻藤,山樱桃,乐昌含笑,栾树,黄花槐,金  相似文献   
992.
樱桃番茄新品种‘沪樱9号’是以自交系B14-23为母本,自交系B14-102为父本配制的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一代杂种。该品种为无限生长型,植株生长势强,始花节位在7~8节,果实椭圆形,成熟果粉红色,有果肩,单果质量14.3 g以上,耐裂果,产量64 294.5 kg·hm-2。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适应性广,在上海、山东、内蒙古、云南等地示范种植均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993.
设栽15万穴/hm21、8.75万穴/hm22、2.5万穴/hm22、6.25万穴/hm2和30万穴/hm2等5个等距密度处理,探讨内香8156在从江县种植的最佳密度。结果表明:内香8156在当地农业生态环境条件下作中稻栽培的适宜密度为22.5万穴/hm2左右,不同密度间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粒重变化呈0.05显著或0.01极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产量变化呈显著抛物线关系。要确保在适宜的栽植密度范围内促进理想的高产群体结构形成,实现夺取高产的最终目标,还必须采取确定适宜的播种期、育秧方式、移栽期和移植方式、水浆管理方式、施肥量与施用方式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综合丰产配套技术,才能在最终的生产实践中夺取高产。  相似文献   
994.
《水禽世界》2016,(4):56-57
正第四章父母代种鸭育成期饲养管理育成期:草原鸭父母代种鸭育成期为5~18周龄。关键控制点:种鸭的体重、给料标准及方法、体重均匀度、腿病的控制、密度、光照、温度、湿度、通风。重要提示:能否保持产蛋期的产蛋量、合格率和孵化率,关键是在育成期能否控制好体重和光照时间。第一节饲养方式种鸭育成期一般采用半舍饲的饲养管理方式。当然有条件的鸭场采取封闭式饲养效果可  相似文献   
995.
切丝后物料含水率是卷烟制丝环节的一项重要工艺指标,切丝后含水率的符合性及稳定性对烘丝工序的过程控制稳定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烘丝过程的不稳定必然会导致产品质量的波动。文章通过对切后批次间物料含水率波动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找寻主要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解决措施继而提高切后同牌名批次间水分稳定性,优化提高制丝过程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996.
进行密度和穗肥对玉米新品种恩单801的产量及其他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恩单801要获得高的产量,需要在一定条件范围采取高密度种植;密度为40 000株/hm~2、穗肥为350 kg/hm~2时,恩单801果穗最长,为25.1 cm,果穗籽粒着生长度(穗长-秃顶长)最长,为23.6 cm,果穗最粗,为5.6 cm,果穗穗行数最多,为18.2行,千粒重最重,为315 g。  相似文献   
997.
双季稻最佳磷肥和钾肥用量与密度组合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为明确磷肥、钾肥用量和移栽密度对双季稻的施用效果,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肥用量、钾肥用量和移栽密度组合对江西双季稻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及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施磷量和移栽密度、不同施钾量和移栽密度对双季稻产量、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磷肥用量和移栽密度试验中,设4个施磷水平(P2O5 0、60、90、120 kg/hm2,以P0、P60、P90和P120表示)和4种移栽密度(21×104、27×104、33×104、39×104 穴/hm2,以D21、D27、D33和D39表示)组合。钾肥用量和移栽密度试验中,设4个施钾水平(K2O 0、90、120、150 kg/hm2,以K0、K90、K120和K150表示),密度设置同磷肥试验。在水稻成熟期对产量以及产量构成要素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磷素和钾素的吸收量和利用率等指标。【结果】磷肥与密度试验中,同一施磷水平下,早稻产量和地上部磷素吸收量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施磷量超过60 kg/hm2时,产量和磷素吸收量不再随密度增加而显著增加,磷素吸收利用率(REP)、磷素农学效率(AEP)和磷素偏生产力(PFPP)逐步降低,以P60D39处理组合的产量和磷素吸收利用率最高,分别为5303.9 kg/hm2和24.4%,AEP为29.4 kg/kg; 晚稻则以施磷量在60 kg/hm2和33×104 穴/hm2密度组合的产量和磷素吸收利用率最高,分别为7246.9 kg/hm2和42.4%,AEP为36.2 kg/kg。钾肥与密度试验中,早稻的钾素吸收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施钾量在120 kg/hm2和39×104 穴/hm2密度组合的处理产量和钾素吸收利用率(REK)最高,分别为6376.3 kg/hm2和67.2%,此时钾素农学效率(AEK)为15.6 kg/kg; 晚稻则以施钾量在90 kg/hm2和33×104 穴/hm2密度组合的处理产量和REK最佳,分别为7025.6 kg/hm2和74.0%,AEK为21.7 kg/kg。【结论】合理的磷肥、钾肥用量和移栽密度可以显著增加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养分累积量,进而增加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但过高的磷肥和钾肥施用会抑制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建议本研究区域的早稻采用施磷量在60 kg/hm2、施钾量120 kg/hm2和39×104穴/hm2的密度组合,而晚稻采用施磷量60 kg/hm2、施钾量90 kg/hm2和33×104 穴/hm2的密度组合。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以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采用小区试验研究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在剂量为150.0~225.0 g a.i./hm2时,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为83.37%~91.63%,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20.0g a.i./hm~2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62.5 g a.i./hm~2的防治效果。[结论]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可广泛用于番茄叶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999.
一、玉米大斑病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大斑,后期病斑纵裂或融合,叶片变黄枯死,下部叶先发病。主要防治方法:(1)选择抗病品种,这是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6月份是果树管理的关键季节,果实套袋基本结束,做好以下工作至关重要。一、继续套袋6月上旬为套袋适宜期,没有套完的可延长至中旬,最晚不能超过6月20日。套完塑膜袋10-15d后再套纸袋,生产的果实个大、色泽好,高档果率在90%以上,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