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28篇
  免费   2194篇
  国内免费   7069篇
林业   1953篇
农学   11122篇
基础科学   3446篇
  3728篇
综合类   48020篇
农作物   7719篇
水产渔业   794篇
畜牧兽医   6979篇
园艺   3203篇
植物保护   4027篇
  2024年   541篇
  2023年   1772篇
  2022年   1805篇
  2021年   2018篇
  2020年   2073篇
  2019年   2137篇
  2018年   1275篇
  2017年   2047篇
  2016年   2317篇
  2015年   2433篇
  2014年   3798篇
  2013年   3915篇
  2012年   4878篇
  2011年   5165篇
  2010年   4831篇
  2009年   4966篇
  2008年   4835篇
  2007年   4261篇
  2006年   3736篇
  2005年   3580篇
  2004年   2799篇
  2003年   2458篇
  2002年   2160篇
  2001年   2144篇
  2000年   1927篇
  1999年   1800篇
  1998年   1723篇
  1997年   1772篇
  1996年   1682篇
  1995年   1539篇
  1994年   1480篇
  1993年   1411篇
  1992年   1422篇
  1991年   1336篇
  1990年   1098篇
  1989年   1097篇
  1988年   167篇
  1987年   127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78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3篇
  1965年   32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71篇
  1955年   11篇
  1953年   3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半胱胺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胱胺对免疫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炎症反应的调节和对细胞免疫的调节两个方面。调节途径主要包括半胱胺自身的还原性巯基、耗竭生长抑素及限制谷胱甘肽的合成等。半胱胺(Cysteamine,cs),又称β-巯基乙胺,分子式为HSCH_2CH_2NH_2,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激素生理调节剂,对体内消化、代谢、激素分泌^[1]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山西农业科学》2016,(9):1342-1344
为了发掘与利用小麦白粉病抗性种质资源,利用华北地区小麦白粉菌菌株E09对98份小麦亲本材料和14份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参试新品系进行了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98份小麦亲本材料中,对E09免疫、中抗的亲本分别占6.1%和4.1%,感病亲本占89.8%;14份省区域试验新品系中感病品种占64.3%,中抗品种占35.7%,参试品种中缺少高抗白粉病小麦品种(系)。  相似文献   
993.
在分析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气候条件基础上,对2010年济宁市冬小麦生育期的气候条件进行探讨,以为确保济宁市冬小麦的稳产丰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自古以来梳头作为保健方法之一,为历朝历代养生学家所推崇。中国古代典籍《养生论》中就有"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之说。此话有两重含义,一是梳头可以养生,二是春天这个季节最适宜梳头养生。中医认为,经络遍布人的全身,人体内外上下,脏腑器官的互相联系,气血的调和,要靠这些经络起传导作用。人的气血靠经络而通达全身,发挥其生理效应,营养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肌体。而人的头为身主宰,诸阳所会,百脉相通,发为血之余、肾之华。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汇聚于头部,有近50个穴位,人的头顶有"百会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半夏茎腐病原菌对半夏产生侵害的生理学机制。[方法]采用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半夏茎腐病原菌孢子对半夏幼苗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随着病菌孢子浓度的增加,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呈升高趋势,且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结论]试验结果为预防和治理半夏茎腐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测墒补灌是近年开发的一种小麦节水栽培新技术,水分管理的土层深度是该技术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以济麦22为试验品种,于2013—2014和2014—2015年度在山东兖州进行大田试验,设置4个测墒补灌土层深度,补灌至目标土层拔节期相对含水量70%和开花期相对含水量75%,以定量灌溉(拔节期和开花期各灌水60 mm)和全生育期不灌水处理为对照,通过测定花后0~30 d灌浆阶段小麦冠层光截获特性、群体光合速率、旗叶荧光特性,以及最终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明确测墒补灌达到增产的光合基础及最佳土层。当补灌土层为0~20 cm时,灌水量为50.1~51.2 mm,小麦叶面积指数、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冠层光截获率和群体光合速率,以及旗叶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在各灌水处理中最低;补灌土层为0~40 cm时,灌水量为73.1~93.1 mm,上述前4项指标比补灌深度20 cm时依次提高6.0%~42.4%、8.5%~27.9%、6.7%~14.5%、11.0%~14.6%,同时旗叶ΦPSII和Fv/Fm亦显著提高;补灌深度加大至60 cm(灌水量87.5~105.4 cm)和80 cm(灌水量101.8~115.0 cm)时,这些指标无显著增加。与光合特性相关指标一致,籽粒产量也表现为补灌深度大于40 cm的3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且与定量灌溉对照无显著差异,但都显著高于补灌深度20 cm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对0~40 cm土层实施测墒补灌,较定量灌溉减少用水26.9~46.9 mm,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6.2%~16.7%,灌溉效益增加34.0%~68.1%,说明在类似生态条件下,中穗型小麦品种济麦22测墒补灌节水栽培技术的目标土层为0~40 cm。  相似文献   
997.
农作物秸秆还田对提高土壤肥力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作用。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方面分析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在水稻插秧中产生的效益,以期为作物秸秆的充分利用及下茬作物的增产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随着我国养禽业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许多专业化、规模化的养殖企业不断增多,但是对传染病的防控效果一直不甚理想。许多传染性疾病,甚至是烈性传染病在某些地区不断出现。在一味强调免疫的背景下,微生物变异频率加快,许多疾病出现新的特点,对此,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通过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来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9.
在绍兴市柯桥区进行华麦5号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华麦5号主茎叶龄10~11叶,出叶过程"三快三慢";最高苗时间约在播种后116 d,单株分蘖1∶4.34,成穗率60.25%;生长较整齐,株高77.4 cm,穗实粒38.6粒,千粒重41.05 g;生育期略偏晚,较抗赤霉病,丰产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00.
小麦赤霉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赤霉病是影响小麦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药剂防治仍是当今防治赤霉病的重要手段。2016年进行了新型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研究表明:供试9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20%丙硫菌唑可湿性粉剂600 g/hm2、30%戊·福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25%氰烯菌酯悬浮剂1 500 m L/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为理想,病指防效在88%以上,明显好于多·酮的防效,因此可以在小麦生产上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